《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是一本由[明] 张岱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精选点评:
●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我在那个时代估计也是这样的……)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何等文字,何等才情
● 古代散文最喜张氏和二袁,其中又更爱前者,因为比后二者又多一味畸气,“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刺眼繁华转眼空的落寞不是谁人都有福分得享,所以骆老说世人诸业他最想当是“败家子”。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看完一篇 咂摸一下 回味无穷
●所记之事都美而伤
●真应该读完西湖梦寻后再去西湖,今年四月份白去了。
●最宜时时抄诵赏玩
●重新读一遍,新的感受是:张岱不是中国的普鲁斯特,作品也不是中国版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张岱只是张岱,一位生活于明亡清兴时代、力图追摹马班修史而未自决的文人。有嗜好,有瑕疵,有真性情;曾富足安乐,曾一贫如洗;经历悠游,经历离乱的一个充满故事的老人。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读后感(一):稍微看过
呃,其实不是想评论这本书来着。当初fanhua送我的时候恰巧他毕业离校,今年六月,在我即将离校的时候把它捐给了学校北洋人报社,算是给它找了个好归宿。闲来无事,翻翻它倒也不失为一大快事。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读后感(二):风尘之中亦有性情中人
每次读到湖心亭看雪,总让我心中激荡久不能平静。那句“更有痴似相公者”,让我宛如在风尘之中找到了同样的性情中人。这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舟人几粒,真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万孤独一般。张岱在他湖心亭的梦境中钓着“一世孤独”,可惜这湖上的寒风无情地吹醒了他。他不得不在酒酣耳热后走在风雪中,倏忽间就迷了眼、白了头。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读后感(三):并非吹的那么好
有人鼓吹张氏之作,当列明朝小品文集第一名。我殊不以为然。就文字技巧而言,尚可;就思想情趣而言,实不必多加赞辞。我以为,明朝之朽之亡,与此辈醉生梦死不无关系。作为遗民,在困顿生活中,津津乐道前朝奢靡生活,并夹杂大量迷信传说,实在令人读来不爽。单就文字技巧言,过于炫文,难称上上之作。列朝小品,除魏晋文章外,余者皆不足道。有明一代,张氏之作,亦平常。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读后感(四):《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展示了明末色彩斑斓的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态,书中所载多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胜概、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陶庵梦忆》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其中不乏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方面的纪录,因此它也是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读后感(五):古往今来第一杭州旅行手册
我最爱的几本书之一。曾经想要翻成白话文,但是会很酸。。。作罢。
所有去杭州的朋友们,都被我不厌其烦的送过电子版。Hardcopy的我买了两本,因为第一本被同事A去,任凭千敲百打也不肯奉还。
书里有那个时代褪了色的西湖和杭州,可以在今时,对着湖畔逐渐长出的高楼大厦迎风怀念。也有许多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典故和人物,可以让我们在掩卷之后,会心一笑。甚至这个冬季,当我乘船经过湖心亭时,会不可抑制地寻觅书里当年煮酒的痕迹。知道能在寒冬时节欣赏西湖至美的人,不止我一个,内心便温暖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