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14 03:05: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是一本由[法] 洛特雷阿蒙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元,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精选点评:

  ●。。。。

  ●孤独得像宇宙,美丽得像自杀

  ●最爱 现在有点怕了

  ●重读感觉好很多,看前面30%够了

  ●汹涌而至,摧毁一切

  ●好诗

  ●可能一辈子也读不懂原文了,但翻译一样很有力量.

  ●这个世界上有些书你知道你早晚会去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属于这种。跟着这个病态的疯子一路狂奔,连滚带爬的读下来,脑子一片空白,却又兴奋异常。那种极速狂飙,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真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是本伟大的书,但我想它并不适合所有人来阅读。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美得“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狂怒少年的宣言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一):唯一的天才

  quot;你的表情比人更有人情味,寂寞的像宇宙,美丽的像自杀",惟有在洛特雷阿蒙的世界里,你才能看见艺术以其猖狂甚至变态的力量否定着命运,它昭示了无穷的可能,我们可以在所有的超现实主义那里看到他的影子,这也许正是布勒东将他视为超现实主义先驱的原因.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二):一面粉碎的持以自观的镜片刺进肉体

  二十来岁,洛特雷阿蒙去世,死因不明,死亡证由客栈掌柜和侍者签字,这点和他父亲去世的情形一致。洛特雷阿蒙选择了散文诗这种暧昧不清的体裁进行创作,不无道理,他的诗歌趋向于叙事作品。洛特雷阿蒙的诗歌是恶之花的种子在失乐园中萌发而成。他是“恶”的祭司,“恶”在他的诗歌中无处不在,显然这种“恶”是对“善”的召唤和渴望,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夜晚注定汇流成夜色的诗行。这些诗行就像一面粉碎的持以自观的镜片刺进肉体,而镜片时刻反耀着阳光、面孔和鲜血。超现实主义者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排名时,兰波第四,洛特雷阿蒙第五。超现实主义者说,兰波是生活上的超现实主义者,洛特雷阿蒙则是意象上的超现实主义者。洛特雷阿蒙说,我的诗歌就是要用各种方法攻击人这只野兽和本不该创造出这条蛆虫的造物主。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三):疯狂的先知

  这是唯一一本让我读完后考虑究竟应该是打“一星”还是“五星”的书,二星至四星的中区间评分根本无以评判这部作品。

  显然,此人是个疯子。

  但,他对世界甚至于宇宙的理解,内心火山般的深度仇恨源于他那双能够凌迟整个人类社会的毒眼。诗人的忧思和他绝不搭边,对抗社会的想法他自然也是嗤之以鼻。他就是个看穿了一切的疯子。连诗人都不是。

  心智未熟之时读到这种作品,恐怕非死即伤。这点我倒是很庆幸。

  ------------------------------

  文景的《马尔多罗之歌》,我也买了。个人比较喜欢东方出版社素雅的封面设计,但很明显,文景封面上那个劈开的人头才是真正的洛特雷阿蒙。一张画像反而比真人头像更近真实,这也算个无奈的悖论吧。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四):原始的语言

  洛特雷阿蒙是亨利米勒之外,在语言上最让我惊讶的作家。这种语言没有经过任何阻碍就喷发了,或是任何东西都已不能阻碍它的喷发。这种原始炙热的语言不受任何经验限制。他嘲弄遍了当代所有的写作手法,而洛特雷阿蒙也确实证明了他用任何表达手法都是一流的,无可挑剔,他有这个资本。

  这本书是用理性无法解释也无法读懂的,狂暴的意识流里你必须紧跟作者才会不被嘲弄,但是能跟上这飞快汹涌的意识又是如何的难,你必须调整自己,用自己的意识去搜索、识别作者设下的圈套、陷阱,并找到真正的路。

  我们也从罗特雷阿蒙身上看到了一个天才的孤寂,他像一个巨人那样站在文学艺术的顶峰期盼能有人追上他,可他已经走得太远了。我们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人类一种原始团结的愿望,祛除孤独和自私,我想,这也是基督教的根源。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五):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

  他美得像猛禽爪子的收缩,还像后颈部软组织伤口中隐隐约约的肌肉运动,更像那总是由被捉的动物重新张开、可以独自不停的夹住啮齿动物、甚至藏在麦秸里也能运转的永恒捕鼠器,尤其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

  “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我把这句话独立出来是因为他的癫狂取代了逻辑。

  我不引论、不比较,仅发表我个人理解。

  一、

  雨伞是唯一的被动体

  解剖台对其解体、分离

  缝纫机对其修复、缝补

  这种解释很单调,甚至毫无美感

  二、

  由解剖台牵扯出另一被动体:尸体

  满足两个主动体的要求,解剖台继续进行分离,缝纫机履行缝补职责。

  这时,雨伞并不多余,它在履行另一职能。

  如:

  洛雷在解剖,缝补尸体。开着的伞给他遮挡,闭着的伞随便在干嘛。

  为了引出想象空间和引起猜疑。

  就像一双大手和一个婴儿在胸脯上匍匐,

  不管怎样,他的目的旨在于摧毁和重建,他试图摧毁既定的文学格局,并妄图在废墟上重建。

  很遗憾,他是摧毁了,却没有重建;但洒落许多警示与预言,如他说的,等待一位更真诚的天才来向他致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洛特雷阿蒙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