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历史的裂缝》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1 09: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历史的裂缝》经典读后感10篇

  《历史的裂缝》是一本由雷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401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07-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裂缝》读后感(一):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标题是托克维尔的名言,历史的智慧是永恒的指路明灯。《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一书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历史智慧的书。

  在图书馆,首先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灰白的底色显得十分质朴,中间偏上一点的部分是一张图片,图片中是大清朝刑场斩首的场面,而刑场周围布满了围观的群众。看照片让我回想起波涛汹涌的五四运动,而鲁迅先生就是在日本看了一部类似的纪录片后,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质朴的灰白底色又给全书定下了平和的基调。

  全书每篇文章都是从历史的细节出发,运用曲径通幽的笔法,逐步深入到主题。作者的意图是“在分析、透视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罅隙中矛盾、困惑与思考,人性的闪光与幽暗”。作者是研究近代史出身的,他所有的分析都是从平和的历史描述中流淌而出,这是我十分喜欢的风格。

  《曾、赵之辨: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记录的是曾国藩和赵烈文(曾最为重视的幕僚)一次谈话。谈话由曾开头,他看到民穷国弱,忧心忡忡,赵烈文则一针见血的指出清亡不出五十年(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为什么这么说了,主要在于“朝无君子,人事偾乱,恐非能久之道”,但曾“有时又对清王朝仍抱某种希望,认为现在当朝的恭亲王奕-为人聪颖、慈禧遇事‘威断’,所以有可能避免‘抽心一烂’、‘根本颠仆’的结局。而赵烈文则坚持己见,认为奕-‘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慈禧‘威断’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要想挽救颓局,像现在这样‘奄奄不改,欲以措施一二之偶当默运天心,未必其然也’。‘默运天心’颇有些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此更可将其理解成为一种‘天道’、某种‘历史规律’,现在局面如此不堪,如无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仅靠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修补补,实则无济于事,而奕-、慈禧均非能对体制作出重大改革之人,所以清王朝难免分崩离析的命运。”清王朝后续一系列的事件见证了赵的判断。

  清王朝的灭亡主要在于“朝无君子”(人才最重要),而导致人才缺乏的原因则是专制型的权力结构在面对历史变革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选拔出合适的人选。专制型的权力结构让领导层的主要目的放在如何维持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历史动荡时期它们的权力受到威胁时尤其如此。这种以集聚权力而非以组织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思考模式导致了领导层的狭隘和短视,被历史淘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起朱楼”到“楼塌了”——国民党的大陆岁月》写下了作者对国民党自己的思考。如何用10页纸的文字写下国民党在大陆55年的春秋,作者抓住了两条线索。头一条,国民党从革命党到1912年执政,后来遭遇袁世凯又失败,最后在北伐胜利后又重新成为执政党。孙中山在这个过程中反省第一阶段的失败,提出了“一党治国”的模式:“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这种模式最终导致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独裁。

  其实孙中山提出一党治国模式的初衷是为了肃清党内的不法之流,如果蒋介石能利用当时的党政权威身份在全国开展有力的整顿(就像他后来在台湾实行的那样),将开全国一时之新局面。那这种独裁将成为历史进步的一个台阶。但是他没有,而当他儿子蒋经国意识到这个问题准备在上海整肃腐败时,却又被阻止。最后就导致了第二条线索所说的“胜利的灾难”,这也应验了那句古语——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历史老人在这里仿佛开了一个巨大玩笑,国民党名声的顶点却埋下了失败的种子,然后再也没有给它回头的余地。这让我想起同样是面对胜利的大会,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历史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历史的裂缝》读后感(二):从裂缝里打捞出细节

  从裂缝里打捞出细节

  ——读雷颐《历史的裂缝 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感

  “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这是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一句名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这是五四大家胡适的两句名言。

  这是从雷颐所著《历史的裂缝 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所阅读到的。

  历史往往被涂改与掩蔽,一切出于特殊利益集团而考虑。当宏大的历史叙事,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时,有士子们就被迫从历史的裂缝中打捞出细节来让读者拼合历史。

  并且,雷颐的书写策略是遵从于近代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的《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的策略。

  无论是法国的托克维尔,还是中国的胡适或是威权专制的拥护者,或是无可奈何的生存者。

  托克维尔另有一句名言:“就我而言,我无法想象一个民族没有高度的政府集权可以生存,更不必说繁荣昌盛。”他又说:“文化是制度之母”

  那么,经由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宗法制度内化之后,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士子们,虽说学贯中西,饱受西方自由之风熏陶,也不得不在中华文化学理上,屈从于宗法文化而建言我公实施黄老之术,而做“三无”元首,其隐藏的旨意竟为一种威权之下的变象民主。胡适于1956年秋的《自由中国》上为蒋介石七十大寿贺文《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中劝进说:“一国的元首要努力做到‘三无’,就是要‘无智、无能、无为’;‘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能,故能使众能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这是最明智的政治哲学。”

  由此,看来,胡适不但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学生,也是托克维尔的“高度的政府集权”的承受者。但,让胡适的万万没有想到是在今天在台湾,孙文创建的,蒋介石独裁过的政党居然凤凰涅槃,吊诡地成为“亚洲灯塔”。

  实际上,我们不但能够从历史的缝隙中打捞出细节,也可以从现实的缝隙中观察出真实之痛。

  四川5•12大地震,川西大地到处都是可怕的裂缝。无数粉碎性的公共教育建筑的坍塌,也让无数亡子之巨创的灾民蓦然惊恐的看见自己原本以为最安全的家园中家园——校园,在山崩地裂之后,竟然为豆腐渣工程!而有关当局发言人还振振有词道:“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言下之意,遇难的学童们是死得其所。最终企图掩饰地震所毁坏的学校建筑在建设时所存在的种种黑幕细节!这样的解释又如何能够弥合殇子之痛的心头裂缝?!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生活在现实。套用托克维尔的名句语式,我们可以说:当现实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

  让我们在现实的一语独大的缝隙中打捞出细节的真实与真实的细节。

  2008年5月29日 于成都天开居

  《历史的裂缝 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雷颐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28•00元。

  《历史的裂缝》读后感(三):历史散文

  《历史的裂缝》雷颐,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写的清末民国史的若干故事。

  讲了李鸿章1862年去上海协防真正自立门户一事,曾国荃囿于看不懂历史大势,仍旧执着于军功封侯,反倒成全了李鸿章。

  阿思本舰队反映出洋务运动开始时交学费的故事,所托非人,李泰国算是越权代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失败,亏损严重。

  铁路与政争,看出李鸿章的政治智慧,在一个意识形态很愚昧的年代如何绕过去,曲线行驶,还有改革哪有不涉及政治权力的时候,因此一切都涉及政争。

  清末企业的问题,再次证明了产权明晰的重要,专制体制下的国企必然是腐败丛生,产权不明必然无法长久发展。

  君臣关系,义和团运动确实值得反思,这算是一场农民起义吗?不是。是民族矛盾与文化冲突引发的群众暴乱,但凡认定为暴乱就是没有底线、没有组织,是一场无政府主义的运动,谁激进、谁疯狂谁就是领袖,乌合之众何以成为政府反对洋人的工具呢?真的是相信了神功盖世?如果不是,那就是企图发动一场群众运动,也算是走群众路线了,如果是那得是多愚昧无知才能相信的呀。作者的着眼点是君臣关系,我看本质上还是专制问题,专制主义不管是对臣还是对民都必须是正确的,至少具体的最高统治者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就没有合法性了。所以,忠臣也罢、奸臣也罢、良民也罢、悍匪也罢,都是必须的代价。

  从起朱楼到楼塌了,国民党的大陆岁月。真是成也抗战,败也抗战,因为抗战,统治合法性渐渐树立,军阀割据有所缓和,然后,抗战造就了中共的强大,抗战胜利成就了国民党的腐败,注定了他的失败。

  郭嵩焘,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不肯向官场恶习屈服,终仕途不顺,他是一个开明的人,终未能开启对西方的认知大门,反被骂为汉奸,他是一个时代最好的墓志铭。

  《历史的裂缝》读后感(四):从海军衙门修铁路谈起

  雷颐先生的文集《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一书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同时也是十分有趣的历史故事,海军衙门修铁路就是其中的一个。海军衙门修铁路?这事儿可真够离谱的!若说这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建立铁道部,那也不能说必须要由海军衙门来修。毕竟一个海上,一个陆地,风马牛不相及。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呢?书中的第六篇:《铁路与政争——李鸿章修铁路》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该书说:“直到今天,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仍有重要意义,在一百多年前,其意义之重要更不待言。但是,修建铁路在近代中国引起的反对却最激烈,争论时间也最长。”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其中李鸿章提倡最力,但都遭到一片反对,甚至被视为骇人听闻之论。顽固派认为修铁路有悖“祖宗成法”,火车等机器为“奇技淫巧”,“败坏人心”,学习西方是“以夷变夏”等等。只因十余年后朝廷对外作战中遭遇调兵遣将困难,才不得不重新考虑修铁路的问题。经李鸿章等人的多方努力,清廷终于在1886年决定将铁路事宜划归由醇亲王奕譞为总理,李鸿章等人为会办的海军衙门处理。

  然而,修铁路的风波并未因此而平息。1888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请求将已修建的铁路由天津延伸到京城附近的通州。要把铁路修到天子脚下!这更激起顽固派的激烈反对。清廷最后决定缓建津通路,先建卢汉路(卢沟桥到汉口)。不久,因沙俄威胁东北,清廷将修建卢汉路的经费(每年二百万两白银)移作关东铁路之用。可是1894年“户部决定挪用关东铁路经费给慈禧太后作六十寿辰庆典之用,山海关到沈阳等主要部分铁路被迫停建,而这正是中日战争前夜的关键时刻!”

  而当初建立海军遭遇的重重阻力,并不比修铁路要小。书中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深刻感受到英国海军威力的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构想,但是朝野上下因“师夷”造船有失“天朝”的体制而坚决反对。20年后(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才开始向西方列强购买军舰,但是却付出极大的代价:白白损失了数十万两白银(见《李鸿章与阿斯本舰队——清政府初次试办海军的失败》)。1874年日本侵台的炮声震惊了清政府,使之开始正视海防问题。李鸿章上万言书《筹议海防折》,强调建立海军,加强海防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朝廷确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政策。李鸿章随即开始创建北洋水师,“这是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关全局,全局讨论——晚清海防、塞防之争》)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是中国近代海军组建以来的第一仗,却以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惨告结束。中国的战败与清政府对海军缺乏有效和统一的管理有关。事后李鸿章上《设立海军衙门折》,提出海军事业的发展蓝图。在他的推动下,清政府终于设立海军衙门。可是,有了海军衙门并不能保障能建立强大的海军,因为它权力有限,无奈贪得无厌的最高统治者。慈禧老佛爷修颐和园挖去大量海军军费,无异于自毁长城。

  该书使我们深切感到,中国现代化的每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顽固派的僵化程度以及他们制造的巨大阻力,简直超出现代人的想象。相形之下,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俄国彼得大帝的锐意改革,都是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这使人不由疑惑,为什么在中国的统治集团中却有如此多的顽固脑瓜和奇谈怪论?明明是富国强兵的现代工业,却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清末企业的官办与商办》)。朝廷派郭嵩焘出任驻英大使,被指责为“事鬼”、是“汉奸”;郭氏对英国国情的客观介绍也成为他“卖国”的“罪证”,招来一片辱骂和朝廷的贬斥(《一蓑烟雨任平生——郭嵩焘的崎岖人生》)。由此想到曾经轰轰烈烈的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讨论,似乎可以从中得到答案。正如顾准所说:“认为任何国家都必然会产生出资本主义是荒唐的。特别在中国,这个自大的天朝,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敲不醒,1884年的中法战争还敲不醒,一直要到1894年的中日战争猛敲一下,才略打一个欠伸,到庚子、辛丑才醒过来的中国,说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真是梦呓!”(《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以往学界对“洋务派”的评价不高,这些偏见正在逐渐被改变。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多数官僚贵族坚守传统观念,固然与其自身的封闭和保守性有关,但实质上是明哲保身,为了维护个人的地位和既得利益。与之相比,洋务派能够以清醒的头脑审视中国的处境,以务实的精神学习西方,为富国强兵而造船、修路、创办企业,由此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实属难能可贵。

  该书的头一篇《曾、赵之辩: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讲述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忧虑清王朝的命运。赵烈文认为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预计不出50年即将垮台。书作者说:“历史惊人准确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垮台正好四十四年。”其实,因中国历史长期有着王朝周期性更替的规律,这种对王朝兴衰的预测已成为惯常的做法。从书中看,曾、赵的分析并没有突破传统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他们的观察视角没有超出中国的范围。李鸿章则比他们视野更广,他看出当时最大的威胁是群起寻衅的西方列强,对于中国来说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从而造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虽然他是在论述海防的重要性时说到这些,却是一语道破关键。问题是,当时清政府的危机不仅仅是传统社会自身固有的,而更多来自外国列强的入侵,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危机。

  外敌的入侵,不仅影响着民族的存亡,而且在现代化强国的参照下,暴露了清廷腐朽体制的种种弊病。例如决策不务实,多从传统观念出发,算政治账。对修铁路,不是看它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而是问它是姓“君”(主),还是姓“共”(和),正如书中说的,将技术问题意识形态化。还有一点极为致命,那就是决策的非理性和君臣的责权不明和不合理,君主有权却不负任何责任,而臣子无论对或错都难保无虞,最典型的事例是义和团问题。《臣不得不死——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这篇说到,清廷最初支持义和团,对外宣战,于是将主张与外国议和的五位官员处死。可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后,慈禧太后马上与外国议和,不仅下令剿杀义和团,还“惩办祸首”,杀死主战的官员,多达一百余人。其实真正的祸首是慈禧太后为首的最高统治者!这种不合理的体制不仅以牺牲无辜者的性命为代价,更严重的是造成决策失误,给民族带来极大的灾难,使中国再次遭受外敌的残暴践踏。

  《历史的裂缝》这本书看点很多。例如自由女神保护下的美国,坦克竟然从首都的大街上隆隆驶过,驱赶向政府讨要补偿金的退伍军人……读者自可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黄敏兰/文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10月24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历史的裂缝》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