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把瘾就死》是一本由王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情感的力量击垮了我,摧毁了我,使我彻底崩溃了。我不要柔情,不要暖意,我只要一种锋利的、飞快的、重的东西把我切碎,剁成肉酱,让我痛入骨髓。 ” 王朔真心好看。
●里面的三篇中篇都非常好看
●我:自尊、大男子、害怕別人質疑能力、勝、贏、“不陰不陽的,跟死人似的”、“家都不知道收拾一下,少爺當慣了”、“別覺得你了不起,有本事你倒是使啊”/ 杜梅:安心地確認、孤兒、唐山大地震、吃醋、愛賭氣、膩歪、歇斯底里、恐嚇症、硬到底、寧肯被一個人甜言蜜語哄騙一時、“我一回來她就立刻上床睡覺。我知道她畏懼黑夜,每天洗完臉洗完腳就等著屋裏再有一個人,才敢上床睡覺。”、“她性格中有一種剛強的東西,或者不妨說,她也有很自尊的一面。”
●年轻时都想要轰轰烈烈的爱情,最好包含所有电视剧桥段,男女双方都作的不能不能的,从一开始就注定过把瘾心碎一场就离开。
●看张元的《我爱你》的时候还是光棍,结婚好几年后再看过把瘾就死,感触还真不一样。女的是有点作,但男的更不是东西。作为一个男人竟然特别能理解杜梅,极度缺乏安全感,要的其实不多,但男人偏偏不给。
●一篇动物凶猛,一篇过把瘾就死,还有那篇许爷一些片段,是我看过的最能证明王老师是一文化人的文章。
●中间那篇无人喝彩不太喜欢,跳跃性太大了。第三人称没第一人称读着舒服。过把瘾过瘾,爱杜梅偏执妞
《过把瘾就死》读后感(一):不懂相处
杜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毋庸置疑,她爱他。但是,她又确确实实的在折磨他。她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并且拒绝接受新的理论,所有的道理在她这里都说不通。这样相当于无法与她交流了,自然也无法让她明白,更无法让她改变,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件事。她深爱他,让他离开时觉得内疚。可是,无休止的、无端的争吵是无法忍受的。
《过把瘾就死》读后感(二):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就像童话中两个贪心的人挖地下的财宝,结果挖出一个人的骸骨,虽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种了树,栽了花,但两个人心里都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一想到“骸骨”,这日子也就没法消消停停地过下去了,剩下的便是由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细节所催发出来的那种五味俱全的感觉了――绝不仅仅是令人辛酸。
《过把瘾就死》读后感(三):生活与爱情,外加一点直男癌
三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都讲两性关系,都带着一定程度的直男癌。
第一个故事《永失我爱》,可能王朔是在讲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结果我愣是看得反胃。这个故事男主角直男癌太严重,用这种看似充满真爱的方式赶走未婚妻,然后自己沉浸在巨大的自我感动中。可惜你怎么不问问女主角,如果可以,她是不是愿意?在赶走未婚妻的这段过程中,她要承受多大痛苦多大折磨多大委屈。为了要让一个医生同事陪伴你生命最后的时光,也不希望你的未婚妻陪伴你呢?反正我看得很生气,无论如何,都应该告诉女主,留下或者离开,都请尊重她的选择。
第二个故事《无人喝彩》,这故事简直亮瞎我,离异夫妇没有其他房子所以住在一个屋檐下也就勉强接受,居然四个人可以一起吃饭还一起出去搞活动,会不会太畸形?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女主太任性太矫情,男主太吊儿郎当,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我倒很喜欢男主的女友,虽然是个有心机的姑娘,可是好歹人家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在努力争取。不像女主,当公主当惯了,一身公主病。对于这个故事的感悟是:合适比爱情本身更重要。没有爱情过不下去,可是彼此深爱,却性格不合,互相深爱,也是一种折磨。放不下,就这样吵吵闹闹一直过下去,这不就是大部分上一辈人的生活么?
第三个故事《过把瘾就死》,我认为是这三个故事中写得最好的。这故事也有几处明显带有男权色彩的地方,比如:男主用力扇翻了女主,女主哭过之后俩人又开始谈论爱情了,家庭暴力不可有啊不可有,在这里看来竟然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儿嘛;又比如,女主说自己包揽家务把男主照顾得很好,男主说,这就是你们女人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邀功,这是本分啊,然后女主就反驳不了了。啊呸啊,谁说干家务就是女人该干的活,女人不也在上班吗?除却极为浓厚的几处男权意识,这篇小说还是不错的。故事酣畅淋漓,吵架和好吵架再和好就像看一出家庭连续剧似的,很生动形象。男主和女主依然是彼此深爱的一对。女主太缺乏安全感,对男主的爱的索求令男主窒息。而男主呢,毕竟是个憋屈的角色,工作憋屈,生活憋屈,到哪里都憋屈。一直处于忍让状态的人非常可怕,因为有一天突然爆发能把人吓死,好在除了骂了女主打了女主,也并没有宰了女主,倒是差点被女主宰了。太强烈的爱,带来疯狂,也带来窒息,像鸦片,反复受折磨,却又离不开。
两性关系是一个永远都讲不完的话题。三个不同的故事,三对同样深爱彼此的主人公,受尽折磨,最后依然想要你。
《过把瘾就死》读后感(四):自伤何故
王大爷的书,早年间搁在旧家书架上的时候,我基本没什么兴致看。搬家之后,发现一些书丢了,一些书被一个人搬不动东西的我妈卖了,王朔的似乎也在其列,内心并无太多遗憾。 毕竟刚上大学时和朋友聊起《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该书的评价是“其实我闹不明白,这书这么言情小说,有啥可看的?”
直到读了这本《过把瘾就死》。第一次看的时候,应该觉得整个故事不仅依旧言情,而且言情得莫名其妙(“这俩人性格完全相左,又不擅长包容,到底出于什么冲动结的婚?”),书里唯一值得人记住的是那句“就像童话中两个贪心人挖地下的财宝,结果挖出一个人的骸骨,虽然迅速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种了树,栽了花,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那时候我应该20岁左右吧。五年过去了,生活上阅历的增长终于让我懂了一点儿两个人各自的行为逻辑,包括后面“我”为什么重新在一个瞬间会觉得自己其实还是爱着曾经伤害过他无数次的杜梅,并且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是多么痛苦、绝望和心碎。同时,我开始觉得本书的主题不是爱情,是伤害。
伤害的指向很多。可以伤害他人,也可以伤害自己。这不一定是个带有主观恶意的词汇,因为有的伤害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心之失,但造成了就造成了,根本没办法挽回。就像“我”最后的心碎一样,心碎是细腻的感情,爱也是细腻的感情,许多细腻的感情是美的,但美并不总带来好结果。倒不如说,生活中过于细腻、美丽、理想化的感情,有可能比无知无觉或者粗糙,还要来得伤人。
杜梅的人格,是典型的被童年阴影所困的产物。她“像一把华丽无比的大刀”,因为若非如此,她就没法儿保护自己。但做菜的人都知道,用刀,总免不了伤到自己的手,而且这把刀越精心保养得锋利,就会将自己伤得越深。
如果能忍受伤及自身的痛苦,把自己活成一把刀倒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这种痛是我们所能够忍受的吗,或者说,真的是有必要去忍受的吗?
年轻的时候,也许总觉得自己有办法解决所有痛苦,而解决之后便不会比忍受痛苦的当下更受伤。25岁的这个春天,关于如何不受伤害,我有了阶段性的答案:别太高估自己对疼痛的阈值。最不受伤的办法,是遗忘、含混过关、哪怕是自己所鄙夷的那种圆滑的搪塞;最伤害自己的,往往是信任、不加掩饰和真心实意。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是否会得到同样的回报。我们总相信“真正的付出不求回报”,而不知道一旦意识到不被自己信任的那些人坦诚相待,那种痛苦实则会多么令人心碎。
《过把瘾就死》读后感(五):如何失去一个男人指南
有些文字和道理是要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才能明白的,比如这本《过把瘾就死》。这本书里的情节设定一点也不比四娘的《小时代》高明,这个故事讲的是婚姻里的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对于一个在特定年纪的人,自有一番自己的解读——我认为它就是本中国式的“如何失去那个ta”指南。在此分享一个最经典的案例:“她二话没说,坐到床上,掀起床单一角就用打火机点燃。我冲过去把她推倒在床上,用手扑火。她咯咯笑着用打火机点枕巾。我一把将她揪起来。从她手里夺打火机:‘你疯了!’她反手环腰将我紧紧抱住:‘你要走我就去死。’我用力掰她的手指:‘你何必呢?又不是离了谁不能活。’‘我离了你就不能活。’她忍痛不松手,更紧地抱着我。”
读到这一段,我简直按捺不住拍案而起两手叉腰要跟杜梅理论:“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no zuo no die 的傻娘们了。我还真不信没有我你就真死了。之前没有我的二十几年你不也活得好好地么!咱每次不能好好讲道理?非整这些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玩意儿,不需要体力啊?我连5秒的性冲动都维持不了我。你满意了吗?!我TM已经快要被整成蛇精病了,我的生活全部都要围着你的喜怒哀乐转是不是?我们都需要空间,空间!懂吗?你能不能别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我身上?你这是爱?你这是懒!”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带入了“我”的角色。你瞧,这也是以第一人称写小说的好处。
这个案例的可圈可点之处在于:第一,纵火并敢为人先,付出了实际行动。如果出发点只是无理取闹,使使性子,倒没必要这么拼。但算准了对方会过来阻止那么是不该放过这次机会的。倘若对方天生带二不够重视此行为的战略性,认为烧床单不是个事儿,毕竟天天抽烟烧香还用火机呢,点床单也是点。那么,这时候就要第二,极力扭曲自己的面部表情,像被附身或撒了癔症似得咯咯发笑。对,不能仰天大笑或面带微笑而是要发出非正常人类的笑,像长在别人脸上似得。为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hold住场子,还要第三,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威力。紧紧抱住还不够,还要把手臂勒进对方的肉里。让ta感受到你的能量超乎任何人的想象,用行动证明谁才是hold住姐(哥)。做完全套程序之后千万不要忘记点睛之笔哦!那就是第四——以死相逼表决心!形神兼备、深情并茂地充分表明你不是随便的人,但你随便起来不是人。誓把对方精神上彻底整阳痿了,让丫以后的日子里天天都唱独身主义好啊,独身主义好,独身主义社会人民地位高!See? So easy!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遇到烂人,因为我就是烂人。失去一个男(女)人,只需简简单单的四步:简单、粗暴、疗效好。是的,不用谢,请叫我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