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29 02:2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锦集

  《日本电影导论》是一本由马克斯·泰西埃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电影导论》精选点评:

  ●不如四方田犬彦那本日本电影100年,因为缺少二战期间满映的部分,和主要知名演员的介绍。某些名词的翻译也差了点。

  ●书写的还行,但作者那种法国电影的优越感有些图样。P.S. 这本书的编辑和译者都该剁手。

  ●2007年8月3日 上海图书馆

  ●笔记:想爬到与西方同级高度的意愿,从1868年以来就一直是日本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顽念,它因而也抓住了被看做是共同表达方式的电影。小津获得了一种简约的效果,在法国人们把这种简约称为禅,而这个是掩饰无知的万能词。

  ●只是大概的罗列了一些日本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作为了解日本电影的通俗读物,导论二字不太相称。

  ●太简略了,果然导论。

  ●太简略了~

  ●片单

  ●看片量不夠神馬的……

  ●一,术语汇编中的一个错误:“真珠”(Shinju,页127)应为“心中”,这两个单词在日语里读音一样,但根据释义,明显是指自杀义的“心中”。二,据说,《感官世界》在岛国上映时挂的是法语字幕,为的是逃避审查制度,强调这是一部外国的色情电影!三,封面是小津《东京物语》剧照。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一):日本电影导论

  这是十年前、一个法国人眼中的日本电影史。对于这本专业的电影史教材,我暂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权当科普了……

  .s. 翻译本书的朋友显然不知道“ZATOICHI”就是大名鼎鼎的“座头市”啊……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二):短评《日本电影导论》

  焦雄屏主编的“电影馆丛书”当中的一本。对于喜欢日本电影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从日本默片时代电影的起源谈起,穿越我们熟悉的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到新浪潮引领的试验风潮,停步于九十年代的艺术危机,作者用简明清晰的叙述带领我们完成了在日本电影史中的旅行。在“史”的叙述中,小小的亮点是对某个导演或某部影片的特别点评。对于读者而言,如果想对日本电影作进一步了解,那么书后的附录,包括日本历史及电影发展一览表、和电影相关的重要统计数据、主要制片公司、术语汇编等都是颇有用处的资料。以西方人的眼光看日本电影,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是“他者”对“他者”的凝视。不过书中西方人对东方电影的解读方式,亦未尝不可帮助我们理解他者眼中的中国电影。另一重耐人寻味的问题在于,日本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和困境,似正可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历史处境产生“对话”。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三):日本电影艺术的一次巡礼

  马克思·泰希埃写的《日本电影导论》,是对日本电影艺术发展史实的评述,具有备忘录的性质(由于出版时间2007年版的原因,该书涉猎日本电影的史实局限于上个世纪,1998年后至今20年的电影发展状态缺少引介,殊为遗憾),是难得的对日本电影艺术的一次巡礼,虽然只是文字评述,但提供了对电影作品形成语境的交代,与具体作品形成互文,或者更确切说,将作品编织进一个宏大的文化历史语境中,对日本影史的来龙去脉有个整体的视野。

  主创所做的电影作品与产生电影的机制和文化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互动态势,颇有电影动力学的性质,作者作为外国人,没有缺少将日本电影的作者导演被西方尤其是法国所获认知度的考察,也将同期西方,主要是法国的作者导演与日本导演做了类比(如风格手法上)。该书作者关注的是作者电影的艺术创作特色,凸显了了在商业政治的压力下,电影艺术艰难跋涉的进路,甚至夹缝中生存却不失品位的处境,点染了日本电影史上可圈可点的艺术大师的杰作。

  该书可作为初步涉猎日本电影的人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坐标。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四):“影帝”最后的影片

  黑泽明是我最喜欢的亚洲导演。我记得在《蛤蟆的油》里,黑泽明说:“为了让自己有个用于之地,我彷徨不已。”

  最后,终于,1936年,26岁的黑泽明考入东宝,跟随山本嘉次郎作副导演,并开始学习写剧本、摄影、剪辑等,其将此称作“危险的拐角”。

  1942年,32岁的黑泽明开始拍摄自己的处女作《姿三四郎》。黑泽明称此为“我将登山”。

  “那时,我32岁。我应该攀上的绝顶高山,如今只是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麓,站在这里仰望着山巅。”

  之前,我只知道黑泽明拍出了无数优秀的电影,让世界看到的日本电影、亚洲电影。却不知道,在其后期,日本国内的国中居然早已将他丢弃。不知道他这一时期是怎样的心情,是否也会像田壮壮带着《蓝风筝》在国外得了大奖回来却得知自己被封杀了不能再拍电影了说的那句话:“我爱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却不爱我。” 这样的话,黑泽明应该是说不出来的,毕竟他是一个多么高傲的人啊。

  《日本电影导论》

  (法)马克斯·泰西埃 谢阶明 译

  第8章《1980-1997:艺术危机》第2节:《“影帝”最后的影片》

  102-103页

  黑泽明大概是他那一代唯一一个在外国保持了不变声誉的导演,他在外国的声誉甚至比黄金时期的还要高。然而,他的地位在日本已经变得非常令人不适,影片制作的当权派把他看做是一个过去的人。但是,在他以一部《德尔苏·乌扎拉》在电影界东山再起以后,一些对这种情况感到愤慨的美国欣赏者如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和科波拉就说服了福克斯公司与其合拍一部史诗电影,而影片的预算对于当时那种情况下的日本算是相当惊人了。这部片子就是《影武者》(1980),这部历史片的摄制场面比较豪华,影射了一些权利现象,因为导演选择了一个窃贼成为那个因伤致死的大武士武田信玄的“影子”。在辞退了拍摄工作中被指责有独断专横行为的演员佳津慎太郎之后(对于此事,黑泽明表示,“对于同一部电影,他(指佳津慎太郎)不能拥有两个导演”),黑泽明起用了仲代达矢,该演员很会表现那个两面派角色的双重情感。

  影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以及取得世界范围的成功也鼓舞了黑泽明,但在交付他的新作品《乱》(1985)之前,他还是等待了五年。这一次是多亏了法国制片人塞尔日·希尔伯曼以及一个日本独立制片人原田真人的帮助。影片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很精彩地搬移到了中古时候的日本,而原剧中的三个女儿在这里变成了主人公文字秀虎的儿子。这也将是这位从那以后在日本国内外受到赞扬和尊敬的老导演的最后一部“史诗”之作。后来,他便投入到了《梦》(1990)的导演工作中去,只是运气时好时坏。这一次又是和好莱坞合作制片,而且还给他的另外一位欣赏者·马丁·斯科塞斯留了一个昙花一现的角色。在另一部之成功了一本的影片《八月狂想曲》(1990)之后,他便拍摄了他的最后那部电影《一代鲜师》(1993)。该片是对作家内田百闲的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纪念,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导演真正的精神遗产。在这个他高傲蔑视着的唯利是图的现代日本,黑泽明就像大武士武田信玄一样是一座“不应该移动的高山”。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五):崩溃的人名翻译,详见勘误表

  7,第8行“稻田胜田路”应为“稻田胜太郎”

  8,第8行“渡边国雄”应为“渡边邦男”

  倒数第5行 《忠臣谱》“从1912年起被改编数十次,其中有电影先锋牧野省三1919年和1928年的两个版本”, 《忠臣藏》最早在1908年就被改编成电影,牧野省三分别于1910年、1912年、1913年、1917年、1921年、1922年、1928年导演的多个版本的《忠臣藏》,唯独没有1919年。

  9,倒数第3行“早川雪州”应为“早川雪洲”

  16,第11行“齐藤达雄”应为“斋藤达雄”

  25,第5行“冈谷英次”应为“圆谷英二”

  26,第10行“石田他渠”应为“石田民三”,第14行“岸田国土”应为“岸田国士”

  32,第12行“伊藤汤之助”应为“伊藤雄之助”

  40,倒数第8行“渡边勘治”应为“渡边宽二”

  44,第2、4、6行,“椿十三郎”应为“椿三十郎”

  48,第14行“柳木文子”应为“山路文子”

  62,倒数第3行作曲家“林日久留”应为“林光”

  66,第16行 “Zatoichi”应为“座头市”

  第17行 “加津慎太郎”应为“胜新太郎”

  67,倒数第4行“本田意四郎””应为“本多猪四郎” 倒数第3行 “冈谷英次”应为“圆谷英二” 东宝怪兽电影系列中的一系列怪兽未翻译,“Radon”应为“拉顿”、“Matango”应为“玛坦”、“Mothra”应为“摩斯拉”、“Dogora”应为“多哥拉”、“Gidora”应为“基多拉”、“Guilala”应为“吉拉拉”。

  68,第8行“岛谷寺”应为“岛耕二”

  69,第3行“工藤英一”应为“工藤荣一”, “加登田家”应为“加藤泰”,

  69 这一页里面的几个动画片导演名字没有一个是对的。倒数第6“古川田久”应为“古川卓巳” Renzo Kinoshita”应为“木下莲三”,“冈本忠则”应为“冈本忠成”,“月刚忠雄”应为“宫本贞雄”, “薮下泰次”应为“薮下泰司”,“山本英知”应为“山本暎一”,Belladonna应为“悲伤的贝拉多娜 ,Wanwan Chushingura应为“忠臣藏”

  71第12行“中平康一”应为“中平康”

  78,倒数第8行“嘉良中路”应为“唐十郎”“高林余市”应为“高林阳一”

  79,第8行“渡边福美”应为“渡边文树”,“Shinaguni Konjo,1991年”应为“岛国根性,1990年”,“葬礼1993年”应为“葬礼,1992年”,“骂詈杂言1996年”应为“骂詈杂言,1994年”

  82,倒数第5行“野添仁美”应为“野添瞳”

  84,第8行“瀬川宏”应为“瀬川浩”,倒数第2行“松田贞二”应为“松田定次”

  86,倒数第6行“山本朱黑”应为“山本周五郎”,“椿十三郎”应为“椿三十郎”,“Yonki-no-Kai”应为“四骑士会”

  87,“maxime mounzouk”应为“马克西姆•门祖克”

  92,第12行“嘉良中路”应为“唐十郎”

  93,第5行“一助小百合”应为“一条小百合”,倒数第9行“藤田ばち”应为“藤田敏八”

  95,第9行“安渡昇”应为“安藤升”,第19行 “Kozure Ookami”应为“带子雄狼”

  100,第2行 “横构诚意市应为“横沟正史” ,森村世一”应为“森村诚一”

  第9行角川春树“最后因为贩卖毒品而终老于监狱之中”表述不当,过早下定论,本书出版于1997年,2004年时候获假释提前出狱,并未终老于监狱之中。

  102,第14行“加津慎太郎”应为“胜新太郎”

  124 敕使河原宏的父亲“sofu”应为“敕使河原苍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日本电影导论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