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家》是一本由松本清张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台之家》读后感(一):两个令人唏嘘的案件。
本书由两个故事组成。
《高台之家》
讲述的是山根在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一家人,通过借书的方式进入这个家庭,发现了奇怪的派对和人际关系的案件。在真相大白后结局又非常出乎意料。
《不着囚衣的女囚》
讲述了发生在女子单身公寓的案件,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讲述的就是几个老奶奶在一个公寓居住的故事。是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作为社会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张写的作品非常贴近现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共鸣,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并且很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本书同样如此,是适合在冬日阅读的有趣小书。
《高台之家》读后感(二):关于《高台之家》、《不穿囚衣的女囚》的一点看法
豆筋棍①《高台之家》 《高台之家》在谋局上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江户川乱步的《阴兽》,都是在很多的篇幅上反复推理已至最终无法锁定唯一的解。这两篇小说在风格上各有不同,我们大概可以从中看出是两位前辈作家的风格的区别。乱步的《阴兽》,通篇诡计惊艳的反转。乱步在一直试图去描写“非日常且不可能的事物产生的恐惧及困惑”。《阴兽》应该是乱步最好的中篇小说吧。我读得松本清张的短篇很少,可能无法得出一个中肯的评介,就我个人的看法,《高台之家》应该算是松本清张短篇小说中的上层建筑了。整个故事不算复杂,却又烟雾缭绕。如果你读到一半会觉得这是一个漂亮遗孀招情人的故事,结果到最后居然是遗孀帮助出于自己的计算为婆婆招情人,最后竟然还有一个公公故意设计成前结果的参考答案。 一个简单的故事,几重反转,无法确定唯一的解答。解题→伪解答→推理→解答→参考答案。我个人认为《高台之家》第二个解答已经是最终答案了,最后的推理和《阴兽》一样只是一个参考答案,这并非是为了推翻之前推理的可能性,而是推理上竭泽而渔。如果推理小说不能确定唯一的解的话,不如尽可能扩大谜题的答案。 ②《不穿囚衣的女囚》 单从这个题目来讲,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隐喻,可能有点笼统,一般带有隐喻性标题的小说多半都是社会派推理,这是我的一点浅见。 从故事来看,如果说《高台之家》是本格推理,那《不穿囚衣的女囚》完全称得上社会推理。整个故事基本就是围绕这个隐喻,基本上推理迷稍微读读就晓得谜底了。可能会有人觉得第二个故事更好看吧,细节更饱满,剧情也更拉长,但我觉得第二个故事整体上无聊的。 “刑警先生,我真的厌倦了这座牢笼一般的公寓。这次,我想到真正的监狱去看看。我想,那里的女囚应该能有更具人性的关系。我已经厌倦了这座每个人都孤单寂寞,却不惜用谎言和圈套拼命维护体面,只顾表面光鲜的监狱。再说,我一辈子的积蓄全都没有了呀……刑警先生,听说监狱里有一种工作是制作漂亮的假花,是吗?能否请您拜托检察官,让我去做那种工作呢?早在战前,我就在学习院教过那里的大小姐制作玫瑰假花。” 用一篇推理小说去探讨一种社会现象其实没必要,如果大家抱着推理小说的心态读这篇小说我是不建议的。如果纯粹地作为小说,我倒是很建议。
豆筋棍之《高台之家》《高台之家》读后感(三):华丽背后的悲伤
2020年这一年我看的书并不多,看过的一些书也都以实用或知识类的书籍比较多,小说基本都没怎么看,对于一个爱看小说尤其是悬疑类小说的人来说,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就在我打算在不怎么轻松的年底,看一些自己让自己放松的书时,一本今年12月刚刚出版的日本推理小说《高台之家》就进入了我的视线。
提到日本推理类小说,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东野圭吾,但是这本书不是他的作品,而是影响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鼻祖的松本清张的著作。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松本清张的名字有些陌生,不要说读者,就连《高台之家》的译者吕灵芝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松本清张的作品。
松本清张,图片来自网络松本清张是一个很传奇的作家,1909年生人,于1992年逝世,松本清张的出生年月和出生地均有争议。因要养一家八口人一直疲于奔命的松本清张,在1950年才开始真正的开始写作,1952年就凭借《某<小仓日记>传》获得第二十八届“芥川奖”,1957年开始在杂志上连载《点与线》,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先河,直接影响了日本宫部美雪、森村诚一、东野圭吾等社会派作家,东野圭吾曾说过:“松本清张是影响我创作最深的作家”。而这本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高台之家》就收录了这位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鼻祖的两篇中篇小说《高台之家》和《不着囚衣的女囚》。
《高台之家》那么收录在《高台之家》里的两篇小说都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
在《高台之下》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与书同名的故事——《高台之下》。这个故事发生在富有的申良一家:公公申良英之辅、婆婆宗子和儿媳幸子,申良夫妇的独子申良英一在结婚两年后因车祸过世,他年纪轻轻的遗孀幸子却一直和他的父母生活。
因为过世的申良英一是学习外语的,有很多俄语原文书籍,在他过世后,他的母亲宗子变做主将他的一部分书放在书店寄卖,这便引来了《高台之下》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法制史教师山根辰雄。山根辰雄因在旧书店找俄国东洋研究资料而结识了申良一家,因为借书、还书,数次造访申良一家,也结识了经常出入申良一家的几名年轻男性客人。
山根辰雄在一次偶遇其中一名男客野崎时,从野崎口中听说了常去申良家的7名男客中的一名青年崛口自杀身亡了,而没过多久,申良家的女主人宗子也在不就后意外被杀……
这中间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我们通过山根辰雄的视角能看到这个故事的全貌,也会在看完这个故事后感到唏嘘:感慨感情的的复杂和人欲望的可怕。
在东京的一所公立公寓中住着一些经济独立的女性,她们有着不错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因为只有月入2万以上才能申请入住这所公立公寓,而同公寓的男性入住却没有收入的要求。不知道这是不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呢?当然,这并不是《不着囚衣的女囚》这个故事要探讨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在《不着囚衣的女囚》故事中,住在公寓里的女性们基本作息规律,一方面是因为她们的工作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怕同住在一个公寓里的女邻居们的闲言碎语。这些经济独立女性因为各自的原因对爱情和婚姻有很小的期待,住在自己装修或布置的美好公寓中,将自己戏称为女囚,受制于闲言碎语和自己人设下的女囚。
在一个普通的夜晚,加班晚归的305住户机械公司员工服部和子赶在公用浴池关门之前去洗澡,不久便在浴池与前外交官夫人栗官多加子相遇,在闲聊和沐浴的过程中在浴池底部发现了一个非公寓女性的尸体。
而这一个尸体只是一个开端,这所让女性住户将自己看为女囚的公寓里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好几个命案,受害者都是公寓的住户,还包括男性。随着事态的发展,事情越发扑朔迷离,好在警察最终找到了这些案件的作案者——想要住进真正监狱的一位华丽女性。
合上《高台之家》,最吸引人的不是这本书中的推理,而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情感的释放和需求。无论是什么时候,为感情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一直被看作弱势群体的女性成为犯罪的主体或诱因,往往让人有说不出的感触。《高台之家》中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幸子和栗官多加子都是有着比他人更好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人,而她们为什么会成为凶杀案的参与者或是始作俑者呢?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也许,华丽的背后,也有我们看不到的悲伤和痛楚吧……
《高台之家》读后感(四):闲谈松本清张大师的系列小说
说实在的,在推理迷眼中,松本清张大师绝对是一面阻挡在日本其他推理作家面前的高墙,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正是凭他一己之力,开创了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样一位大师在中国却有很多读者都不认识,反而要用东野圭吾来做宣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但这也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在国内推理小说真正兴起还是2010年开始的事情,而且普通读者自然是哪一位作家知名,哪一部作品畅销就去阅读那些书,出版机构也是冲着目标销量来引进图书。
只有一种类型的图书出版量够大,以及在普通读者心目中也有此种类型一席之地后,方可谈该种类型真正普及。而随着国内读者的推理小说阅读面越来越广,终于有出版机构愿意尝试着引进一些大师从未出版过中文版的书籍,这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本书是时代华语最新引进的从未中文化的三部松本清张中短篇集其中之一,在此衷心感谢时代华语,也希望这次的清张大师的作品集能够大卖,以便后面能够再次引进大师未中文化的书籍。
书腰、外封和本体回到这部中篇集,共收录了标题作《高台之家》以及另一篇《不着囚衣的女囚》。这两部作品刊载的杂志以及归属的系列都不一样,但偏偏这两部集结在一起出版了单行本,这必然是有原因的。且先让我普及一下这两部中篇的相关内容,再来谈两者的相同之处。
这里还要先解释一下松本清张大师的系列小说。他的系列小说不像其他作者是根据作品中不同的侦探划分系列,因为纵观大师的所有作品,其采用相同的侦探只有两部作品:《点与线》和《时间的习俗》中侦破案件的主角都是刑警鸟饲重太郎和三原纪一。大师的其他作品完全没有相同的侦探角色。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有不同的系列区分呢?
这是因为松本清张大师在为不同出版社的杂志撰写作品时,为了有所区分,在杂志连载时由杂志编辑起了不同的系列名称。这些系列的名称可以想成就是杂志中对于知名作家的专栏名称,而大师的这些不同的系列作品基本都创作于上世纪60、70年代,正是大师如日中天的时候。当时,很多读者就是冲着松本清张大师的作品才买这些杂志,而杂志社向作者约稿,必定是长达一年以上的合约,有些甚至有三年以上,如果一会儿换一个作品名,肯定会减少读者的注意力。因此,杂志编辑才会主动把在本家杂志上刊登的一系列作品取一个统一的系列名,方便读者记忆,也更能够打响杂志的招牌。
而综合清张大师所有的创作,他可以称之为系列小说的作品共有6个系列,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黑色画集”系列(刊载于《周刊朝日》1958年10月5日号至1960年6月19日号)、“别册黑色画集”系列(刊载于《周刊文春》1963年1月7日号至1964年4月20日号)、“黑之样式”系列(刊载于《周刊朝日》1967年1月6日号至1968年10月25日号)、“黑之图说”系列(刊载于《周刊朝日》1969年3月21日号至1972年12月29日号)、“黑之线刻画”系列(刊载于《日本经济新闻》1975年3月9日至1977年4月6日)、“禁忌之连歌”系列(刊载于《周刊新潮》1976年1月1日号至1980年2月14日号)。当然,清张大师还有几部作品在杂志刊登时取了系列名,但由于那些系列都只刊载一部作品后就没有后话了,我没有把这些作为系列小说。而本书的两部作品分别属于其中的两个系列。
《高台之家》,刊载于朝日新闻出版(2008年3月改名朝日新闻社)1922年创刊的周刊杂志《周刊朝日》1972年11月10日号至12月29日号,在系列上属于松本清张大师从1969年开始为《周刊朝日》创作的“黑之图说”这一小说系列中的第12话,也是该系列最后一部作品。而“黑之图说”系列的单行本包含本书共有8册之多,其中3册为长篇,5册为中篇集。
《不着囚衣的女囚》,刊载于文艺春秋社1959年创刊的周刊杂志《周刊文春》1963年7月15日号至10月14日号,创作时间早于《高台之家》,在系列上属于《周刊文春》创作的“别册黑色画集”这一小说系列中的第3话。该系列共7个中短篇,包含本书在内共有3本单行本。
好了,说了这么多松本清张大师系列小说的内容,现在我来回答为什么这两部刊登在不通杂志,分属于不同系列的作品会收录在同一本单行本中。
主要原因是由于本书的两部作品虽然在不同系列中,但是其主题却出奇地一致,清张大师用尖锐的锋利度描绘了恐怖的“恶女之业”,两作都是描写了即使如何恭维也不能称之为漂亮的女人的犯罪,读者也能从作品中窥见中年淑女隐藏的一面。再加上这两部作品都没有收录在各自系列图书中,正好集在一起出版单行本,给读者能够补完两个系列小说的机会。
不论是《高台之家》中为了自己和年轻男子寻欢的欲望而不惜利用美貌儿媳的婆婆宗子,还是《不着囚衣的女囚》中因为看到自己将来不可能成为教育者从而怨恨、嫉妒并杀人的62岁原外交官妻子,在犯罪行为被揭穿的瞬间,我们都能感受到隐藏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真心话被揭露出来时的惊讶。在日本文库版中收录的森村诚一的解说中直言:“本书给予读者精致详细的状况说明以及临场的真实感,而结局本身反而很简单。正因如此,这部作品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却觉得本书中的故事结局都充满了悲哀之感,一点也不简单。
另外,《高台之家》由富士电视台改编成单元剧,于1985年4月13日播出,《不着囚衣的女囚》由NHK改编成单元剧,于1978年10月14日播出。真希望有机会能够看到这两部作品。
最后,感谢芝芝老师的优美翻译,让我毫无看翻译小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