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正面沟通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14 01:21: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正面沟通读后感摘抄

  《正面沟通》是一本由[日] 江藤真规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面沟通》读后感(一):如何正面沟通

  

《正面沟通》有感

作为一名已婚未育的女性,阅读一本亲子类的书刊,是一个很有趣的体验。读了这本书。认识到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博士,同时还是畅销书的作者等多重身份。作者有两个女儿。并成功培养两个女儿考入东京大学,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的阐述了这本书的实际意义。作者孕育两个女儿的经验。从而总结出如何与子女间进行正面有效的沟通。使更多的读者掌握教育的精髓所在即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好的培养与孩子之间感情,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的教育孩子。

本书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阐述了正面沟通的内容。第一,什么是焦虑沟通。什么时候容易焦虑沟通?减少胶育儿焦虑的方法。从焦虑沟通到正面沟通的转变以及注意事项;第二。妈妈的焦虑,沟通大转变。包括妈妈最常使用的焦虑沟通方式。具体包括性格、行为习惯、和能力;第三,焦虑沟通的七大原因,焦虑沟通的七大原因分别是,妈妈很忙碌。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太在意周围人的看法。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心愿达成遥遥无期,过度关注孩子不完美的地方和妈妈身体不适;第四,亲子沟通的秘诀!包括倾听观察并支持孩子。四个有效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妈妈在认真的倾听,使用正面表述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认可孩子等于支持孩子。

本书言简意赅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书页的正面写的是错误的说话方式,背面写的是应该如何有效进行沟通?可以更加直接。并更加让人容易反思。妈妈平时在说话是否也出现了请情绪化的沟通?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吧。与孩子做朋友平等的说话。从改变沟通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做起吧。

  《正面沟通》读后感(二):《正面沟通》——换一种说话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看完《正面沟通》,发现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就不能用带着情绪的话跟孩子说,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很敏感,可以敏锐地发现爸爸妈妈话语里面的不满情绪,然后孩子就会因为委曲或者反感或者叛逆而选择跟爸爸妈妈对抗或者沉默不语或者哭泣。

而如果家长能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把孩子当做自己情绪发泄的对象,俯下身段,以跟孩子平等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一下,我们就会表达得更客观一些,而不是选择带有情绪的字词去故意伤害孩子。

平心而论,我们自己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不愿意听那些带着情绪或者含沙射影的话,为什么要由孩子最亲近的爸爸妈妈把这些夹枪带棒的话去打击孩子脆弱的心灵呢?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能选择过滤掉伤害,孩子会多么伤心呢?真的要好好跟着这本《正面沟通》好好学学,改掉自己把情绪传达给孩子的坏习惯,孩子其实挺无辜的,有时候他们并不觉得大人认为不好的事情就是坏的,家长的吼叫嘲讽会让他们很受伤。

这本《正面沟通》和以前看到的长篇大论的理论不同,都是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对话用语开始,包含了69个应用场景,实操性更强,前一面是焦虑沟通的话语,一句经典的话配几句其他说法,总之表达的就是负面情绪,它的后面是正面沟通该怎么说的实际例子,简单粗暴,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就可以实现正面沟通,对于带孩子的家长来说很实际,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长篇大论的理论,就这样简单粗暴才好。当然了,正面沟通语句的下面也有针对性的分析,让家长知道为什么这样沟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这些沟通实战案例之外,也有一些理论分析,对焦虑沟通做了充分的分析,并总结出焦虑沟通的七大原因,方法建议以及从焦虑沟通转向正面沟通的好处。在时间充足的时候可以看看,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直接跳过理论部分,从实操案例上手。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沟通方式的改变,实现亲子关系的改善。

  《正面沟通》读后感(三):实现正面沟通,减少育儿焦虑

  

每一位孕育着新生命的的准妈妈都曾在心里暗暗祈祷,“别无他求,惟愿我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随着孩子呱呱落地,从伺候最初的吃饱穿暖,再到念故事、读童话... ...一切似乎还算顺利。可是随着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当然,不可否认,这个不听话只是家长的看法。

等到读幼儿园、读小学,每天与孩子的斗智斗勇就更是升级换代了!孩子们似乎没那么可爱了!而父母们也变得面目可憎了。

是的,父母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抑制不住地冲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甚至动手。

我们或许都没有察觉,在爆发的那一瞬间,那些口不择言,那些破口大骂,那个巴掌,都是我们不经大脑思考而自动复制了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做法。我们需要冷静,需要思考,需要摆脱焦虑不安,学会正面沟通,不要用语言伤害孩子。

江藤真规是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专业博士,她通过自己的育儿经历,意识到亲子沟通在父母育儿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这本结合她教育理念与亲身实践的育儿指导书《正面沟通》。

语言简练,操作性强

现在的父母从备孕时就会购买各种育儿书籍,就为了优生优育,能做孩子的好妈妈、好爸爸。可是有的书教育理论过于枯燥;有的书阐述问题具体详细,可解决问题有些虎头蛇尾;还有的书严肃教条,让人没有阅读兴趣。而这本江藤真规的《正面沟通》不仅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阐明问题的实质,更难能可贵的是给予读者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

我们在焦虑急躁的情绪下,往往逞口舌之快,说出一些毫无作用的伤害孩子的语言。江藤真规就直接指出如何把错误的焦虑沟通换成正确的正面沟通。

比如当孩子犯错误想解释几句,我们总是不容分说地大声斥责:"不要狡辩(不要顶嘴)。”我们想当然地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不给孩子机会,不听孩子理由。这样真的好吗?

回想过往,你难道从未错怪过孩子?

其实我们原本可以公正一些,听听孩子说的话,给予孩子基本的尊重。试试把“不要狡辩”换成“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再下结论。

图文结合,轻松阅读

《正面沟通》的内容编辑生动有趣,有文有图,读起来不费力。前一页是不妥当的错误的“焦虑沟通”语言,而后一页是更合理的“正面沟通”,恰到好处的漫画插图也让我们回到了作者设置的语境之中,理解得更透彻。

而在“正面沟通”部分,作者给出详细具体的解释说明,让家长明白错误的沟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伤心、痛苦,而合理正面地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心平气和的思考正确地做法。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性格和具体的问题,不断地练习,灵活运用正面沟通地技巧,让亲子沟通更顺畅,让家庭更和睦。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暖三冬。的确如此,钉在墙上的图钉可以取出,可是留在墙上的洞却不会消失。我们教育孩子的本心是让他们改正错误,取长补短。可如果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幌子,就凶神恶煞、大呼小叫的对孩子,不仅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让我们学会正面沟通,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总之,在教养孩子的征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

  《正面沟通》读后感(四):从焦虑沟通向正面沟通转变,提升育儿质量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只一次听我爸妈说过下面的话:

你真是个蠢材!为什么别人能做好你不能?! 我是为了自己吗?还不都是为了你! 你不做某某事我就不理你了! 我不管你了!

年纪尚小的时候,每每听见这些话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不安全感、愧疚感等消极情绪:我好笨,是个没用的孩子!他们会不会真的不理我、不要我了!都是因为我没有做好他们才生气……

进入青春期之后,“翅膀硬了”以及可能受到逆反心理影响,听见类似的话便会怒气上涌,十分暴躁,和他们顶嘴:打着为了我好的旗号,不过是为了显示家长的权威!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你的父亲当得称职吗?我就是蠢和笨行了吧!不管我就不管,谁稀罕!……

现在的我回顾往事和那些话语,意识到它们对我的成长和性格塑造很不利,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如今成年了依然影响着我面对困难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但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本书开篇就提到“焦虑沟通”,意指焦虑不安时所说的话。原来爸妈曾对我说的那些话是因为他们在育儿时产生了焦虑,焦虑导致了情绪冲动、难以自控。

但是,“爱之深,责之切”决不是焦虑沟通的理由,多少任由情绪摆布、口不择言假以爱的名义!作者江藤真规提倡用正面沟通来教导孩子。生活中她是培养两个女儿考入东京大学的成功妈妈,工作上她是日本教育辅导机构Saita-Coordination的董事长、教育网站Mother College的创始人。她还是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专业博士,在育儿方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

“正面沟通”是指可以引导孩子自主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沟通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指向明确的沟通方式。它有几大好处:

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受创伤; 培养孩子养成自主思考和计划事情的习惯; 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缓解妈妈的焦虑情绪,促进亲子关系。

这本书最突出的特色是场景化的行文方法,省去了许多理论解说,直接列举生活中出现的场景:

妈妈最常使用的20种焦虑沟通,如“都是你的错!”“不要狡辩!”“我都说过多少遍了!”“我真是太失望了!”“再也不管你了!”

13种因亲子性格差异而引发的焦虑沟通场景,如“最看不惯你这个样子了!”“反正你永远都是这样!”“你这孩子一点儿都不乖!”“你怎么这么孤僻啊!”“怎么这么拖拉!”

23种基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焦虑沟通场景,如“怎么总是丢三落四的!”“你看电视要看到什么时候?!”“能不能好好说话?!”

13种培养孩子技能时容易遇到的焦虑沟通场景,如“你看你什么都不会!”“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小朋友就做得很棒!”“当初不是你自己决定要学××的吗?”

一页一个场景,应用性很强,前一面是焦虑沟通,后一面是正面沟通示范和简略分析,有点像看错题集的感觉。还配上了漫画,没有大段大段说理,显得简洁明了。

最后的焦虑沟通表格将上述所有场景都列进了一张表里,有焦虑沟通及与之对应的正面沟通表达,方便快速查阅,要是能标上它们在书中对应的页码就更好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正面沟通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