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与人缘》是一本由唐德刚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缘与人缘》精选点评:
●1)唐德刚先生是一位有趣的话痨,2)唐先生固因不受tg这一套洗脑而保持自家独立性,然而在许多具体人事的观点上也有些糊涂,3)应该有人从传记文学和口述史研究的贡献方面入手专门探究唐先生这些工作的得失。
●絮语。
●基本把唐德刚读完了吧。。。没这老小子的书,生活会少多少乐趣?
●读完更爱唐德刚
●很不错的一本杂文选集。
●经历丰富,阅人无数,腹笥甚广,口才了得,又富有八卦精神,德刚先生如果再年轻一点,上百家论坛或喜马拉雅,那盛况简直不敢想象。
●在唐德刚的书中算是下品
●很不错的文集。其中有几篇很具有史料价值。如刘正廷代替何健去南京密见蒋介石,和被江青迫害致死的王莹的回国原因。
●唐老的这本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短篇,而且题材比较琐碎以致没有太多洞见。而且怀疑仍然有删改,因为有些地方感觉不对劲。唐老讲东西是很喜欢扯,但是没有逻辑思路不明晰的。看书还是要看禁书才来劲啊。
●只是些唐先生都没打算发表的随笔,信件。随手翻翻即可
《书缘与人缘》读后感(一):若非关心历史尘埃,不读也罢
大多是纪念文章或者序,所以会有很多叙旧与恭维,对一般读者无甚意义。不过文中到也有许多历史的尘埃,细细品味颇有味道,如姜昆的信。随手翻翻,跳跃看看即可。
《书缘与人缘》读后感(二):寻找你所不知道的
总是在一些过去的沧桑的岁月中,在一些已逝的先辈中寻找神奇,寻找一些能够指引我们的精神力量,此书虽多半是一些杂文随笔,但是好的是我们毕竟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未知的东西,未知的神秘,我想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读这本书的意义也就达到了。
《书缘与人缘》读后感(三):唐氏杂文集
《书缘与人缘》是一部唐氏的杂文集,主要包括学术报告、为别人出版的图书作的序以及与《传记文学》相关的奇闻趣事,内容虽杂乱,但却能反映出唐氏的涉猎广泛,于古代文学如诗词、艺术如国画等有较深入的研究,更不用提唐氏所治近代史。在带有唐氏幽默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唐氏的性情,一国一民存乎一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
《书缘与人缘》读后感(四):唐德刚的尾巴露出来了
看完《胡适四十自述》和《袁氏当国》之后残存的一点好感被本书一扫而空。
最看不惯那一口台湾文艺腔,透着迂腐还自称继承了传统文化。
翻来复去的炫耀两件事:第一是胡适的学生第二是参加了口述历史项目。
动不动就拿出哥大的文凭来炫耀一番,可是行文中充满了中国式似是而非与臆测。
论画的那章更是外行。
这样的同志正应该留下来接受一下思想改造才是。
《书缘与人缘》读后感(五):有点失望是自然的
其实要读唐德刚教授的书,我还是推荐去读《袁氏当国》。毕竟这本是与其说是专论,不如说是杂文集。细心且耐心的读者显然能分辨出唐教授的杂文水平远不如他对人物的褒贬高。
但是这本书可能也算是不错,除了对自己和胡适的历史滔滔不绝外,其他对于一些人物和事故的分析还算新颖。按道理说,这些留洋再研究中华文化的人,文字中不免透露出一些幼稚,所以说,用“汉学家”而非“国学家”形容他们这些人更贴切。
后面有些文字,只是针对艺术、社会,还是值得阅读的。前面的那些大胆臆断、妄加某某高帽于某人、曲解历史趋势等诸如此类,读者应有自我识别能力,这些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