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造
福自我求
作者 | 一翁
01
善,可积福
西晋末年名臣顾荣,在一次应邀赴宴时,捕捉到了烤肉的仆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望的神色,明显想要吃几块。
同席的人都嘲笑他有失身份。顾荣却淡淡一笑:“一个人每天都烤肉,怎么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
后来顾荣遇上战乱,过江避乱,每每遇到危难,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保护他。顾荣顿生感激又奇怪,便问他原因,原来他就是当年送烤肉的仆人。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一个好善乐施的人,距离福报也不远了。福报也许不会马上奔踏而来,但是祸端已经渐行远去。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是每个人自己造成的,与平常的善举恶行有关。金钱名望不是为人所有,而是为人所用,而善恶之报是如影随形的。
02
德,能聚财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人活一世,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德行才是地基、是根本,钱财反而是枝末。
即使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也同样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才能聚财,有德才能御财。
清末,有位商人在生意中惨败,急需大笔资金周转。他找到阜康钱庄的主人胡雪岩,求他低价收购自己的产业。
胡雪岩确认情况属实后,坚持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收购了对方的产业。商人又惊又喜,问胡雪岩“白白的便宜为何不占?”
胡雪岩笑着说:“你放心,我只是代为保管这些资产,等你挺过这一关,随时都可以来赎回属于你的东西。”
正如《了凡四训》里指出的:“享百金财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厚德载物,同样的,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
03
福由善生,财由德养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
德薄而财厚,财必移其位,外财不富德穷人。
一个品德不够的人,若财富来得太容易,往往会轻视付出与劳动,一条“人生捷径”走到黑。在大量的金钱面前,会见钱眼开,腐蚀心智,丢失立场与原则。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到头终有报。
善,并非是大善举,做一个大善人。只要心怀善念,心怀真诚,对他人一个小小的援手,世界都会从在别的地方回报给你。
只问本心,不求得失,一心向善,一路光明。
大道至简,福由善生;阳德阴德,因果不虚。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 关注了凡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