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Procrastina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9-19 19:07: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Procrastina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

  《Procrastination》是一本由Jane B. Burka / Lenora M. Yuen著作,Da Capo Lifelong Boo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15.95,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Procrastination》精选点评

  ●非常喜欢里面关于拖延症背后的分析,应该会再读一遍。

  ●拖延往往是恐惧表现

  ●前半部分讲各种可能会导致拖延的因素,后半部分将如何克服;主题上没问题,就是内容冗余度太高,经常一个topic几个case来回讲,而且各个主题之间连接不够紧密,了久了都了前面再说什么了。压缩一下内容至少可以省1/3,毕竟这是一个科普面向大众读物,不是research paper。 收获上最多的就是知道拖延原因上通常是因为fear,cause可能有很多;解决方案就是divide-and-conquer以及设定一个类似15mins小粒度的尝试时间。 另,附录有个list可能算是精华

  ●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值得大看一下,英文也比较简单,作为日常英文练习阅读范本还是可以。只是专业性并不强,

  ●和书篇幅相比,自己的斩获不算太大;7.7分?考虑到广大拖延症患者读完的共鸣,还是给个四星吧

  ●没看完。看这种书其实就是找借口。写得还是可以。

  ●最好的自我管理书,关于拖延症心理分析非常的棒,就一本走向成功的心理和自我管理

  ●印象比较深的是FIXED MINDED 和 GROWTH MINDSET,另外把一件事分成几部分做,确实比较有效。这点体会也是从番茄计时法中体会出来的,在这本书中得到印证

  ●duh, who doesn't have it?

  ●有一定启发书里建议其实和Self-help类书没太大区别,只是更系统深入,有一些研究支撑

  《Procrastination》读后感(一):书中最为对自己的拖延症的几个观点

  1. 全然的接纳真实的有局限的自己,好好照顾自己。无论正面的,负面的,美好的,邪恶的,人本来就是混合的多面体。跟那个想象中应该成为的自己说拜拜

  2. 善待失败,那是成长学习的一部分。情商和逆商的培养非常重要

  3. 不要做老好人,时间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明白自己的需要,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才有能力真正满足自己关心家人朋友的需要

  4. 不要试图学习甚至了解太多的东西分散的精力和时间会让你疲惫不堪 (“The need to be well versed in EVERYTHING prevents them from pursuing ANYTHING. They refuse to be limited to one field of study, one special interest, one predictable career. Believing they can embody the Renaissance ideal, they end up spreading themselves in so many directions that they can’t move forward.”)

  5. 放轻松,勇于自嘲吧

  6. 设定具体的小目标,分段执行

  《Procrastination》读后感(二):接受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拖延症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一边把该做的事一拖再拖,一边在大脑里将自己批判体无完肤,一边想要改变现状,一边又因为罪恶感不愿意踏出一步。看完这本书,才意识到那个脑子里一直在批判延误自己的声音也是导致自己拖延的罪魁祸首之一,拖延导致自我批评和自我厌恶罪恶感又导致了进一步的拖延,然后就陷入了死循环中。

  想要摆脱拖延,更高效的学习和工作,首先就要学会介绍自己,要心平气和的接受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有缺点,你也不例外,但有拖延的习惯并不代表你就因此一无是处,它可能极大的影响了你的生活,但它不是你,它只是你的一个方面,想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就先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吧。

  关于拖延的一些建议:

  将任务分成一个个的小的阶段性目标;

  即使有感觉不好、心情不好、状态不好等借口的情况下,也要开始,你并不需要在万事俱备的时候才着手开始;

  即使有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也要尽力去做,哪怕你只能坚持五分钟,甚至一分钟;

  在自己完成了目标/小目标的时候,要给自己奖励,强化努力——奖励的神经连接;

  不要过分注重于结果,尊重自己的每一份努力;

  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也能够提高记忆力及学习和工作的表现;

  冥想也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利器;

  将自己需要做的一些事养成固定的习惯,这样就无需在做的时候去思考;(推荐《习惯的力量》)

  最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对自己拖延这件事too judgemental, 想要变的更好,这难道不就是你积极向上和可爱的一面么?爱自己,然后去努力变得更可爱。

  《Procrastination》读后感(三):对拖延说不

  在实习的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实习,拖延了许多,实在愧对两位作者,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我不会自我厌恶的,最多只是自嘲而已。

  这本书前面部分是科普,讲的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拖延症,并将拖延与许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十分详细地讲解,虽然我看的比较晕,但还是很敬佩作者们总结出这些来。

  科普部分让我比较有兴趣的就是“害怕成功”与“害怕失败”两对基佬了。害怕失败大家比较好理解,因为大家比较常见的就是害怕失败的,一旦你害怕失败,一般你都不会行动,最后自然而然拖延了。而害怕成功就是你怕你的成功会造成许多人的困扰,或者影响朋友间的感情,现在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成功了,他们嫉妒你的话,你是不是还和他们做怕朋友也是一个问题呢?还有就是完美主义者,这种人拖延的概率很大,因为你不可能所有事都能做到完美,故一旦没有100%成功,完美主义者就会自暴自弃了。

  说实话第一部分看的快忘的也快,然而第二部分是讲如何克服拖延症的,这个很有用,故把有感触的写在下面。

  对于一个目标,你需要定一个小的你能掌控的目标,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否则就应该把这目标分为几个小的目标了,目标一定要做好计划,详细地分成一步一步地做,直到你能完全清楚你要达成这个目标的所有步骤,然后坚持下去,遇到问题不要放弃,想想为什么要达成这个目标,方法可以改进吗,然后再修改步骤,再一步一步向前走,直到实现。

  学会说不

  我们为什么那么忙,是因为我们经常做些紧急却不重要的事,学会说不就是向那些紧急却不重要的事说再见,然后做些不紧急却十分重要的事,像学一门外语等都是。至于撸管就是紧急却不重要的事,不要干。

  当你感到拖延时可以去跑步,这样可以缓解压力,我现在就是经常跑步,感觉十分好,大家多多学学一些有效减压方法,向找朋友聊天,打电话回家,看书等都是比较好的减压方法。

  还有作者有说到如何与拖延症患者打交道或者帮助他们摆脱拖延症,这个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设定奖励机制,例如完成一件事奖自己买一件衣服,这个自己也可以做,然后不要逼迫他们,这样会适得其反,应该跟他们好好商量如何应对拖延,或者建议他们看看这本书增加点理论知识。

  最后理论再丰富也没用,离开了实践什么都得不到,历史上有许多的经验教训。

  《Procrastination》读后感(四):Got everything done, died anyway

  大多数人都有拖延症,只是程度问题,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严重的就成了病,得治!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上部分讲reasons,导致拖延症的原因,作者从事拖延症研究超过25年,很有经验的样子,各种诱导procrastination的根源(root)很详尽,这也是我觉得此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Root #1 Inner feelings, like fears, hopes...这是大部分人的原因所在,也是最常见的,内心的感情导致拖延症,害怕被拒绝,害怕被炒鱿鱼,害怕被批评,或者是害怕面对失落,伤心...

  Root #2 Understanding of time. 有的人没有时间观念,总想等到deadline再做,“还早,还早,不急,不急。”就是这种人,lack the ability of time management.

  Root #3 Biological factors. 这个就不常见了,神经科学上的,身体的,大脑的,基因的遗传,变异,个体差异,这也是导致procrastination的一个因素,即使不太常见,但也很难发现,因为大多数人只会觉得拖延症是表面的生活坏习惯,所以要是你真的很struggle,可以想想你家族是否有拖延症恶习传统,有就很可能是遗传啊。

  Root #4 Interpersonal factors. 比如家庭关系(兄弟姐妹间关系,父母教育方式,family value...),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民族的,文化的因素,葱的偶像或精神导师等等。这个是具有特定群体特征,或者有的人跟一群拖延症混在一起那他当然就很可能要被带坏。

  下半部分讲方法,知道原因了,那怎么做才能克服拖延症啊:

  Goal setting;

  Time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以及一些实用的小tips;

  以及对ADD和ED患者的建议;

  以及给跨文化人(移民)克服拖延症的建议;

  以及如何与拖延症患者一起工作相处。

  对于熟悉管理学的人来讲,其实part 2部分并不陌生,个人觉得讲的很浅显,而且废话多,干货少。

  最后,其实最最最重要的是实践!执行力!像书中说的,成功其实就是timely pursuit of your intentions.

  《Procrastination》读后感(五):不否认,不遗忘,不判断,而是如实接受,好好利用。

  0提出背景

  写论文在最后几个小时完全不想写转而玩手机,实际上最糟糕的一天基本上就是睡到八九点、玩手机到下午两点、间断性东抄西查到晚上六点,才抄了500字。

  “写论文拖延”跟我在考研时最后阶段因为一开始复习不好导致最后复习效率爆低,是完全相似的。

  为了解决我的拖延症,我找到了JaneB.Burka和LenoraM.Yuan的《 Procrastination:Whyyoudoit,WhatdoyouthinkaboutitNOW(拖延症: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1关于根源

  1.1作者鼓励拖延者不带批判和责备地探索和理解这些情绪、生物和社会因素对拖延造成的影响,本书主要观念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是一件令人兴奋而有趣的事情——不否认,不遗忘,不判断,而是如实接受,好好利用。

  1.1.1本书作者认为:从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反映一个人自尊上的问题。大多数拖延者其实是害怕他们自己无法根本上被人接受,即使为了拖延而批判自己是痛苦的,但相比费劲挣扎而仍陷于恐惧之境的脆弱以及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痛苦感受而言,自我批判的煎熬或许更容易接受。

  1.1.2(这是我拖延症的主要问题)另一个根源是拖延者与时间的纠葛。即主观时间跟客观时间处于冲突之中,很难对最后期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你也无法向一个目标稳定地迈进,或者,对自己可以用多少时间将事情做完没有一个概念。(譬如我现复习常常规定自己在半个小时做完一篇reading,实际上是一个小时起步,做数学也是这样,从来不考虑自己多少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情,是我最大的弱点,根源是把时间当竞争对手)。

  1.1.3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你的身体、大脑和遗传基因。但是!神经可塑性(大脑中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你回避什么样的感受,而你所回避的/没有回避的会影响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大脑始终在变化,所以生物倾向未必对个人发展构成阻碍。

  1.1.4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起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但也不可忽视。

  1.1.5而在这个时代下,网络越来越成了人们不愿意做事的罪魁祸首。

  1.2UniversityofCalgary的心理学家PiersSteel对800项拖延研究成果总结得可能的四个成因是: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2关于结果

  2.1内在结果:消极情绪的折磨

  2.2外在结果:失去工作、感情机会等等

  3关于目标

  作者提出目标并不是消除拖延,而是更加接受自己的优点和弱点,能够与自己像老朋友一样和谐相处(这句话很有意思,我常想自己总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似乎自己的外在和内在是两个人,而我也时常在散步的时候会通过经验和反思来使自我的外在和内在对话,会不会人的内在与外在真的就是两个人,现有的语言库不知如何表达这种思想,但甚至可以假想人的死亡是内在与外在的分离,这是意志守恒规律的另一种假设),通过这样的心态来缓解拖延惯性。

  4区别拖延与延后

  两者其实是一个意思,不同在于拖延对自己造成烦恼,而正常的事务延后没有这个意思。

  5拖延怪圈:“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我应该早点开始)(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我希望没人看见)”-“还有时间”-“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最后抉择:做或不做”-“我永远不会再拖延”。简直不能再形象,我在拖延时就是说这些话的。

  6重新定义拖延: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害怕自己不被他人或自我接受,而寻找的一个相对轻松(不被外在自我接受)的处境——拖延。摘录书中我喜欢的一段话:“虽然要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的反感是相当痛苦的,但是比起去看清真实的自我所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这样的感受或许更能够被承受得起,拖延是保护他们的盾牌。”

  7恐惧失败,追求完美。第二章开篇例子戴维为成为杰出的律师而准备一篇出色的小结结果迟迟不作为,最后说“成为一个伟大的律师就是我的最大追求,但似乎我的时间都花在了担心自己能不能成就伟大上,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事”,这也是许多拖延症患者的困境——“理想无比高远,却迟迟不去做第一件事。”种种行为都是——不惜面对灾难性后果,以避免自己的最佳表现被人评判

  7.1完美主义内在假设:表现=>能力=>自我价值:第一、我所做的事反映了我的能力;第二、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有第三、我所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拖延所做的工作便是表现≠>能力,故表现失准,便不能体现自我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安慰。而这个假设真正的问题在于:单方面的能力≠>自我价值。

  7.2完美主义的世界:“拖延者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为了证明他们足够优秀,他们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认为要达成他们的远大目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常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他们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完美主义者当中有相信自己表现能与之相符的适应型和不相信自己的适应不良型,后者往往更挫败,但获得较高成就的人往往不是倔强的完美主义者,往往都知道自己会犯错误,知道能继续努力、改善工作。

  7.3完美主义者的信念

  7.3.1平庸招致轻蔑

  7.3.2优秀不用努力

  7.3.3一切都自己来

  7.3.4总有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

  7.3.5无法忍受失败

  7.3.6要么全部要么没有

  7.4完美主义的根源:面对失败的心态之固定心态。Stanford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CarolDweck研究表明人们面对失败的心态有两种,即固定心态fixedmindset和成长心态growthmindset。fixedmindset的人认为智力能力时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因此失败即愚蠢、成功即聪明。growthmindset的人则认为智力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成败是背景,经验是目的。故Eweck提出一个问题——“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聪明?”下一次当你发现陷入完美主义的心里瘫痪时,不妨自问最糟糕的处境究竟是什么。提醒自己虽然这些幻想的处境是你恐惧的,但无一例外地被你夸大了。同时进一步将固定心态转化为成长心态,那么你将以全新眼光看待不完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Procrastina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