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钟叔河终于走出了牢门。
在此之前,他被下放、关押、劳动改造长达22年。
钟叔河旧影
作为出版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力排众议出版的《周作人作品集》和《曾国藩全集》曾轰动一时。
他曾说:“我从来不习惯跟在领导屁股后面察言观色,先意承志。领导想要出什么书我就出什么书,那我办不到。”
真正让他的名字镌刻在出版史上的,是他主持出版的100种、共计1700万字的“走向世界丛书”。
这套丛书,让钱钟书为之瞩目,并为之作序。
多年后,杨绛先生说:“他(钱钟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钱钟书和杨绛
一出牢门,便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丛书”,是钟叔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编的一套丛书。
这是那个年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丛书之一,被称为“出版界的巨大业绩”。
这部丛书主要收集了1911年以前,中国人出使、考察、游历西方各国的记录,这些文字构成了早期国人认知世界、记录世界、思考世界的全景图。
劳动改造的余暇,钟叔河一直在思考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也经常跟一同劳改的朋友讨论这些问题。
同情他的年轻工人,也经常帮他找一些书籍看,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以及各种汉译名著。
而且,他认为自己终有出来的一天。果然,1979年,他被提前释放,后被“彻底平反”,按在街道工厂做工的月薪,补发了九年的工资。
自身的经历,以及有感于晚清以来国家的愚昧与落后,有感于华夏民族近代以来所蒙受的奇耻大辱,
他寄希望于改革开放、国家富强,所以着手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
《书屋》主编就曾一语双关地评价钟叔河说:“一出牢门,便‘走向世界’。”
这套丛书带有鲜明的启蒙色彩,又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氛围相契合,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每种书前都以钟叔河一篇纵横捭阖的万字叙论开头。
后来,叙论结集为《从东方到西方》,出版时,钱钟书先生欣然作序:
“差不多四十年前,我想用英语写一本有关晚清输入西洋文学的小史,曾涉猎叔河同志所讲的那一类书,当时它们已经是冷门东西了。
我的视野很小,只限于文学,远不如他眼光普照,瞻顾到欧、美以至于日本文化的全面……”
钱钟书的序手稿
再后来,杨绛在信中说:“他(钱钟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随着丛书的出版,钟叔河也荣获中国出版界的最高奖——韬奋出版奖,而“走向世界丛书”也荣获“中国图书奖”。
三十七年后的2017年,丛书出到了100种,终于完璧。
这套丛书不仅成为钟叔河编辑生涯的见证,而且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爆炸了一个文化上的原子弹
如今,周作人和曾国藩的书,在每一个书店都可以寻到。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却不是这样的。
钟叔河曾说他在某个场合偶遇一位副部长,彼此并不相识,不知怎的,这位副部长就叫住钟叔河,大声地说:“钟叔河!你出周作人,要适可而止啊!”
周作人
然而,他面对压力,仍然坚持己见:“人归人,文归文。”
他认为周作人其人如何评价是另一个问题,其文字确是“五四”新文学思潮中有代表性的存在,肯定它也好,否定它也好,都是无法绕开的。
1986年,钟叔河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署名周作人的新书《知堂书话》,他在序中说:
“我所明白无误确确实实晓得的,也就只有这两点:第一,周作人‘已死’;第二,‘他读得书多’。至于别的方面,还是留待能够说和愿意说的人去说吧!”
至于曾国藩,在八十年代,更是定性为汉奸、刽子手、卖国贼。
为了出版曾国藩的书,钟叔河据理力争:“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瓦解,一定要看曾国藩的著作,不能对任何人作出全盘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事实证明,钟叔河是有远见的,《曾国藩全集》出版后,很多媒体发表评论,称这次出版是“爆炸了一个文化上的原子弹”。
不过,钟叔河对当今社会完全肯定曾国藩这个人,也是觉得完全没必要,“曾国藩毕竟不能够使我们现代化。”
曾国藩是过去了的人物,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一个采访中,对于“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钟叔河说:
“这种说法充分暴露了如今官场和商场的文化之低。”
总而言之,从“走向世界丛书”到出版周作人、曾国藩的书,他觉得出版人有一个职责:不能让文化留下空白,读书应无禁区。
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
今年,钟叔河先生已经89岁了,住在长沙一幢20层的楼上。
他给自己的寓所命名为“念楼”,即“廿楼”的谐音。
也因为此,钟叔河先生的很多作品也以“念楼”为名,比如《念楼集》《念楼学短》《念楼小抄》《念楼随笔》《念楼序跋》等。
其中《念楼学短》一书,俨然已经成为当代的一部名著,在豆瓣上有着8.8的高分。
钟叔河先生作此书,最初只是想让孙辈们通过读古文学习作文章,然而他的孙辈没有一个读文科的。
不过这没关系,出版三十余年来,它竟成为国人学习古文的经典之作。
《念楼学短》所选的古文都在百字以内,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一段精彩的评议,或是一封动人的情书,虽然短小,却都独立完整。
每篇选文都包括文言原文、白话翻译【念楼读】和评批【念楼曰】,钟叔河先生没有停留在对原文意思的翻译,而是融汇故事与生命体会,并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作为古文的绝佳入门读物,这套书被誉为“百字版的《古文观止》”,写作短文章的“超级教科书”。
杨绛先生在《念楼学短》的序中评价这本书的价值,她认为这本书除了“选文短”,利于学古文外,还有“三好”——
翻译的白话好,注释好,批语好,读了能增广学识,读来又趣味无穷。
而且,仅就洗马君的阅读感受而言,可以在这一篇篇短小的批语中,感受到钟叔河先生鲜明的思想——尊重常识,独立思考。
这种个人烙印从他编的书,到他写的文章,可谓是一脉相承。
钟叔河喜欢法国诗人缪塞的名句,“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
他解释说:“就是说我的脑袋不是很聪明,但我用我的脑袋思考。”
《念楼学短:给现代人的古文必修课》已在喜马拉雅上线!
从《论语》《庄子》,到苏轼、曾国藩,530篇文言佳作,品评2000年古文精华。杨绛先生推荐!
专辑由喜马拉雅人文频道优质主播白云出岫播讲。在读懂古文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
长按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一起来听古文必修课
↓↓↓
撰稿:阿甘
排版:容易
责编:Aaron
主编:文学爱好者洗马君
成人娃娃销量暴增5倍,疫情怎样重塑了世界?
中国式家庭:孩子都不愿结婚了,父母却还在争吵
《还珠格格》播出22年:我按时长大,你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