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是一本由莫言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高粱家族》精选点评:
●这是研究生期间看的一本书。莫言的文字风格很鲜明突出,他当得起一个诺贝尔。同为乡土主题的作家,文字风格上我更喜欢贾平凹、孙世祥
●高中读的图书馆里一本厚破书。。
●运用《百年孤独》般的结构,富有奇幻色彩。却因为抗日的题材而显得过于生硬苍白了。总觉得是这里写了一点,那里写了一点,都不大详实。间中暴力的情节,尤其是剥人的部分,真是恐怖得可以。
●和老妈说,只有这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作品才有望得到诺贝尔青睐:高密东北乡的风土人情看了两本莫言的书,没去过也了解的一清二楚了。村上君是没戏了,他的书写的是一类人,放之四海皆可但特定的一类人。
●三颗半
●少年时期对莫言的偏见印象先入为主,始终是欣赏不太起来~
●诡异的光影把高粱映的更红,这个家族如同高密黑土分不出彼此,孕育出新的一代丰盛饱满的果实。比姜文拍的还好看
●我奶奶,我爷爷,我爸爸。。。我奶奶总是一个性感泼辣极富生命力量的尤物 我爷爷总是一个孔武有力精忠报国的土匪
●未见《红树林》那样张牙舞爪的欲望,比较原生态吧。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一):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
从小学历史就被教育我党领导的抗战是中流砥柱,党国消极抗日,土匪欺压百姓。红高粱家族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每种力量的生存都是不易的,没有谁对谁错,天下乌鸦一般黑。我觉得这也是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的一个原因,小说反应真实的历史。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二):断断续续看「红高粱家族」
断断续续地看「红高粱家族」,大多是在火车道边上,电梯里,路上,厕所里看完的,想法都是不完整的,没有所谓的好人,只是一个有土匪气息的抗日英雄。九儿算是一个灵魂人物吧,她是“作者”的奶奶,莫言以第一人称的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命运蹇舛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会儿穿高粱地一会儿主人公们滚高粱地,一个伏击鬼子的故事带出了余司令和九儿的过去。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三):高粱红 酒飘香 气节傲 文字狂
莫言,作一书,名红高粱家族。
狂放,现情感,舞天马行空。
刚烈,满内气,呼飓风大作。
爆裂,染大红,闻血雨腥风。
时空交错事件交叉虽不新鲜,但饱溢的冲动控制了叙述。
也许后面几章没有前两章完整天成,但可以理解成情绪的冲击波冲破了文字的围墙。
虽有瑕,但力荐。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四):谁又不是最英雄好汉又最王八蛋
读完此书,满目的苍凉与血腥,夸张或真实的词句充满着画面感,脑海里构造出一个最英雄好汉又最王八蛋的高密东北乡,想象着最英雄好汉又最王八蛋的“爷爷奶奶”,还有那些浸透着血水,记录着勇敢和爱的高高挺立的纯种的红高粱。
错综跳跃的叙事让人不得不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读完,恐惧的同时又感酣畅淋漓,让人觉得好像是现实又好像不能是现实,每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勇敢和无畏,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希望每个人都能勇敢且无畏。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五):浓郁恣肆~
结构上刻意求新,叙述顺序交叉颠倒,令人咋舌的色彩斑斓,浓墨重彩的行文,以及细腻黏稠的词句,无不洋溢着丰富饱满的想象,又张扬着汪洋肆意的野性。很原始的粗砺驳杂,且肉欲血腥颇重,狂放难驯的生机勃勃,杀伐淫逸露骨般的逼真令人窒息,又诱人深入,生猛刚硬但不犀利,荡气回肠却难痛快,这场战火中的传奇爱情,迸发着残忍、淋漓、撕裂和麻木,这样的慈悲承受,当然令时下小年轻的男欢女爱相形见绌。世界文学的版图自此便有了“东北高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