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发了一篇《我在B站发现了好东西》,反响很好,很多留言都让我多发点。
那么,今天,第二弹来了!
准备好Mark起来吧~
01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很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锵锵三人行》,但他的真正主业,是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研究的主要方向,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算起来,他在岭南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二十年了。
2016年,这门课终于录了公开课。共十二讲,第一讲是总论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之后,再分别讲鲁迅、郁达夫、曹禺、老舍、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的作品。
现代文学,我们在中学时期,大多都学过一点,但很多是囫囵吞枣,只记得一个名字,到底他们好,好在哪里,却不那么清楚了。
那么,不妨从这门课开始,好好了解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即使不是文学专业,也是一种中文审美的自我熏陶。
传送门:BV1ZW411A7t6
02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
大概在2010年左右,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公开课,开始有字幕组进行翻译。
那一批公开课中,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是好》大概是最受欢迎的一门。
我记得第一次看这个课程视频时,非常震动。不光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很多人都会思考、关心的大问题。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桑德尔讲课的方式,以及那种课堂氛围。
具体来讲,这是一门关于伦理学、政治哲学的课,所讨论的主题关于公正、正义、权利、自由等概念。
听起来有点虚,但桑德尔的课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将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在大家的观点碰撞中,一起去回溯争论背后的伦理学理论。
我们生活中激烈争论的各种问题,背后都关乎何为正义,何为公正,如何达到幸福等大问题。
而这堂课,无疑可以帮我了解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及在思辨的对话中,锻炼思考的能力。
传送门:BV1wx411S7fK
03 电影史话
电影史话,是一部共15集的纪录片,总时长达900分钟,由英国电影评论家马克·卡曾斯根据自己的同名著作拍摄而成。
摄制期长达5年,跨越六大洲,展现了近120年的世界电影史的变迁。
从卢米埃尔到卓别林,从德国表现主义到法国新浪潮,从《一个国家的诞生》到《教父》,这部纪录片不仅梳理了整个电影史,还用电影化的方式讲述了它。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3,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影迷,这部纪录片便是必修课了。看完这个纪录片,你对电影史就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再看电影,便如同打开了任督二脉,视野开阔,也会更有心得。
传送门:BV1ex411s7Ga
嗯,这三个课程都不简单,够大家看的了。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啦~
对了,既然到了B站,大家也可以顺便关注一个叫「魏小河」的up主,他主要做的是读书相关的内容,每期视频我都有看,小伙子做得蛮不错的。
昨天,还更新了一个买书开箱视频呢,大家记得要关注一下噢~
到B站搜「魏小河」就可以找到~
#更多文章
豆瓣9.1,这个导演厉害了
23岁就写出这本书,真的是天才!
太棒了,这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豆瓣 |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