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江红:七女过寿
日期:2020-07-28 13:02:33 作者:在河之东 来源:我在河之东 阅读:

李江红:七女过寿

  女过寿

  人到七十,按照村里习俗来说,就到了过大寿年纪了。这不,刚入农历五月,巷里的文武、文斌、文锋这哥仨就开始罗起老掌柜七女的七十大寿了。

  七女中个子,面精瘦,鼻梁高且挺,双目深凹且炯炯有神,有点外国人味道名字也有点女性化,不过却是实打实的一个中国汉子。之所以叫七女,是因为在本家他这一辈里排行老七,而前面六个全是男娃,到母亲怀上他时,大家盼望是个女娃,所以老太早早就取好了七女这个名字。谁知道生下来还是个男娃,老太爷这时已去世,后辈们谁也不想更改老太爷起的名字,于是七女这个名字就这么叫下来了。

  要说七女,那也是我们村里响当的一号人物

  改革开放初期,在别人吃不准政策,还在猜疑犹豫观望时候,七女却大胆地贷了款在县城开了第一家玻璃门市部,成了我们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如此,后来七女的玻璃生意是越做越大,还在周边县市开了连锁店带动了村里好些人一起发致富。故而,七女在村里的威望也高,人缘也是特别好。

  七女膝下共生养了两女三男五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五个孩子的生意做得也是风生水起。所以,在七女五十多岁的时候,他早早就大撒了手,把一干生意全交给了孩子们经营,而他自己却乐得做个甩手掌柜,颐养天年

  七女没有别的爱好,唯一的喜好就是喝酒。自打把权交给孩子们后,他也不愿在城里呆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城里人多、烂事多,空气不好,烦人,不如村里清静,不用每天逮着心眼过日子。就这样,他和老伴铺盖一卷,回到村里的老院子里住了下来,任孩子们再叫,死活再也不愿到城里去了。

  七女喝酒有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喝醉酒,每次就喝个一、二两,但一天24小时只要眼睛睁开的时候却是从不离酒。所以,每天都能看见口袋里斜插着一瓶酒在巷子晃荡来晃荡去。晃到哪个门口有人就顺势坐下来,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袋花生米或是牛肉干之类的下酒小菜,非要和人吆喝上几个回合,这小日子过得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为此,巷人又在他名字中间加了个“仙”字,称作“七仙女”。

  七女一听哈哈一笑:还七仙女,七济公差不多

  “鞋儿破,帽儿破,哪有不平哪有我……哈哈……”人已走出老远还能听见他断断续续的吼歌。

  这天仍不例外,七女刚出门准备到茂原老汉家和老伙计整两盅,迎头碰上了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理事都管大哥

  “哎,七女兄弟呀,听说几个娃张罗着给你过七十大寿呀,提前先祝贺了哈!”都管大哥向七女抱了抱拳。

  “是了是了,大哥呀,到那天早点过来,咱几个老弟兄面好好热闹热闹。”

  “热闹没问题!但记着告诉孩子们别太铺张,几个凉菜加上碗羊肉泡就美太太着,新时代新风尚,咱这几个老家伙更要带好这个头。记着啊!”都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莫麻达!(没问题)大哥你放,但酒不能少,少酒了,这寿就好像没过一样。这总行吧?”七十岁的人了着有些可怜巴巴的,着实让人想笑。

  “放你来七十二条心,这点肯定满足你,但要趁量。”都管想笑,但还是强忍住憋回肚里。

  “好,我马上去老大院给他叮咛叮咛。”七女改变了方向,向大儿子院走去。

  大儿子文武已提前回到了村里。这会正在和总管跃进合计着过寿的程序、席口还有菜谱。

  “老掌柜辛苦了一辈子,为我兄弟姊妹几个操劳了一辈子,这回我大姐二姐专门交代过,一定要给老掌柜过个排排场场、热热闹闹的大寿。所以跃进哥,在钱上你不用省,该上的菜只管上,弄美美的,叫老掌柜心里撇撇折折的(舒舒服服)。”老大文武给总管交代着。

  “撇折个屁!”七女一进老大大门就听见了最后一句话。

  “爸,你咋来了?”

  “我不来能行吗?我不来你几个贼狗什的还不翻了天。”

  “没有啥呀,就是按常规多上两个菜,人家‘假八八’,咱‘真八八’(菜谱的名称)而已。”

  “‘真八八’‘假八八’,还屁八八呢,听我的,就普普通通两肉两素四个凉菜,两个炒菜再加一盆羊肉泡就行了。”

  “那咋行呢?前两年茂原伯过寿还上了‘真六六’席口呢!何况人家家境还不如咱。你这么安排,巷人都把咱笑话完啦!”文武有点急了。

  “你翻的都是哪年的老皇历,年纪轻轻咋还不胜爸这老古董,新时代新风尚知道吗?不光是这,礼也不准收。”

  “知道,可大姐二姐专门交代的,她俩还一再嘱咐我要弄美弄展呢!她们还给你请了一班戏呢!不这么办,我咋给大姐二姐交代呀!”文武摊了摊手,表示无可奈何。

  “别听你大姐二姐胡理料,还整班戏,乱弹琴!你不管,按我说的来,你大姐二姐那我说。不按我说的来,我这寿还真不过了。记着啊!”七女有些生气。

  “好好,爸,听你的。”

  “还有你噢跃进,你是总管,得管着他们点,不能由着他们性子胡来。”

  “哦哦,知道啦叔!”跃进急忙点头。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七女的寿日到了。

  这一天七女起了个大早。在老伴的理料下,把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白生生亮晶晶的,脸刮得干干净净的,胡子修得潇洒而飘逸,再把那身红色的唐装一穿,呵呵!俨然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寿星。

  “哎,我说寿星,人家过寿,孩子们磕头拜寿,寿星都给发红包,你发那个行吗?”老伴有些发晕。

  “新时代,新风尚,新做法。放心,孩子们会满意的。”七女安慰着老伴。

  “可我总觉得不得劲。要不先和孩子们通通气,免得尴尬。”老伴还是不放心。

  “别担心,保密,不准提前说哦。”七女神秘兮兮的。

  子女们回来了,孙子孙女们回来了,重孙子重孙女们也回来了,七邻八舍的也来了,一茬的老伙计们也都来了。人声鼎沸,挤得院子看着都小了。

  “吉时已到!现在,老寿星七女的过寿仪式正式开始!”总管跃进拿着麦克风大声宣布。

  第一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祝寿。呼拉拉,儿女辈一行十人站成一排,三拜又九叩:祝父亲(岳父、公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寿星回礼!”跃进刚说完,七女递上个红包。

  “咦,叔呀,咋才一个红包呢?”跃进有些纳闷。

  “打开看看就知道了,照办。”七女神厚地笑着。

  跃进打开一看,是一张红纸,抬头写着:父亲回礼,总管宣读。

  跃进急忙开读:

  两女三男五谷全,

  媳贤婿孝绕膝前。

  今生今世不虚妄,

  自在逍遥胜神仙。

  一一 七女书赠孩子们

  “好!好!好!”跃进刚读完,满院子响起了呐喊声、掌声。

  “别开生面啊,这七女和人就是不一样,看人家这寿过得又风雅又有趣,多好啊!想想咱那寿都白过了。”茂原老汉赞叹不已。

  第二项:孙子辈的拜寿。一家两人也是十人排成一行齐齐叩拜。这回七女给发的是红包。他有他的理儿:孙子辈上有老下有小,都上班不久,负担重,所以发红包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至于红包包了多少,七女老汉不告诉大家,只说估计帮孩子们起个步啥的差不多。哈哈,大家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第三项是重孙子辈的拜寿。这波人就多了。国家放开了计划生育政策,重孙子辈的一下生了十来个,有三四岁的,有一两岁的,还有抱在怀里的,晃得七女老汉眼花缭乱的,有的名字老汉都叫不上来。这一群孩子们也不正规磕头了,朝着七女老汉就拥过来了,有拽老汉胳膊的,有抱腿的,有拽胡子的,还有凑着小嘴亲脸的……乍一看,还以为过儿童节呢!逗得七女老汉是手忙脚乱、开怀大笑,身旁的玩具、图书等等小礼物不消一刻便被这伙猴崽子们抢个一干二净,把满院的人逗得前呼后仰,笑声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

  跃进一看火候已到,大声宣布:拜寿完毕!下面开席!寿星说了:大家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哗啦哗啦,哗啦啦!”一阵乱响,满院子的人各自归位。

  “咱们一起举杯,祝七女寿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跃进吆喝着。

  “好!”众人附和着。

  “五魁首啊,八匹马呀……”一阵吆喝声响起,文武弟兄仨给客人们倒了一圈酒后,一人在一席上坐下来,开始了陪客战斗。

  “哎哎哎,老大呀,贼狗什的你弟兄仨,把你老掌柜搁桌上供只达(这儿)哩啦!今个到底谁过寿呀,咋没人陪我喝酒啦?”七女一看大家都开喝了,唯独把他剩在寿星桌旁,急了!

  “哎呀,爸,爸,你别急,来啦来啦!”文武弟兄仨一看,赶紧放下手中酒杯,小步紧赶慢赶着向父亲凑过去。

  “奶奶个熊,来来来,咱父子几个大战三百回合,给大家助助兴。”看来老汉真是急红了眼。

  “来,不说了爸,耽搁的都是酒,开战!”老三文锋比较调皮。

  “好,老规矩,我一七你二八,下下见好!”七女抓住了老三的手。

  “老大倒酒,老二裁判,不准赖拳!”老三一下抡开了阵势。

  “哥俩好呀,好就好呀,一辈好呀……”

  “哈哈哈……”满院子的人听了差点没笑趴下,隔壁三婶一口水没喝下去,喷了茂原老汉一脸。

  “哈哈哈……”又一阵哄堂大笑冲到了小院碧蓝的上空,似乎惊醒了正在闭目养神的闲云。一陈清风徐来,它们也咧开嘴欢快地笑了起来……

  作者简介:李江红,笔名肖冰,永济市作协会员,《河之东》文学论坛会员,《文艺作家》平台副主编。作品散见于《河之东》、《文艺作家》等网络媒体平台。

  关于我们:《我在河之东》,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的新河东,精致而高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有您的参与和陪伴,未来的日子会更精彩。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收藏,分享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亲人圈与大众群。

  投稿

  我在河之东

  我在河之东 您又在哪里

  长按识别关注

  河之东文化产品

  文人印章,纸上傲骨 河之东为您私人订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江红:七女过寿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