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02 02:0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1000字

  《唐山大地震》是一本由钱钢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山大地震》精选点评:

  ●中學必讀刊物,四星半la

  ●钱钢老师的深入记录,给你一个看似真相的真相

  ●太煽情了,不像是记者写的。

  ●去年看的这本书,哭着看完的。没想到今年真正的经历了一次。都不敢看了。

  ●这么好的题材写成这样,不应该啊

  ●这么好的题,这么好的机会,却出来的是这样的东西,让人痛心疾首。真不能把这个当做新闻作品来读,而是着重“报告文学”的“文学”二字,只是在泛滥的抒情中还是能找到一些干货。但前提是,这个题,写的人那么少,所以才觉得这本书有点价值,并且可贵。

  ●大量关注个体生存的故事性作品的涌现让我渐渐对现实的喜怒哀乐产生了钝感,从一开始对众生百态的感慨转变为后来的看清人世百态的麻木,但是看到书中的目击者言,却似重启一般地被触动,或许因为这不再是个体自我选择的命运浮沉,而是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为之,个人的主动性被压榨的丝毫未剩,每个人都真正如蝼蚁般被践踏,而这种宏大的悲恸,又由于不计差异的平等承受与力量悬殊的无可奈何,让亲历者与旁观者都只能徒留悲叹,连责备自己未尽全力的资格都早早地被剥夺了去。

  ●不能忘记的历史

  ●看了唐山大地震,才知道社会确实在进步

  ●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震撼....它讓我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一):纪实文学的力量

  纪实文学不是记录,作者还是在分享他的感情和倾向,语言朴实,却是揪心的。应该庆幸在信息那么不透明的年代,还能保存下这么多翔实的记忆,对照四川地震,才有了更多感叹和感恩的理由。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二):好书

  非常真实的记录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事情,1986年第一次出版时就买了一本,觉得写的好,就将该书介绍给同事和朋友们阅读,结果传丢!非常遗憾!2008年托朋友在网上又终于买到这本书,很高兴.这次一定收藏好!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三):这本书最搞笑的是腰封!!

  腰封上署:购买本书每册捐献2元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救助遭受灾害的同胞,高级黑吗,呵呵。。。

  腰封上署:购买本书每册捐献2元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救助遭受灾害的同胞,高级黑吗,呵呵。。。

  腰封上署:购买本书每册捐献2元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救助遭受灾害的同胞,高级黑吗,呵呵。。。

  腰封上署:购买本书每册捐献2元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救助遭受灾害的同胞,高级黑吗,呵呵。。。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四):这本书在我家的书柜放了二十年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我家的旧书柜里面。那还是很小的时候,被老妈锁在家里不让出去玩,于是就疯了一样的到处乱翻,想找到老妈藏起来的备用钥匙。很巧的,一不小心就翻到了这本书,结果一直看到忘了本来我是打算要逃出门去的.......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唐山大婶,被埋在废墟里面不吃不喝捱过了十三天,看完了对她的采访我一直很震撼,从此我坚信:人的精神力量可以突破原本被认为不可能突破的极限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五):灾难就是一面镜子

  看到个帖子指责本次救灾,说和32年前唐山地震后没有区别,我很不以为然。

  灾后第六天了,各种问题相继涌现出来。灾民搜救自不必说,灾后的疏散安置、防疫、心理救助等等一系列后续问题都已经按部就班的展开。

  看看此书,可以做个对比,看看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有何变化,中国人又有何变化。对大多西媒和一部分5美分当来说,只要共产党执政一天,就可以无视这30年来巨大的变化,什么什么都是一样的。只要西方民主不在中国实现,这些自由民主人士就会不遗余力的冷眼旁观、指手画脚下去。西方媒体或许因为不了解中国人民,甚至由于两大阵营和价值观的对立而刻意如此,那些不分时机专拣人民众志成城的时候故作冷静的职业评论家,我能问一句,你们为了什么?

  从书的角度讲,钱刚的亲身经历加上军艺的科班培训,没得说,希望本次灾后能有一些第一手的记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