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是一部由梁伟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封府》精选点评:
●比较散
●挺好的,可惜只有六集。
●评。。。评价人数什么鬼。。。。。。
●内容翔实,结构散乱。
●我居然也看过评价人数不足的东东……
●法律小故事,但是太散了,完全可以像《故宫100》一样截成10分钟一个的小片段作为饭间消遣。
●摄影真的美
●宋代纪录片居然这么少……
●意外地好看
●脈絡很清晰,親王尹京、刑法改制,登州疑案等等,但關於王安石變法,蘇東坡,司馬光等人的反對主體與態度,以及北宋為何國庫空虛,有些背景沒有交代清楚,並非錯誤,不過提及一下會更連貫。而且,演員和場景有些粗糙。
《开封府》观后感(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最后一集里说:北宋是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时代。这一集也最让人觉得寒心。
做一个决策者真的很难,就比如青苗法,虽然初心很好,然而还是抵不过低效的上传下达,到了百姓那里只剩哀嚎遍野。想起我们老师在课上说的,一个企业如果有好的绩效和前景,那一定不仅只是一方面做得好,而应该是各方面都成功,尤其是管理团队。而对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像吕夷简、蔡京这样的人,就是北宋灭亡的帮凶。不禁感慨,正直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现在的人也很少能够做到不被巨大的权势和钱财吸引,更不用说抛弃自身利益了。
不过感觉北宋初期的时候,其实法制还是很好的,严明执法、而且一直也都有清官、明官的。只是当光明和黑暗对峙的时候,最后总是光明被黑暗吞噬。总之,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特点吧,都不能一棒子打死。
回到纪录片本身,感觉时间线没有顺得太清楚,中间跳过了很多还是怎么的,我都是一边看纪录片一边去百度,也可能是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太少了,所以收获挺多的。希望以后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纪录片。而且也让我对法律有了更多的一些了解,比如出入人罪、法制改革等等。
《开封府》观后感(二):开封府:见证167年北宋盛衰
关键词摘要: 开封府尹、开封府牧、权知开封府、正店、脚店、内酒坊火灾小卒受刑、赵光义尹京、唐坊市、道士王玄义使用药金、黄白之术、益州交子务、770铜钱为一贯、一贯为一两白银、十两白银为一两黄金、仁宗宫女遣散去了西夏当间谍、光信和尚反间西夏、招募民间奇人当间谍、字验密码、门戟、陈省义谒禁、大宋南衙、真宗纪念太宗建龙图阁、太祖迁都受阻、杯弓蛇影太宗即位、杜太后金匮之盟、赵廷美被陷造反郁闷而死、仁宗建潜龙殿、刘氏偷情反诬陷儿子王元吉欲弑母、登闻鼓、出入人罪、大中小事、酷刑鼠弹筝、开封府题名记、183任府尹、包拯太阴脑门、包公案、欧阳修举荐包拯、拆贵族楼台泄水治洪、撤牌司、端砚、特制加长帽翅、陈世美秦香莲与顺治年间陈熟美、包拯进入御史台、弹劾张贵妃伯父张尧臣、《包孝肃公奏议》、包拯任三司使(度支、户部、盐铁)、欧阳修任开封府尹、杀威棒、折杖法、笞杖徒流、盗贼(窃盗、强盗、杀人贼、逆贼)、《宋刑统》、重法地、执法严明白黑红签筒、沙门岛李庆虐刑徒、登州知府马默、《配岛法》、陈世儒之妻杀婆婆案、北宋物证、刑部、御史台、审刑院(大理寺)、翻异别勘、吕夷简厚葬李辰妃、范仲淹《百官图》弹劾吕夷简反遭贬、范仲淹藏馒头暗指用刑审案、范仲淹守边西夏称臣、庆历新政治理冗官和吏治、被诬陷朋党再遭贬、阿云杀父未遂案、王安石重务实、司马光重礼德、熙丰变法、青苗法失败(1、各地将原定20%利息提高,2、强制借贷,3、穷人还不起由富人承担)、离知、和离、榜下捉婿、司马光改免役法为差役法、府尹蔡京五日变法、蔡京建立“居养院”“安济坊”、靖康之变、宋钦宗献降表、167年的北宋灭亡、宗泽稳定物价、东京保卫战、《乞回銮疏》、高宗派人监禁宗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
《开封府》观后感(三):清明上河图 东京梦华录
片子拍的其实很一般,各个方面都谈不上精致严谨,但是选题很好,难得一部聚焦宋代,聚焦开封城,聚焦宋代司法的纪录片,尤其最后一集以宗泽作为结尾还是挺加分的。
以下是这部纪录片最后的结语,写的还不错,抄录在此:
这一天,在元朝大都市的闹市,有戏班在表演杂剧,戏中包公廉洁奉公,智慧过人,不畏强权的形象引起了平民百姓的共鸣,而剧中一句“包大人在开封府中端坐”成为后世人最为熟悉的开封印象。杂剧的盛行,使京城大都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开封情结”。
这时,一本叫《东京梦华录》的图书更是让沉寂多年的开封城在人们的记忆中鲜活起来。这本怀念故国家园的著作,把昔年开封的一砖一瓦一举一动都记录在其中。相传作者孟元老曾是开封府的官员,身处乱世,他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是他的一支笔,却将开封的“府治”永远保留下来。可惜的是,元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疏于文教,《东京梦华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为直观的“开封图景”。
就在此时,那幅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范围。靖康之变后,此画随着两宋的命运几经辗转,元朝建立时才再度入宫,机缘巧合下却被一个工匠以赝本偷换。
昔日的《清明上河图》重现人间,当年的一切似乎变得生动起来。那些繁华的街道酒坊,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让人如痴如醉,不惜一寸一寸的解读其中的奥妙,画中的开封,是一种市井安然,鲜活富厚的城,是平民百姓理想的生活之地,时至今日,《清明上河图》依然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画作,无数临摹版本被竞相收藏。这幅卷轴,不只是一件跨越时空的艺术品,还承载着后人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和眷恋。
北宋曾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期”,开封城,真是这个“黄金年代”的具体展现,开封府面对市井百态,护卫着皇家威仪,它成就了这座城的煊赫,后世人可以在这片土地上,重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从“亲王尹京”到“刑罚改制”,从“废除宵禁”到“交子的出现”,从“登州疑案”到“王安石变法”,宋人别出机杼,勇于革新的政法制度被永载史册。弹指千年,它们伴随开封府的名字,在中国古代法治建设中书写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