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一笔一桌,便是远方
--
但山西有一位小伙子,
他说:“我要留在农村里,
一纸,一笔,一桌,便是我的远方。”
他,叫诸葛清嘉。
诸葛清嘉本名叫刘凯,
1992年生于山西省浮山县。
“清嘉”则是出自柳永的词:
于是他回到了小村落,
过起了鬻画为生的日子。
人民日报和央视都曾为他打call。
因为他有一双神来之手,
就能画出令人拍案称奇的作品。
▲《杳冥》
▲《觉梦》
▲《虚静》
他笔下的雕塑,
却让人觉得“活了起来”。
▲《休休焉》
▲《浮生》
▲《清敦》
▲《俑》
他笔下的女子,
▲《画眉》
▲《孟秋》
▲《烟》
▲《式微》
--
诸葛清嘉说:
这让他首次有了绘画的印记。
没事就随手画两下,
但那时没有专业画笔,
手边最常见的就是圆珠笔。
因为每一笔都不可逆。
在所有的题材里,
诸葛清嘉最喜欢画古建筑。
5年间他创作了50多幅古建筑作品。
他画古建筑的大部分灵感,
山西有很多遗存的古建,
不仅有美,还藏着哲学,
让诸葛清嘉很感兴趣。
那样就脱离了建筑本身的美。
▲《时与光》
▲《嗅》
年少成名后,有大批记者采访他,
还有好心人劝他开网店卖画,
但都被他婉拒了。
他说,画画是兴趣,卖画靠缘分,
不会为了赚钱而创作。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
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诸葛清嘉很喜欢这句话,
与其说他照着这句话在实践人生,
不如说这句话恰好就是他的人生。
信仰之上,择一事,终一生
--
天分对艺术家来说很重要,
但耐得住性子创作更重要。
2014年开始,
诸葛清嘉开始用钢笔创作。
钢笔画线条纤细,点画密集,
一笔一触,深不得,浅不得,
还很难画出浅灰的色调,
所以他的作品大都耗时长久。
他说:“我不知道对年轻人而言,
‘慢’到底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我只能说我只是习惯了。”
那些钢笔下的庭院、建筑和雕塑,
宛如充满诗意的摄影作品。
2017年,央视的崇高赞美,
又把他推进了大众的视野里。
我们才发现,
这位低调的青年画家还在坚持。
那一幅幅水墨丹青,
在修图工具盛行的时代里,
仿佛繁杂世界里的世外桃源,
清丽脱俗,温婉雅致。
连续被官媒表扬的诸葛清嘉,
并没有膨胀,依旧日复一日,
在乡下做着他最热爱的事,
一纸,一笔,一桌。
5年前他还开始尝试水彩画,
因为他喜欢上了东方古器具,
水彩更能增添中国器具之美。
▲《马踏飞燕》
▲《昨日星辰》
▲《云间月下》
▲《餐雪含珠》
他说:
“路漫漫依然修远,
奢谈成名有些太早。
只要不辜负自己和时间,
成名那是命运额外的馈赠。”
就像作品《冥冥之中》的配文:
希望我们不要完全遗忘了,
少年时的纯真与自由。
在这个追求名利的年代里,
他像一股清流,只顾磨砺画技。
▲《冥冥之中》
曾国藩曾说:
用功譬如掘井,
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
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而用之不竭乎。
这大概就是,信仰至上,
择一事,终一生的力量吧。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分享
· 今日互动 ·
^
择一事,终一生。你有想做一辈子的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