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是一本由拜伦•凯蒂著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什么看下去的兴趣 清明那天在图书馆随便借的... 勉强看完了第一个故事... 原来好多人跟我一样也觉得不好看的~~
●依然有很多实用的案例,教导我们如何运用一念之转,看完这些书,我突然觉得,难怪古时候有那么多人为了武功秘籍大打出手,一本好书带来的能量,能转变一个人的一生。认识我的人看看我是如何从一个又忧郁又神经质的人变得怎样健康开朗就知道了。超级推荐。
●翻译的乱七八糟。逻辑错乱。总结四句话:你所认为的是事实吗?你百分之一百确定是事实吗?这个念头让你感觉如何?相出相反的念头并自己列出论据反驳自己。 典型的让自己先产生疑问--打破自己的故事--找出论据反驳自己--新的结论。 拿来拍电影不错。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看的挺没有耐心的,跟想象的不一样,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中间的思维逻辑经常被打断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读后感(一):一本读不懂的书
买了挺久的一本书只是一直没有好好的去读.每次读几页就读不下去啦.总是觉得翻译不够流畅,体会不到心灵的感动!只是略微的觉得自己内心那些常有的痛苦转念想想便觉得无足轻重.也许以后某个时刻再来翻阅会有不同的感悟吧.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读后感(二):有点看不懂
在当当上看评论不错才买的,买回来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是以对话的形式记录的,而且一点都没法深受启发,没法因为里面人物的话对自己同样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有些对话不是很理解,不知道是不是中文译的不好,把英文的感觉都弄丢了。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读后感(三):书名很吸引人,可是内容...
在当当看到这书的封面和书名时,我二话没说就买了,可是翻开书一看,原来内容全是作者与病人之间的对话,这倒还可以接受,可是翻译得非常晦涩难懂,各种长句,让我理解它们比体会病人的心理来得更难……无奈我有强迫症,愣是硬着头皮看了1/5后,实在无力继续翻页,上来看看各位豆友对此书的评价,呵呵,原来大家都一样。翻译,你真行!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读后感(四):《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影响欧美千万人的心灵工作坊实录)》
此书读到一半,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不过很欣赏作者在公众前的演说能力。作者为何不用自述的方式去描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像这种以对话形式给出的文章有些杂乱。最重要的一点,此书经常读着读着就感到莫名其妙,上下句缺少衔接,修饰词也不恰当(稀里糊涂、稀里糊涂、稀里糊涂。。。),完全不知所云。
总之,翻译的水准也忒。。。。。。。。。。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读后感(五):看了这本书之后才了解
其实真的很神奇。
看凯蒂的书、了解凯蒂的观点,大概是2011年的事情了。但是直到最近,才真正开始做作业,是在看了《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之后,才真正、深刻的了解了功课的含义。(当然,不可能完全了解,因为尚未。)
了解到、也破除了之前的一个迷思:我们质疑思想,总是在我们的“故事”中质疑,但其实,正是故事本身、念头本身,使我们相信念头,无法放弃。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个真不真实的问题,而是你决定相信、还是不相信,因为你放下念头,才能看到“不是念头”的一面。
这几年都一直在理解功课,不断的有更多的理解、更深入的理解。
奇怪,虽然知道了这么久,但其实那些道理,只是理性的知道,浮在理智的表面,直到现在,才稍稍深入一点内心。
做功课吧。不要只是看道理,说道理。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去体会,是否真实。这是个挑战,更是个冒险,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