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5-25 02:07: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1000字

  《李鸿章发迹史.下》是一本由汪衍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的256页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发迹史.下》精选点评:

  ●李鸿章其人,相比曾国藩、左宗棠,功劳不在他们之上,但是官却能够做到极品。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每每在升迁的关键时刻,他总可以满足上级的吃拿卡要,可以充分领悟上级的意图,而加以逢迎,所以一路顺风顺水。对其一生,可以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对清廷确实立有大功,但是关乎民族存亡气节的时候,却经常糊涂,舍新疆重海防、中法越南战争、为保存北洋水师实力而不敢出战,纵贯其一生,总觉得他看起来威风凛凛,人模人样,其实骨子里的奴性很足,不像曾国藩和左宗棠一样放得开。

  ●水浅舟大也 生不逢时的李鸿章

  ●这是我对于曾国藩了解的第一本书

  ●如果不是清政府的腐败,李鸿章也不用去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了,这不应该由李鸿章承担责任。

  ●得分虚高得厉害

  ●-。-|||电子书,上只有半本,下也只有半本。其实我读着还是蛮开心的,可惜没有完整的版本

  ●没想像的好

  ●老李的后半生就是出悲剧。整部书大体很平淡,更没有去讨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流水账说故事,基本就是一本正史。

  ●读起来有点像姥姥讲故事,读完了想我姥姥。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一):得分虚高啊

  书还不错,但感觉细节不够,但是还是值得读一读的。貌似有点跟公务员读史的宣传不太相符,感觉没有太多描述做官的言语,可能我悟性不够吧。总体感觉不应该到9点几这么高分啦,貌似是有一些托儿啊,而且居然几乎没有评论。。。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二):托真多

  哪里配得分9点几,大多是托吧????

  这么好的书竟然只有一个书评???!!!

  有心的人到别的网站看看,评价一般!

  这个系列的书应该属于策划不错,内容还可以的。但得分确实很离谱。

  希望大家不要被得分蒙蔽了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三):冗长 无比

  作者 的 侧重点 似乎 在于 说故事~ ~

  造成了 我巨大的 心理落差 ~~

  而且 冗长无比 搞的我真心木有 兴趣往下读了 ~~

  不过 确实 有很多 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可供众看官品读一二。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四):李鸿章的机遇与无奈

  最近忙完大政工的事情之后,把《李鸿章发迹史》下部看完了,那时候看上的时候还是2年前,不由感慨这时间确实过的真快啊,一点都不等人,里面谈到李鸿章出道的时候,还是七品,而后赶上太平天国运动,靠收复失地成为六品,收复含山,成为四品知府,到后期支援上海,被推上江苏巡抚,那时候才三十九岁啊!

  那时候,我就感慨清末三大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都赶上了太平天国运动,由此才走上了历史舞台,而其中李鸿章又是最后落幕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这成就了他的机遇,同样让他备受争议。

  在下部中,李鸿章在官场方面更加如鱼得水,奈何清朝确实腐朽,在优秀的人也无法能够独撑大局了,书中描绘李鸿章非常的爱国,同样非常的有策略,但是总感觉想法是否过于天真,认为只要军事强大了,大清朝可以发展起来,实际上,没有从制度上去思考寻道图强的道路,但是对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却从未停止过,发展工业和制造业是非常正确的,组建北洋舰队也是非常正确的,只可惜清政府始终防着他做大,所以书中描绘北洋舰队里面的炮弹都是训练弹非实弹,导致甲午中日海战中方陷入被动,最终全军覆没,清政府就派他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至于这段《走向共和》拍的很好,小说里面的形象不知是否参照了这部电视剧,里面李鸿章还是非常爱国的,对于日方提出的要求也算坚决反对,但是实在皇命难违,只能签约,回国之后,真是背负了千古骂名,心中的委屈又找谁可以诉说。

  今天,我们也许也会遇到遇到如此委屈的事情,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弱国无外交,同样适用于家庭,只要发展好自身,在能挺起腰杆做人,为什么日本如此嚣张?因为他们全灭北洋舰队,这就是实力,这样的残酷事实,什么天朝什么倭寇,令人笑死,然而日本也是经历过明治维新的腥风血雨才走向现代化国家,所以,向先进文化学习、全力发展好自己才是屹立于当今社会之道。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鸿章发迹史.下》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