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一本由玛格丽特・杜拉斯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精选点评:
●这本是我读下来,感到最好看的杜拉斯小说.有精神上的震撼力.
●那些辛苦晦涩而跃动的日子。
●命运又怎样。。。
●所有的DURAS笔下的哥哥里,我最喜欢这个约瑟夫。这个时代的DURAS还在中规中矩地写着情节小说
●我只能说母爱真伟大.
●读过的第一个版本
●可以当做《情人》的不洁版本互文对照
●杜拉斯很能说,整整三本书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地球上有太多的阳光,田野里有太多的鲜花,还有什么太多?还有什么不是太多?
●贫穷是实实在在的,但希望依然在,太平洋再大,我也要建筑起一道堤坝,保护我的田地。这就是希望。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读后感(一):感叹命运
这本书我看进去了,一个母亲的命运,一个儿子的命运,一个女儿的命运,联系到当时的大环境背景,殖民地的移民们如何与命运抗争,折射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残酷现实,大概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是对命运的一种感叹。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读后感(二):命运
总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命运的捉弄,许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权选择的,家庭,父母……
这本书也同样映射了杜拉斯的生活状态,那个昔日美丽的女子,是她的命运让她写出如此多的佳作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读后感(三):永远不会被遗忘
或许这本书比起《情人》来,确实显得平淡了些许。没有华丽,甚至没有曲折。然而一个顽强抵挡了残酷自然威胁的母亲,一幅灰色现实的无奈画卷却跃然文字之间。一个柔弱的女性,一个孤独的母亲,用她那强有力的肩膀担负起了全家的希望,而这种付出又是那么的心甘情愿。
这是一部平凡人的传奇。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读后感(四):源头
追溯童年是非常有效的分析,几乎任何与常人不同的经历都可以作为解读日后行为的根据。普鲁斯特的多病,希区柯克被父亲恐吓的经历,都成为接近他们的捷径。好像细腻的感知和大胆的行为或者联想都需要一个充满绝望、惊恐、荒凉、无助的苦难童年来搭配。
那她就用这本书就来满足我们说“怪不得”的愿望。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读后感(五):在绝望中坚守希望
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子女,在绝望中坚持,在坚持中绝望。明知每年没有收获,但仍然坚持劳作。
子女为了不使母亲过早衰老,坚持守在毫无希望的平原,母亲去世后便各奔东西。
这本书是对母子亲情最好的诠释。
无论生活怎么待你,都不要将就,要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要么为了目标彻底改变自己。
坚持阅读,坚持总结。过去几年,做到了前者,后面的若干年,努力做到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