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是一部由陈育新执导,闫妮 / 杨树泉 / 高明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行动》精选点评:
●舍小家顾大家
●竟然沒評分,這麼好的劇
●看过打卡
●快开始播吧,等不急了··
●做官这么简单就好了,做人这么简单就好了。能让我一口气看我的电视剧就是好电视剧,能让我哭好几回的电视剧更是好电视剧,我佩服里面的每一个角色,喜欢每一个演员。
●不错
●当时看觉得还看好看蛮感人的?掌柜在里面感觉很美,完全是当时备考阶段在每晚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后的救赎与安慰。
●得了吧,巴别塔也有倒掉的一天。
●第一次能从头到尾看完的主旋律电视剧,看完后很感动,喜欢闫妮主演的小向书记
●感觉向云秀真是个优秀的县委书记 肯为百姓办实事.舍小家顾大家!
《国家行动》影评(一):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前一段时间中央一套放的,因为妈妈看,所以我也看了。
电视剧很感人,但是如今已经没有这么好的领导的,已经绝种了!现在只要是个领导就摆出个国家主席的架子,而且都很自私,唯利是图!
《国家行动》影评(二):奔赴理想的途径
这是一部值得深思和学习的作品。不论是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独木桥的万千学子还是已经成为“国家干部”的人,公务员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理想”,我们应该可以从中琢磨出更多的内涵:奉献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口号,只要多付出一点,多用心一点,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朴实而可爱的品格。成为一名在人民中享有良好口碑的国家干部,这与我们内心的那份“野心”和进取心并不矛盾。
《国家行动》影评(三):《国家行动》:那份家园情感最动人
三峡大移民是一个非常好的文艺创作题材,这一点贾樟柯用《三峡好人》已经在国际上证明过的。这是一个极具中国代表性的事件,里面包含了太多重量元素,无论从个人情感(家园淹没、背井离乡)还是社会意义(大型人类迁移活动),都无疑会打上历史的烙印。《国家行动》不像《三峡好人》那样从侧面切入,而是直接把焦点对准了政府部门与平民百姓在此次事件中的方方面面,也算是一次全面且深刻的展示。
如此一来,此剧的定性必然是主旋律的,讴歌干部、赞美淳朴百姓觉悟、展现工程伟大浩瀚也是必然成为本剧的基调。一提到“主旋律”,一些受非主流熏陶已久的朋友会立即闭眼侧脑袋,不屑之情浮于脸面。也确实,过去主旋律的电影电视都太过严肃,一板一眼要布道,口口声声要提倡什么精神、发扬什么传统、显现什么意义,这些都无可厚非,前提是你所用的方式必须得是大众所能接受的。比如说《焦裕禄》,展现的一个人民公仆,为百姓呕心沥血的好官,而在剧情设置上依然能做到跌宕起伏,不让人觉得假,这就会吸引大众去看,一有人看(特别是年轻人),所有的教育目的都达到了。所以我说,“主旋律”也应适当市场化,唯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电视剧,才能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国家行动》这部剧好就好在它的可看性。主要演员请的是闫妮,从《武林外传》里搞笑异常的佟掌柜到如今正气凛然的向书记,这次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型给人不少新鲜感;剧情方面矛盾点设置得很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民与官、民与民、官与官、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交叉,从而使得这部戏内容十分丰满,比较到位;而重庆方言的加入,也为本剧添彩了不少。
因为是主旋律,这部戏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人民与国家利益之间该如何平衡的问题,民应以国为重,以大为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而国家在做大型工程的同时,同样要以人为本,不但要补偿人民的物质损失,还要给他们一个家,一个新家,一个就业就会,以抚慰他们的心灵及安稳其今后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就不在这讨论了,而我最想说一说的是那份家乡情感。据说,当时很多人站在高处,看着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陡然汪洋一片,顿时双泪横流,悲痛难当。这一点非常打动我,我始终觉得所有的情感,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残败那么真挚。犹如我小的时候,站在逐渐被推土机推成瓦砾的老房子跟前,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那份伤感好比死了心爱的猫咪。多少年后,当我再次经过此地,高楼上的玻璃被阳光照耀地熠熠生辉,而折射出来的强光即便能刺得我挣不开眼,却再也刺不到那被时光冲刷一净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