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是一部由Francisco D'Eufemia执导,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 / Belén Blanco / Walter Jacob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踪》精选点评:
●#3rdPYIFF#露天放映。狐狸,深山丛林,护林员不断前进探寻真相的背影。本以为是重现《湮灭》,没想到完全是靠配乐烘托紧张气氛,音响效果实在有点炸耳朵。
●中规中矩不过也算短小精悍,前半段过于平淡,夜晚枪战戏还可以。
●PYIFF0316#过多的森林追逐看得人昏昏欲睡,和女性的感情戏也有点莫名其妙,全片都有那么一丝男主破罐破摔的气氛在,只有和小狐狸有温情,喜欢结局。
●我国西南边境可拍强化版本。
●一隻萌狐狸引發的血案,男主就是狐狸,心理問題以及自我尋找。但是影像語言相比昨天那部咿嘞嗚的男主對位猴子實在差太多。既不類型也不文藝,當然更不驚悚。幾次快睡著。
●没必要,真没必要。
●#3rdPYIFF# 有点不太明白这个故事拍出来的意义在哪里……还挺无聊的,除了时长短,没觉得有啥生猛的地方……
●目前观感最差的,跟一群学生一起看的,当出现成人镜头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太可爱了
●很工整的一部电影,前后风格差异明显,结局意味深长。 平遥Day5
●前面铺垫冗长,后面动作戏又拍得一般般,男主形象两头都想站然后两头都没有站稳……但算是平遥类型单元这几部里面看着不会那么难受的片子了(?)
《跟踪》观后感(一):无法理解的犯罪片
镜头从头到尾非常晃,不清楚是为了强调真实感还是怎么样;剧情很一般,不太能理解主角的坚持和内心矛盾;叙事手法太散乱,又平淡,加上晃动的镜头,简直催眠;枪战部分是唯一的高潮,可能为了凸显真实,没有华丽的动作和画面,但其实并不真实,主角打着手电在黑暗里前进,敌人躲在黑暗处,几枪就就能撂倒了,为什么要对枪,长达5分钟左右的枪战,拖沓又无看点。还有那段强加的激情戏,毫无根据啊。如果是短片,可能还紧凑些
《跟踪》观后感(二):一部仍然处在模仿阶段的低幼惊险片
YIFF之《跟踪》:阿根廷影片,非常低幼的电影,还处在对好莱坞类型悬念片的初级模仿阶段。主题俗套又可笑,一开始影展主席马克穆勒介绍说是讲述人畜恋,我还以为又是一部惊世骇俗的《水形物语》,于是便一直期待故事情节应该是讲述主人公与一只狐狸如何从对抗到友好相处再到互相拯救同生共死直至产生至死不渝的恋情。谁知两个物种全片的交集不过是男主拿肉喂食了一次而已,且缺少男主爱上狐狸的典型环境的设置和行为依据,整个叙事更多是在向男主破除悬念及至两大力量的追杀较量上发展,所以结尾男主被打死时与狐狸的握手诀别便显得极其滑稽可笑又矫揉造作,强行为其加上这样一个尾巴显得异常不伦不类。
在对惊险气氛营造上,由于故事的先天不足和导演叙事能力欠缺,导演只好拼命运用震耳欲聋的气氛性音乐来渲染惊悚悬疑效果,可听来全是虚张声势、虚头巴脑,虚妄可笑。
至于情节的单薄、感情戏的莫名其妙且对主线毫无意义、细节上不真实等问题都充分暴露了影片的幼稚和拙劣。
《跟踪》观后感(三):稍显稚嫩
只能在平遥待两天的我,想尽可能多的接触到各种类型及各个地区的影片。所以雨露均沾的选片情况下,最后一场选择了阿根廷的这一部《追踪》。全球首映的噱头让我感觉无论如何都值了。于是在冷的瑟瑟发抖的天气下,坚持看完了电影。
《跟踪》海报首先说说题外话,平遥电影展已经第三届了,虽然环节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工作也有需要慢慢的积累经验和磨合。但就我看来,本次的电影展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每每被好电影击中的我,还是觉得电影节办的非常的成功。但是专业的电影节,也需要专业的观众。本次电影节最热门的场外话题,就是屏摄的问题。有我们山西级的导演带头屏摄,还发表了极为低级的言论。这种愚蠢的行为,简直为山西电影人丢人。还有个别场次有人窃窃私语,让我不得不从中心位置一路被赶到观众席的边缘。就只是为了可以清静的看一场电影。还有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发出各种各样的笑声,叫声。俨然在自家客厅一样,请你在笑场或者说话的时候,兼顾一下别人的感受。我们都是同样买了票进来的观众。这里是公共场合。所以,专业的电影节,还需要专业的观众。你的专业是对电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山西级导演朋友圈截图说说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跟踪》的确不是一部完美且优秀的电影。但是它确实是一部非常有个性的类型片。马克·穆勒在介绍影片的时候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探讨人与自然,(我的记忆中,马克·穆勒说的是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影片)关系的影片。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大概就已经知道他可能要发展的方向。
但是剧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导演并没有把太多的篇幅着墨在人和动物如何建立联系,如何沟通,如何相互影响这些方面。反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男主发现和揭开自然保护区偷猎内幕这件事情上。但是这些剧情和你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是关系很小的啊。以至于有一种剥离感觉。
导演介绍现场导演的想法大概是想将男主的蜕变过程蕴含在一个极为凶险的案件中吧。但是可以看出来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弱啦,很多可以利用的细节没有抓住。在一开始,男主发现农民的狗被困而死,甚至都没有想要把尸体带回。还是同事执意要带还给主人。男主才勉强同意。如果这里男主还根本没有对动物心生怜悯。而且在归还尸体的剧情中,也没有很好的斜街下去。假如他目睹了狗主人的悲伤,然后内心有种触动,那在发现狐狸被困,从而解救狐狸的时候。从而有了转变,也是说的过去的。但是这里缺少了细节的铺垫,所以人物的转变就显得非常的突兀。接下来与狐狸相处的一夜,也是可以通过情节来推动这种关系升华的部分,导演同样没有很好的利用,只是通过几句简单的台词以及喂食的镜头草草结束。所以男主和狐狸相处关系转变的情节或者细节的缺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从而削弱了主题的阐释。让案件部分占去了人们关注点。
导演介绍影片电影的感情线,处理的也是相对粗糙,也没有经过太多的铺垫和交代。然后男主和女同事就发生了关系,让这一情节显得突兀而且不知所云。以至于让男主之后对于女主的关心以及提醒,让我们觉得没有可信度。
现场影片的摄影以及配乐方面,可以说是影片较好的部分。从影片一开始,非常震撼的音乐就首先进入了耳朵,非常的抓人。也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可以感觉接下来的故事,可能潜藏着很大的变数。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画面及沟通方面,可圈可点的段落也还不少。色调方面明艳的基础上偏冷峻。非常符合电影的风格。
作为导演的第二部长片。电影的完成度显然还不够。比起其他的处女作都还有一定的差距。电影开场前的广告片时间,导演就坐在我前一排,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导演捂在自己嘴上的双手。那绝对不是因为冷,大概是激动或者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