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现书单大公开:没想到你私下竟是这样的人……
日期:2020-06-23 21:32:22 作者:库管 来源:Kindle电子书库 阅读:

李现书单大公开:没想到你私下竟是这样的人……

  2020年库管为您推荐

  第13期书单

  本文共2979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上一期大张伟的书单里(点击蓝字查),库管收到读者的留言说,希望能够出一期李现的书单。

  说到近年大热的演员李现,相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韩商言”上。

  很多人欣赏俊朗外貌,还有人羡慕他充满荷尔蒙身材

  你点开李现的社交平台时,会发现他的“画风”跟别的明星好像有点不一样

  很多明星在社交平台上发的都是自拍美食、度假,而李现则是清一色的书单、电影展览、健身……

  因为发读书看展的次数多,李现被粉丝称为“热爱生活文艺青年”,你甚至可以看到网友根据采访整理的“李现阅读清单”。

  随着深入了解,库管发现他好看的皮囊下面,其实也深藏着一颗有趣灵魂

  《查令十字街84号》

  李现曾用一句话形容这本书:“你用一辈子一个人,直到时间泛滥成诗。”

  与其说《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书,不如称为一本书信集更为合适

  海莲·汉芙是一位美国女作家,她酷读书,但一生穷困潦倒

  1949年10月,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专营绝版书的广告,就试着写信给马克思科恩书店,也因此结识了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

  在不断的书信往来中,两个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海莲·汉芙的幽默率真吸引弗兰克,而弗兰克的沉着稳重同样让海莲心动

  他们早已知道彼此的感情,却谁也没有说出口,就连书信内容都仅仅关乎诗歌哲学

  或许喜欢方式也有很多,有的人选择大声说出来,有的人则选择深埋心底

  对于海莲·汉芙来说,能读着弗兰克的书,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次简单通信,竟然持续了近20年。这些书信从美国的纽约东九十五大街14号,到英国伦敦中西区查令十字街84号,穿越了大西洋,也穿越了时间。

  1968年,弗兰克去世,书信才终止。直到最后,他们俩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彼此。

  现在的互联网几秒钟就能传递信息对方我们习惯微信便捷,久而久之也不再愿意花时间去写一封信,更不愿花时间去等一封信。

  可正如海莲·汉芙所说,“我想,当爱情以另一种方式展开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慰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个,名叫怀念。”

  而这本书,全文没有一句情话,却用一封封书信表达了最好的怀念。

  《24个比利

  在李现的微博里,我们还看到了一本大家都不陌生的书——《24个比利》。

  《24个比利》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多重人格分裂的纪实小说

  它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新闻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奇怪的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似乎毫无记忆。

  原来,比利的体内居住着总共24种不同的人格,比利是中人格。

  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甚至性别都大相径庭。

  比利8岁那年,父亲自杀。自那以后他就多次被继父殴打、威胁和强奸,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世界,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求生的本能,几乎要被撕裂。

  在16岁第一次自杀未遂以后,比利就被其他人格“保护”起来,沉睡了七年。

  在这七年内,每当比利闭上眼睛,就会有其它人格出来占领他的身体:

  保护者雷根,擅长各种搏击技巧,枪法超准,能够控制自己肾上腺素的分泌,说话带有南斯拉夫口音,是一名共产主义者;

  智慧者亚瑟,擅长物理学,化学,医学,阿拉伯语言,说话带有英国上流社会的口音,自诩资本主义者;

  亚瑟和雷根分别是在安全环境下和监狱危险环境下的控制者,能够决定谁站出来主导比利的身体……

  随着比利逐渐长大,这些人格也开始逐步占领他的身体。他们轮流出现,不断制造混乱,有时候甚至自己都没办法分辨是哪个人格占领了身体。

  被捕后的比利历经了数月的审判,最终在四位精神科医师和一位心理学的共同宣誓证明下,被获判无罪。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比利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本已经融合了人格。谁料后来被利用成舆论事件拉票,被送去一个不符合他继续治疗的地方,再次失去希望,最后沉入深渊……

  在这场闹剧里,比利究竟说谎者,还是受害者?

  在故事的最后,他究竟是被救赎,还是被遗弃?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看完书后细细思考。

  《音乐即自由》

  “读小学时,老师会要求大家写下‘我的志愿’……虽然我仔细想过,但写的却是‘没有志愿’。我无法想象自己变成另一种身份,而且,从事一份固定职业,也是我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这份感觉或许至今依然存在也说不定。”

  李现在ins中展现的这个片段,正是出自坂本龙一的《音乐即自由》。

  《音乐即自由》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唯一一部自传。

  坂本龙一曾创作过无数的经典作品,其中《战场上的快乐圣诞》是他参与配乐的第一部电影。

  36岁的他,更是凭借《末代皇帝》一举收获奥斯卡奖、格莱美奖及金球奖。

  B杂志就曾评论道:

  “他半数的作品是配乐,但是它们本身就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完全可以作为纯粹的音乐单独欣赏。坂本龙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对外界,坂本龙一鲜少提及自己。

  但当为了自传而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他难免感到好奇,并且去剖析——“我为何是我?”

  坂本龙一是谁?坂本龙一为何是坂本龙一?

  《音乐即自由》作为坂本龙一唯一的口述自传,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他不断俯瞰自己迄今为止的生命,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

  坂本龙一从这种人生的无序无常中获得新启示,在书中结尾,他这样说:

  “尽可能不作任何修饰,不去操弄或加以组合,让原色的声音直接排列,然后仔细地观察看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的崭新音乐也将逐渐成形。”

  从个人悲喜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记录这个世界,以音符的有序排列对抗生命的无序……这大概就是他寻得的“去哪里”的方向吧。

  李现:越努力,越幸运

  除了上述介绍的三本书,“现男友”也推荐过很多其它的书。库管节选了一些放在下面:

  李现的读书偏文艺类,经典小说、哲学等都有涉猎,而且不“死读书”,总是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读完之后有梳理和输出。

  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及自己的习惯,就是旅行的时候必定会带本书。

  对于李现来说,读书是实现自我提升的最好方式之一。他觉得自己在演戏上天分不够,想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来弥补不足。

  把自己喜欢的书和电影分享在社交网络上,也是希望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去学习。

  阅读,也让李现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多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曾经记者就“流量”问题采访他,他不仅没有表现出排斥和反感,还说希望流量是他可以掌握的武器,而不是伤害自己的工具。

  而对于外界的种种评价,他则认为,一件东西的效用,更多取决于自己怎么用,而不是他人的想法。

  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立而成熟的灵魂,看到了一个演员不被外界左右的笃定和智慧。

  用李现的话来说,阅读的意义在于让你看到文字背后的世界,而不仅仅关心眼下通俗的乐趣。

  提高自己,不是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因为:

  “想要这个世界因为我,有一点点不一样。”

  福利时间

  中国移动旗下咪咕阅读联合亚马逊

  开展了Kindle咪咕版0元购活动

  连续打卡100天

  即可全额返还购机款!

  快快点击下方图片

  参加0元购Kindle活动吧!

  这么好的活动,库管已经参加了!

  你也赶快参加吧~

  — THE END —

  更多精彩推荐:

  1、李佳琦开黄腔翻车,杨幂怼上热搜!再也受不了“不好好说话”的人了

  2、史诗级渣男PUA实录!何书桓、洪世贤都输了……

  3、豆瓣8.5!比《羞羞的铁拳》更搞笑!日本首相和傻儿子“灵魂互换”……

  4、B站9.9,豆瓣9.7:最好的《三体》就是这样

  5、这本仅有200人看过的书,揭开了《绿皮书》没说的真相……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参与0元购机活动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现书单大公开:没想到你私下竟是这样的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