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21 01:41: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是一本由许舜英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2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精选点评:

  ●

  ●文案充满着小资阶级的情调

  ●大好!

  ●好书。

  ●好意识形态的广告啊!膜拜顶礼。。。有几个案例还是蛮喜欢的!!!

  ●文案也是与时俱进的 现在若在写这些 不知道是否还会有当时的影响了。不过还是非常喜欢那些文案。

  ●原来是许舜英

  ●那些年我做广告,以能写出意识形态般的文字来自豪。他们的美术也很NB啊。

  ●其实是想说哥在看意识形态的全集来着

  ●不錯的~~~意識形態流派的思想,不是生動活潑風格的~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一):今天是星期四

  我家的猫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

  无论我拿鱼形饼干还是它最爱的秋刀鱼来引诱它

  它始终不肯从姐姐的衣柜里出来

  我在网上买的Tori Amos的Scarlet's Walk今天终于送到

  它的上一手主人是上海某个弄堂里某个带牙箍的可爱女孩

  她把她的照片夹在CD里一并寄了过来

  外公终于装好了那个组合木柜子

  并将它漆成粉红色

  用来摆放他去年在瑞士旅行时买的那套价值不菲的渔具

  爸爸砌好了院子里的那道篱笆

  并试图在旁边种些牵牛花

  篱笆里面是妈妈三年前种下的22株向日葵

  妈妈终于等到了她期待已久的晴天

  可以把全部的衣服挂在院子里的铁丝网上

  到傍晚太阳落下后它们会散发一种类似于太阳的温暖的芬芳

  外婆在后院的坛子里腌的酱黄瓜今天也到时候了

  她必须整天守在旁边

  以防我们在外公出外钓鱼回家前把酱黄瓜吃光

  距离五月一日还有好几天,姐姐已经忙于收拾行装

  我偷看了她的行李包,里面有她最喜欢的薯片和小饭最喜欢的鱼形饼干

  没错,小饭就是我家的小猫咪

  小表妹今天还是没能够通过她的八百米考试

  已经是第三次补考了

  她哭着回家说,体育老师在故意跟她过不去。

  其实,我一直很想告诉她

  这是因为她长期以来缺乏运动以及

  不喝牛奶的原因。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二):人生常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锤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1798115/

  2013年,我拒绝了北京奥美的offer,一年之后,我基本离开了广告业。

  多少是有些遗憾的。虽然在薪资上面,它远没有我在房地产广告中积累起来的迅速。

  初入行,自认为会喜欢,离开时,觉得也没什么。

  大概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

  不否认任何行业都有有趣的一面,有趣和现实之间,也大概是看《广告狂人》的感叹和卖稿失败后的加班会议。

  行业内的有趣,和行业外的有趣又大不相同。

  奥格威经典的劳斯莱斯广告在行外看来,不过是乏善可陈的中学作文。即便在行内,他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也会被认为老朽,就像反对广告是一门科学的路易斯所认为的那样。

  比起消费者,广告人多了一份责任,因此好玩成了可以取舍和重新判断的因素。极少客户喜欢许舜英辞藻堆砌的“言外之意”,但读者会觉得有趣。

  提起许舜英,往往会想起李欣频,同为女性,重叠的职业经历。缔造出中兴百货和诚品书店优秀的广告案例,是大陆广告难以执行却喜好欢谈论的话题。

  广告与否,于我们的人生没什么关系,拥有创意或创意的意识,才是广告贡献的魅力。

  人生有些必备的东西:不用成为医生,要多少知道点常见病的应对方式;不用成为律师,要通晓一些保护自己的条律;不用有太多的女朋友,最好熟用各个姿势……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三):转个评论

  文案:Lnner Wellkbeing

  嗨!张忠谋先生,树叶就要开始变黄你没忘吧!

  Cisco的钱伯期先生记得洗完澡的淡淡肥皂香吧?

  电子商务策略执行长Ms陈多入没喝摄氏100度的大吉岭了?

  E文明让我们总努力却老是忘记如何安顿身心也许只是一枚草汁苎麻手染巾,恢复你对世界的记忆。

  :本人的一些感想

  说起台湾意识形态,总忍不住拿它与国内的广告公司相比。国内广告无处不在,形形式式的广告早变成了令人烦躁的视觉污染、噪音污染,说难听点,更是一种文化污染。广告似乎是一种完完全全赤祼祼的商业行为,整天叫嚣着“卖点,诉求”,广告创意与文案也是力求直接、有效,商业因素主导着广告作品的创作,广告作品不断地变得情色、低俗,更是出现了数之不尽的极恶俗却又效果显著的低俗广告。

  相比之下,台湾的意识形态广告公司就显得“文皱皱”很多了。国内有很多广告人不喜欢它的作品风格,说它有着文人式的“无病呻吟”,卖点不明显、不直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作品上面的那种文字之美、韵味之美。一个商业化的广告,在意识形态广告公司的演绎下,变成了一个哲理的诉说、一种价值观的张扬、一次美妙的文字之旅。

  正是这样一种文人式的文案写作,曾经为意识形态公司创下了赫赫有名的战绩。自从它代理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以来,中兴百货从一个普通的商场摇身变为一个时尚的集锦地、潮流的前沿,其销售额翻了22倍。这其中,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功不可没。

  尽管国内很多广告人认为意识形态广告公司的作法不适合大陆的商情、是边缘化的做法,并且以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的没落来证明这一观点。但是或许那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应该看看文案天后李欣频对国内广告的看法:“这边的人可能认为文案不是很重要吧。他们可能在乎这个东西能赚多少钱。不太在乎这个东西能带来什么美感和文化影响……即便是广告,我也会想办法把它做成一个文学该有的影响力……我只是很忠实地表现出台北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结合了广告和文学的氛围。”

  或许,国内的广告企业有没有想过,意识形态公司真正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不是它的文案法,而是这种写法背后的广告人的价值观与使命感?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四):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广告

  消费被看做后现代主义的生产动力。

  80后90后主导的后现代主义消费市场需要更具特色的文化传输与意识导向。消费意识可以创造,可以培养。意识形态广告由此为基点向消费者肆意渗透——他们将消费视为一种习惯与时尚品味,消费被无边缘美化,消费幻化为一种欲望——满足生活之必需。

  碎片化的文字阅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陌生感。障碍解析却亦因此有了另一种文化气息。当消费和生活画上等号,无意识的有闲消费也成为一个时代特征与历史传承。

  一 从“乌鸦族”到“新挪威森林世代”:后现代主义被符号消费填充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鲍德里亚 说,现代性是由工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霸权上升带来的工业大生产时代的特征;而后现代,则是工业时代之后的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符号和代码主导的时代特征 。现代性的特征集中于物的生产,而后现代性集中于符号的消费。也就是说后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消费主导的社会。在这个生产相对发达的消费社会中,获取人们更多关注的不再是物品的实用价值——可使用的物品过多以至于最初的用途被排挤出竞争行列,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商品背后的符号涵义与文化意义是体现自身消费的最大意义——比如品味与流行。

  “真正的流行,不是群众的歇斯底里,而是独特表现的个人风格及追求创意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内涵的上露,一种鉴赏的品味。真正的流行,是在群众众盲目的追寻中,保持冷静的自我风格,并吸吸世界的风潮,与自我的美学经验深刻对谈。真正的流行,是重新诠释大众的流行,是把街道变成你的伸展台,使你的身影与品味,一再被抄袭……”作为“符号”的商品体现了消费者对社会习惯的顺行,对物品的占用从抽象无形的欲望化为实际消费占用时,后现代主义承载了他们的文化需求与身份认同,人与人通过消费区别开来,而意识形态广告也因此能发挥效用。

  “广告刺激着消费社会向深层次推进, 可望达到消费社会的最终目的——把消费者充分调动起来, 对于一切需求实行一种心理上的垄断, 从而使消费方面的一致与生产方面的完全控制达到完美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中丰富的符号资源强化了此种精神需求,意识形态广告在它的催发下逐步攻占了现代社会广告堡垒。

  二 “服装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张扬的意识形态广告

  意识形态广告主张在意识形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意识形态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有诸多特征:重在表达消费个体的内心呐喊与原始欲望、重在鼓励个性化的尝试与突破世俗阻挠;广告的内容与产品并无多大关联甚至毫无联系只是表现一种纠结的心境、私密的独白、变态的快感与记忆;提倡自我的意识消费,是恋物的、自觉的、美学的、有阶级性的、女性主义的、时尚物语的、有创意的崇拜的后现代主义品牌意识。

  杰姆逊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归纳为:(1)深度模式削平导向平面感;(2)历史意识的消失产生断裂感;(3)主体性的消失意味着“零散化”;(4)距离感消失皆肇因于“复制”。伊哈布•哈桑则将其归结为“不连续性,非确定性,内在性”。而意识形态广告中多有涉及此美学特征。如中兴商场广告中的《少女以来的美学本能》:“在京都,我吃到了从奈良时代流传千年美味细致的和果子。在巴黎,我从路旁小贩身上的棉罩衫遇见一种川久保玲的风格。在纽约,我从苏活区旧公寓墙上发现了世界最精彩的涂鸦壁画。但在台湾,我只看见城市的零乱丑陋、看见快速消长的流行、看见惊人的消费力,却看不见一种能历久弥新的美学。然而,那少数默默坚持从少女以来的美学和想象力的人还能令你感动,为自己,你不会无动于衷。”再如《时尚经济学不是自由竞争,是抢先寡占市场》中说道:“许多人还在深思诺贝尔经济学将阿玛特亚•赛思关于饥荒的理论,一群时尚经济学家早已抢先进入市场。她们大肆买断K&G的圣母马利亚俨卡衬衫造成通货膨胀;她们杀进YS的魔鬼毛斗篷造成供需不平衡;她们纯占MARC JACOB的斜裁大衣使得生产短缺;名牌大量被色结寡占,市场需求呈几何成长,一年只买2件好衣服的消费者群起游行要求政府干预,服装原本就是炫耀性消费,服装原本就是要一种排挤效果。”更有说法认为我们在消费主义笼罩的环境下奉行的是一种折中主义价值:三宅一生使褶皱的美感荡起波纹,可可•香奈儿使女性露出膝盖不再是禁忌,川久保玲使黑色成为一种永恒的酷,伊芙•圣罗兰让女人与男装长裤扯上关联,“猫在钢琴上昏倒了”使广告人清醒……意识形态广告家许舜英 说:“不要用20世纪的想象力解读21世纪的新文体。”

  广告不能体现完整信息,这些断裂、诗性、模糊、不畅的语句使得传统言语结构失序,后现代主义散漫无拘束的特质使逻辑感变得可笑。就好像年迈的父亲不理解消费环境下儿子对品牌的热衷,动荡的消费选择在眼花缭乱的商品市场中让人感到松散却张扬。意识形态广告在零碎、非理性、无秩序、无深度的抽象空间具象化,消费者沉浸在自我流行的物质愉悦中不可自拔,对广告在意识形态下的引导毫无抵抗性——当然,这是在物质丰富经济发达的理想状态下假想。

  广告是消费行为的沟通使者,意识形态广告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当品牌的文化意义与品位时尚符合消费者定位引起消费者共鸣那么品牌产品很有可能引起消费者关注并最终被消费者使用。意识形态广告在引导方面有“帝王权力”般的意识形态影响力——表现出或清晰或模棱两可的价值取向,贴近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或大或小共鸣——在此方面女性主义话题、标新立异观点、自怜自恋的孤独感尤其奏效——终而被消费者接受。如“没有禁欲的消费者,只有太清教徒的百货公司”、“再有诗意的衣服,也无法掩饰没有诗意的社会”、“没有服装就没有性”、“人民有享受购物乐趣的自由”、“到服装店培养气质,到书店展示服装”、“不一样的女人,经过阵痛之后都一样伟大”、“时尚的经济原则 购物的时效原则 折扣的快感原则”等恋物消费观念,消费成为反叛与自由的代表,区别于主流文化又能完美地融入主流。

  三 “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碎片化文字与仪式化图像反思意识形态弊端

  意识形态广告涉及面甚广,谈村上春树挚爱的面包,谈川久保玲挑战男权的黑色,谈大男子主义与恋父情节,这种旁人看来异想天开的谈论在广告中被冷幽默化处理得到很好效果。痉挛似的文字被看作是生活符号的延伸,人生被视为修辞学。但是后现代主义本本是现代主义霸权式的传染,其表现方式不是展示现实而是扭曲现实、毁灭形象。“毁灭就是创造”的美学观念深深镌刻在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脊髓上。

  为了形式而创造的意识形态广告遭受业界质疑,意识形态广告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现象:现下的,善变的表象;现学现卖、昙花一现;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透过《极简后的极简新空间秩序》我们却能看出意识形态广告的随想随心随性与不在意:“清水模灰质地板的光影流动让穿着坏坏管丝质裤的她,开始优雅的思维,镜面不锈钢分割框景让穿着羊皮娃娃鞋的她,开始有电子节奏感;在玻璃马赛克的畸形空间中,穿着鳊花裙的她,开始机能的理性呼吸身体,服装环境是相互透视的美学座标,极简后的极简新空间秩序。”主体与客体合二为一、人与我不再分离、形而上学的哲学原理给了后现代主义最坚实的支持。

  诗人说:我们仍然离我们犯错的时代太近了。媒体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正如许舜英在《大量流出》 中谈及:“是时代抄袭了我们的理论或是理论安抚了我们的时代?如果时代没有形式,我们如何去反抗形式?”为了形式的创作也许是守旧者反对革命的措辞,正如意识形态广告所标榜的,我们还没有跨入创新的美学范畴就被“形式化”缚住了手脚。我们不试着去找出它的10大症候、20种批注、30种因果律的脉络、40种畅销口味又如何能进入21世纪?“如果我突然的有一种强烈的需求甚或陷入另一种失语症的状态,总之,我们的修辞也总是因而反映了一种无政治的政治态度。”体制化、僵化的艺术发展模式与美学无关,无诉求的广告意识表达无可厚非。

  但是,意识形态广告“以张扬的消费欲望诱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标新立异的韵味填充早已物化的现代人麻木的心灵,以伪装的购物幸福全面否定人们的疲乏思想”,这种消费为王、物质为上、品牌至尊的浮躁消费心理有了罂粟花般的美丽伪装。“时尚精神病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健康,她们从不和行行哲学辩论,而是持续在服装店无怨无悔。克制购物欲,是专断的道德主义,因为,欲望从来没有不景气的时候”、“禁欲是虚妄的说法”、“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后现代主义是消费主动体系,但意识形态广告有将之阐释为极致挥霍的极端消费行为的嫌疑。广告在现代社会有诸多争议,它被指控为由控制欲的、冷漠欺骗性的、金钱商业至上的拜物主义产业。有学者甚至认为,广告体现了社会权力集团与大众的对抗性、结构性压迫关系。 后现代语境下的广告语言被视为苍白幼稚的、游戏似调侃的、缺乏理性思维的操纵性产物。正如法兰克福学派阿多尔诺、霍克海默所说:“进一步的前进和进一步的创造,都是对盲目存在的体系进行辩护,就是说使这种体系能继续存在下去。” 按照他们的观点看来,意识形态广告将使人“物化”,维护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不能传播真理、完善道德,不能创造审美价值,破坏真善美。

  四 “解放僵化与迟疑 享受春装花开的盛宴”:意识形态广告反作用于后现代主义思潮

  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不断的拷贝、抄袭、跟风使得大多数商品缺乏自身性格,品牌文化内涵无区别,风格化痕迹不明显。而意识形态广告敏感的、感性的、情绪化的宣泄在灰蒙蒙的广告界有如一束亮光,令人印象深刻。

  人物机械化动作展现灵性、构图特色富有个性、符号的场景化与仪式化带来原始快感、文字的疏离感包含美感。华丽丽的服饰、或冷漠或严肃或夸张的表情、优雅的肢体行为、或庄重或调侃的舞台灯光效果,既有荒木经惟的大胆不羁又有宫崎骏动画般的简单清新。整个画面就是一副充满欲望的情感宣泄场,似乎消费仅仅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仪式,真正的广告追求在于人物内心的完美与审美的坚持。艺术画面独有的视觉冲击力与非物化世界的迷离神奇使后现代主义尝试新生。

  当年,川久保玲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俐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与创意结合,呈现出意识形态的美感。她使“每一位女性能够有自己的生活并自我满足。”

  如今,李欣频同样坚持后现实主义风格:“川久保铃的服装染上三岛由纪夫的黑,伊夫•圣罗兰的房间以《追忆似水年华》的角色替房间命名。服装让身体自恋,阅读让心灵自觉。”

  对于现有的意识形态广告来说,许舜英让后现代主义迎来一场重建,撼动了整个时代精神:“她消费各式时装精油香水美食文字,但从不消费别人的舌头说话。对一般人匪夷所思的事。”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与超越,它在意识形态广告的催化下或许可以找到更细化的范畴:自我、张扬、原始、自由……当台湾意识形态广告风生水起时,大陆广告界是否仍总不出困兽之境。也许,更为包容的文化环境,更为浓厚的文化气氛、更为规范的文化市场能激发从业者的勇气与创意,大陆广告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主题: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

  内文:骨磁皂盘教你饭前洗手,少了亚麻浴袍必定忘记睡前祈祷,不烧芳橙苷香烛如何证明上帝存在,只要懂得买,连港式素缘油也会分 泌亚洲美学精神。

  主题:厌恶冬季

  内文:我对皮草得了厌食症。我对大陆冷气团得了厌食症。我对粗呢大衣和Cashmere得了厌食症。我对暖暖包和石狩锅得了厌食症。我对冬天得了厌食症,所以迫不及待要换上更新春装。中兴百货春装上市。

  主题:我知道你觉得我很变态

  内文:我知道圣人的教训,我知道经文的意义,我知道法理的规则伦常的界限,我知道什么是善良风俗,我知道什么才政治正确,我甚至知道天使是象征纯洁无暇的,所以我知道你觉得我很变态,但是为了要穿上更多的新衣,我知道我想有更多的身体。中兴百货秋装上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兴百货广告作品全集》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