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负面情绪不用控制,学会“导流”正能量才是真快乐!
日期:2020-07-05 12:01:04 作者:潘升 来源:冷爱 阅读:

负面情绪不用控制,学会“导流”正能量才是真快乐!

  自开设专题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谈情绪,但似乎没有一个情绪让人觉得积极阳光的,今天我们就来详解一个积极阳光的情绪:【喜悦

  关于喜悦,很多人都很想搞明白一个问题

  怎样让自己起来?

  因为这些年的丧文化流行,各种小颓废甚至是人生似乎失去希望感觉,充斥着我们的话语空间

  然,我自己一直都不是这样的一种人,我认为一直处于丧文化的人们是因为长期处在习得性无助当中。

  因为过去的经历,他们学会了一种很无助的感觉。

  因为他们每一次尝试去努力改变时候,最终都没有做到,都是失败的。久而久之就掌握了这种无助感,而无助感就是忧郁状态

  相反,我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始终收到很多正向的回馈

  例如,我每次发一篇文章,都有人会来评论点赞、转发、收藏,这些对我很有帮助

  所以,喜悦这种情绪是构建在积极的正向回馈上面的。

  虽然这样一说,似乎很容易,喜悦确实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正向回馈当中,就这么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够轻松拥有喜悦呢?

  这是因为很多人成长环境压制了正向回馈。

  我们很多家长从小就很少给孩子欣赏赞美,很多孩子们就是在压迫长大的。

  当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美好、什么是满足,并在此情况下就到了成年的话,又怎么会知道如何让自己喜悦呢?

  喜悦构建在正向回馈之上,先天条件就是,一个人能否感到满足?

  当一个人可以感到满足的时候,他才能够喜悦;

  当一个人被肯定祝福、欣赏与赞美的时候,他才能够喜悦。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黑暗力量阻挡我们喜悦,那就是「比较」。

  当今,我们处在很多比较当中,社交媒体又加剧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很容易陷入无助的,是无法摆脱跟别人比较的。

  所以,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

  喜悦从内在来说,是一个人可以有满足感

  从外在来说,是不盲从、不比较,活在当下。

  我们想想,有一种感受是,“我见到你,就会喜悦”,这是满足的。

  而如果是“我见到你,实则会附带着要求”的话,人又怎么可能会有喜悦呢?

  因此,喜悦说到底,是一种连接的感受。

  当人与人之间没什么事情发生单纯对方就会感觉到开心的话,那这样的关系就是充满喜悦的。

  以上仅仅分析了喜悦这种情绪的原理,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解析,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喜悦?

  1

  高于预期

  如前文所述,为什么我们很容易没有喜悦?

  因为我们一直在比较。

  有些人是永远没有办法开心起来的,因为他们的期望太高了,永远无法满足。

  而对于“高于预期”的满足感就是,你对一件事情的预期是60分,当最后你得到更高的时候,人就会感到开心与满足。

  例如,我的同事把我的咖啡壶打碎了,在他的想象当中,我会把他批评一顿的,但当他和我讲的时候,我对他说:“那就算了”,这样他就会比较容易开心。

  其实在生活中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日常生活中的喜悦时刻,是在我们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它的回报是高于我们的预期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喜悦是需要储存的。

  很多人的生活太过于忙碌,以至于没有留心储存过。

  我可以分享个人技巧,也是我的个人习惯,那就是【收集祝福】。

  在以前,我的很多粉丝都会给我写信、写明信片,有一阵时间我就把这些祝福的卡片挂满墙面,看着它们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很喜悦。

  然后,在2014年,我到广州创业,有很多粉丝给我寄送礼物,其中有一个粉丝在送给我的礼物里面还附着一张纸条,纸条内容是:

  「祝你在广州的创业可以给你带来事业的高峰。」

  那其实是一张很随意的纸,但是我就让我的秘书拿了镜框把这张纸条裱起来了。

  后来2017年,我到中国香港创办花镇国际的时候,也有一朋友写了一张类似的卡片给我,我也把它摆在了办公桌上。

  其实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从北京到香港,这一路走来,我一直都有收集祝福的习惯。对我来说,祝福比礼物重要得多。

  这些祝福语是对我的肯定,帮助我时刻体验到正向回馈。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搜集祝福,学会放下比较。

  抱着没有预期的心,也许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2

  社交连接

  喜悦产生于人与人的连接,它与社交生活有关系。

  因为喜悦往往来自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向反馈。

  就像我刚刚说的,我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以及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别人和我们的互动。

  所以这也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施比受更有福”。

  因为当我们有能力给别人一些祝福也好、一些经验也好,或者是一些回馈也好,就是在传递喜悦。

  可是在生活中,有太多的紧张、太多的比较,我们很吝啬于给别人喜悦。

  另外,在我们的社交中,这种正向的反馈其实挺少的,虽然爸妈也许都是爱我们的,但是他们学到的交流方式以及文化影响都太过于负面,很少给孩子肯定。

  包括我,也总是会回想我的小学与初中阶段,虽然成绩很好,但是也很少开心,就是因为很少有这种正向的肯定。

  在小学时,我有次考试考了99分,而且是全班第一名,回家后还是被骂了,家里人会责备为什么没有考满分、为什么还丢了1分?

  不仅家里人很少给予正向肯定,而且我的老师们也是如此。

  他们也很习惯于对学生讲要“戒骄戒躁”,很少给学生表扬与鼓励。

  过度的谦虚也妨碍了正向回馈的形成,最后很难让孩子形成内心的满足感。

  而对于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多向别人学习。

  例如,有些国外的学校当中,很多学生的作业其实非常差劲,但是老师还是会去鼓励他们。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会去给孩子真实的祝福。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在这方面来说,我也会经常给予无条件的祝福,也就是帮助别人。

  这其实也就是“施比受更有福”,也就是【不设预期的作为】。

  而很多人所谓的帮助别人实际是希望有回报,这样的话,人就很难喜悦了。

  我每周四都会祝福一个人,不带任何要求与条件,我发现给予祝福的习惯也同样帮助我体验到了喜悦。

  所以,建议各位认真生活,抱着善良的心,多多祝福别人。

  当我们和别人连接时,我们就很容易会体验到喜悦。

  3

  亲密关系

  在某次专题调研中,我在读者群里问大家,什么时候最令他们感到喜悦。他们提到的很多内容都是和亲密关系有关的。

  比如“当我发现自己喜欢某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也恰好喜欢我”;

  比如“我在想一个人的时候,他恰好也在想我”;

  比如“我刚想给一个人打电话的时候,他就打给了我”

  ……

  这都是亲密关系带给人的喜悦时刻。

  当两个人相遇,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刻,就会比普通的社交连接更加深刻,人们会产生极大的喜悦。

  这种完美的感觉,它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它是恰到好处。

  当我在丽江旅行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想法,在当地开一家小酒吧,墙上就贴满了全世界的人给我寄过来的爱情故事明信片。

  满屋子的每一张卡片,不仅承载着一个祝福,还讲述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这样每一个沮丧的人走进来,可以教他不要抱着比较的心,只要随手拿起的,都是喜悦。我会让他随便挑起一张卡片,去看里面写的希望。

  这个想法我曾经想把它叫做“小希望”,但是今天看来它更应该叫做“小喜悦”。

  当然,我现在实在太忙,也许这个阶段不会去开店,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些互动的活动。可以征集你们的爱与祝福。

  4

  完成挑战

  当我们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有点难度,而当我们可以完成挑战的时候,就会感到喜悦。

  我从小到大有好几次这种体验。

  例如,当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习并完成了一项技能,也会感到喜悦。

  比如我小时候学习溜旱冰,在不会的阶段摔倒了很多次,忽然有一天学会了的时候就会感到喜悦。

  再比如,学游泳时,花了一个下午去练习并学会了的时候,也会感到喜悦。

  再比如,克服了恐惧,学会了潜水,可以在海底漫游的时候,更是感到喜悦。

  所以,在很多时候,对于自己本身就可以办到的事情,自己完成的时候是不会感到喜悦的,我们只会感觉这是应该的,这是自己本身就拥有的能力。

  而如果我们对于一个挑战能够达成,不仅仅会对自己感到很满意,还会让自己处在一个肯定的状态,这就是喜悦。

  注意!这种挑战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自己永远达不到的目标。

  喜悦需要有能力,所以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自己可以挑战成功的合理目标。

  假设我们的能力是100分,那这个挑战大概是120分。

  在完成挑战的过程当中,人可能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其中包括,很多人给自己制定目标的时候,很容易设置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当然也有一些是制订的目标太容易达成。

  所以如果完成一个恰当的挑战后,人会有满足感,以及感受到迎接挑战中成功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感,这也都是广泛存在的。

  综上所述, 因为现在很多人日子过得挺废、挺丧的,所以我们这一期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帮助大家如何去获得喜悦。

  我相信,喜悦也是需要学习的,这是一种能力。

  古人其实都给我们总结过了,喜悦有四种: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实也对应了我们今天讲的让自己喜悦的四个方法:

  久旱逢甘露——就是高于预期。

  他乡遇故知——就是社交连接。

  洞房花烛夜——就是亲密关系。

  金榜题名时——就是完成挑战。

  祝福大家都能够拥有喜悦人生!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转载 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向我提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负面情绪不用控制,学会“导流”正能量才是真快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