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和失去之间》是一本由吕挽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0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过《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后,比较喜欢吕挽的小说,虽然结局都是悲剧,但让你觉得很真实,能勾起你无数的回忆。这书我是在网上看的,感觉好像没写完
●第二本了,还是姐弟恋结局
●佛家讲修炼第一是去掉人的执著心。有的人好运,一早明白自己要什么,而且既不迷惑亦不妥协,有的人则没那么好运,要在时间中慢慢完善自己发现自己。至于大多数我们所谓幸福的人,是根本不去想这些问题的人。
●阿吟就是长大版的周蒙,郝帅就是有钱版的李然~~吕挽只能写相同的人~~不算好作家····
●“也是于时间中我渐渐明白,人生大抵如此,得到的同时,失去另一些。”
●“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唱爱情那首歌”。 在陈吟三十几岁的时候,她知道了,人生还是有很多事情没准比结婚生子更有趣。 那就是她后来每天都在做的——读书。
●杜拉斯形容自己被她那个年轻情人爱上时的感受:原本低到尘埃里,忽然飘上云端。陈吟也一样,她清楚自己的年纪,也清楚女人的易老,她没有杜拉斯的才华,郝帅也没有仍爱着被岁月摧残过的容颜的觉悟,所以,最好的仍是离去,留下梦一场。
《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读后感(一):爱情,本来就难得,却也不可厮守
即使相爱。也无法在一起。我们还能对婚姻有什么期盼呢。看到最后,泪一直打转,终究止不住流了。吕晚的小说,女子总是典型的水乡温软敏感,细腻,惹人怜爱。男人都很有担当,郝帅真是让人动容,一直那么努力,维系着二人的感情,又有年轻男孩的青春可爱。他真迷人,也值得迷人。李然,其实也很有担当,离开蒙蒙那一刻:我想他是选择伤害了一个自己人,人有时就会这样选择,伤害自己人,你知道他不会怨恨你,因为他懂,可男人的责任和道义让他选择了晓彬、
《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读后感(二):《在得到和失去之间》
·佛家讲修炼第一是去掉人的执著心
·有的人好运,一早明白自己要什么,而且既不迷惑亦不妥协,有的人则没那么好运,要在时间中慢慢完善自己发现自己。至于大多数我们所谓幸福的人,是根本不去想这些问题的人。
·一个人年轻时候,最糟的不是不认识这世界,是不认识自己。既不认识自己的弱点,也不认识自己的长处。
·西谚“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读后感(三):得到是暂时的,失去是永远的
如果你爱他,
让他遇见陈吟,因为她是天使
如果你恨他,
让他遇见陈吟,因为她是魔鬼
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哪怕是遇到自己的梦中情人,或是遇到自己梦中的那一类情人,
然后相守到老。
我就不相信小帅能和阿吟象童话一样有着幸福的结局,
因为小帅要得到生活,结果就失去了爱情。
如果他能坚守三年,
直到老毕讲出真相,
他是否会去找回阿吟呢。
他不会了,不是因为简妮,而是因为他长大了,,,,,,
他---
得到了很多,失去的更多,
而且---
得到是暂时的,失去是永远的......
《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读后感(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看了七八遍开头,很艰难才看进去。总觉得作者的口气,故意做旧。好在坚持下来,也习惯了作者在本书中的叙事语调。现在看来,那样似是做旧的语调,更符合与婚姻有关的爱情沉静成熟的特点。
2.像陈吟这样的女人,总觉得更适合鲜活在爱情里,并不适合爱情以外的漫长时光。而纵使情人可换,但爱情也不会常在的。所以,她只能独处,活在沉稳的回忆里。
3.文字并没有很煽情的部分,我却在读到最后的时候失声地哭了。那么相爱,却也没在一起。只因为,她爱他,她怕他看着自己变老。于是,在她跟他最美的时候离开。
原来,之前所有平静得叙述,都是对结局最悲凉的铺陈。
另,关于婚姻,没机会练习,看一些蕴含智慧的书籍,提前预习下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读后感(五):身高不是距离,年龄就是问题
在看到文案时很不以为然,不就差了九岁吗?看看杨振宁和他老婆,不照样好好的。可是,等看完后我是多么理解陈吟的心理啊。年龄就是距离啊!!!
郭来,郝帅,传誉这三个陈吟生命中的男人。我最喜欢的是传誉,最讨厌的是郭来,而对于男主角,我也喜欢不起来。阿吟怎么那么背呢?好不容易遇见能称得上爱情的那回事,可是时间却不对。
还是很佩服啊吟的勇气啊,要是我知道这段感情没有结果,我是绝对不会放任自己沉沦的。可这个“万里挑一”的女人,不仅有重新来过的决心,而且离开又是那么的决绝。没那九年的距离,一切都会不一样啊。
吕挽写得两部小说,男女主角都没在一起,却让人并不觉得遗憾,仿佛那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是生活吧,其实这本书我最爱的那部分是作者交代陈吟和传誉在美国的那些时光,那些是多么的贴近生活啊。最后打动人的还是人性。
但愿我到了陈吟那个年纪有重新来过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我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