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日期:2020-11-01 17:00:13 作者:曾仕强频道 来源:曾仕强 阅读: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798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要给他奖励;孩子做错了事情,绝对不能放过。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4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现在,很多父母都存在过度纵容孩子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尚未准备完妥,便匆匆忙忙当了父母;另一方面因为过分相信爱的教育,认为在精神方面要满足孩子爱的需求,在物质方面要尽力满足孩子的生理欲望。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爱之不当,足以害之,最终变成了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溺爱。

  种种例子告诉我们:那些小时候受到父母纵容或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固然逍遥自在。

  但是一旦离开家庭,进入学校、社会以后,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甚至寸步难行,处处碰壁,最后受苦受难的仍然是孩子。

  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母亲抱怨:“我都不舍不得打我儿子的,老师凭什么打他?”其实就是因为她不打自己的儿子,老师才替她打她的儿子。

  我们从来没有主张一定要体罚孩子,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教导好,那么还需要老师动手吗?严重地说老师也不让打,那最后只有警察来打了。

  与其警察打,不如老师打;与其老师打,不如父母自己打;与其父母自己打,不如谁也不用打。

  把这个道理好好想一想,就知道正确爱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孩子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同情,但是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正确教导。不恰当的溺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最大死敌。

  那么,如何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真正帮助孩子成长呢?

  1

  让孩子明白自由是有限的

  父母不能放纵孩子,因为社会不会容许任何人放纵自己。父母不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因为社会上没有完全的自由。

  父母最好让孩子明白:自由是建立在不自由的基础上的.

  大家都遵守规定,看起来不自由,但正是因为这种不自由,大家才能够自由地生活。民主是大家做主,而不是自己就能够做主。

  自由和民主,都应该求合理,不合理的自由和民主,不值得追求。

  为小孩好,就要给他限制,父母只是一味地溺爱放纵,于是他带着不良习气出去可能就会被别人教训,最终害的是孩子。

  所以,父母在家里就要给孩子相当的限制。

  家是让小孩感觉到安全的地方,父母给他一些限制,他不会觉得是有恶意,但如果父母一直都放纵他,孩子走向社会后,外界给他限制时,他就认为所有人都对他有敌意。

  做父母的还要告诉孩子,任谁都没有充分的自由,只有限制的自由。

  比如,告诉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能什么东西想拿就拿;一桌子人吃饭时,也不能什么好吃的上来,他都要第一个抢,即使是很想吃也要忍耐一下,然后先问问别人,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礼让”。

  一个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

  因此,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不可以有太多的自由,要受到限制。

  2

  不能无条件满足孩子

  有些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他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其实这是对“爱孩子”的另一个误解。

  而且,事实上父母不可能事事都能满足孩子。

  即使父母很有钱,能给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但是他长大后,自己赚不到这么多钱怎么办?

  在精神上,父母样样都让孩子满意,但是他走出家庭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各式各样性格的人,没有人顺从他了怎么办?

  所以,我们爱护孩子就是让他拥有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的能力,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

  孩子的欲望和要求,确实也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适当被满足,让他感觉自己值得被关心,被爱,但是父母要做到有限制的满足。

  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逛超市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提前讲好,只准买一件喜欢的东西。

  事前把数量、要求都限制规定好,具体选什么,那就由孩子自己来,不加以干涉。

  这样有限制的满足,不仅能避免争端,掌握爱与限制的度,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珍贵的快乐,让他对每一次的选择都能认真对待,对每一次的收获都充满感恩。

  3

  用“爱的限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父母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让孩子为所欲为,没有限制和管束。

  从而变成溺爱,养成了孩子的诸多坏习惯。这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

  父母应该明确的是,有损孩子的健康、安全,易让孩子养成不良性格和习惯的行为,尤其需要限制,不能一味纵容。

  爱必须以限制来平衡,这样才是理智的爱。

  有一位妈妈“限制”孩子的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她有一个女儿叫西西,早上起床很困难,晚上也不愿早睡,有时已经很晚了还想吃零食,睡前也不刷牙,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更是没有节制。

  她只要一批评西西,西西就委屈甚至大哭,说妈妈不爱她。

  于是,妈妈想到一个办法。她把西西叫过来一起商量生活的规则,商量的时候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提出,然后把约定好的规则记下来,确定了以后就要按照规则执行。

  和妈妈一起商量规则,西西感到很新鲜,所以很愿意配合。随后母子间开始愉快地讨论,一起约定了每天起床、睡觉的时间;每周洗澡的次数;每天看电视的时长。

  母女俩把这些规则写出来贴在墙上,妈妈还给西西制作了“小红花榜”作为奖励。

  每个月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可以获得礼物。当西西得到第一个奖励时,比之前拿到任何礼物都高兴。

  实际上,孩子在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下,逐渐把外界的限制转变成自律,把父母的约束转变为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最后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原则、能屈能伸、自主自律的人。

  4

  坚持“善恶有报”的教育原则

  父母在亲子教育中还要坚持一个共同原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个人如果没有善恶终有报的信念,还相信什么呢?

  孩子做对了事情,一定要给他奖励;孩子做错了事情,绝对不能放过。

  有些父母,孩子做错了事情不但不加以教导,还给他奖励,这就是恶有善报。

  父母都把这个因果关系整个扭曲了,叫孩子怎么树立他的价值观呢?

  错误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这是为人父母共同的责任。不能以“爱”的名义,任由孩子错下去。

  任何事情刚开始就加以注意,还比较容易解决。等到问题很严重了,谁都无能为力。

  对孩子来说,父母之爱非常重要。

  孩子从小就在这种爱中长大,必然是十分充实而健全的人。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表现在顺其自然地接受孩子的成长情况。

  但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听其自然。

  孩子的潜能是先天带来的,但是生活态度和习惯却是后天培养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爱都要给予相当的限制,才叫作爱。

  父母爱孩子最合理的方式是爱限兼施,既要懂得爱护孩子,也要明白限制孩子的重要性。

  爱必有所限,才是为孩子负责的态度,也才能真正为孩子一生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内容:曾教授中国式教养汇编

  ✪

  好书推荐

  以古人的家教智慧

  为现代家庭树立优良的家风精神

  当代家庭教育必备读本

  ▽

  点击下图了解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警惕!这才是教育好孩子最大的死敌,几乎每个父母都中招……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