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0-04-16 22:21: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摘抄

  《遗失的环节》是一部由克里斯·巴特勒执导,休·杰克曼 / 佐伊·索尔达娜 / 艾玛·汤普森主演的一部动画 / 冒险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一):儿童电影

  中规中矩模式电影,讲想成为冒险俱乐部一员的大叔了得认可踏上了寻求证明的冒险之路,一路结实小伙伴,打败路上的坏蛋挑战大Boss,最后发现他人的认可不如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珍贵故事简单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动画感不错戏剧幽默感都有,诙谐风格把握的非常好。制作精良作为儿童少年向冒险片值5星。豆瓣装逼犯就别拿这个动画跟中的大作对比了。值得家长孩子们一看。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二):你只对你自己兴趣

  莱纳昂多伯爵指责,是一个只在乎自己而忽略身边同伴的人。所以,朋友们虽然喜欢他,但是不会信赖他。

  看《凪的新生活》时,就注意女主被前男友妈妈评价“你只对你自己感兴趣”这个话题。因为你对别人不感兴趣,所以你被孤立了,你只有你自己。

  今天看《富爸爸和穷爸爸》,里面说,“想到得到必须先给予”。不论是金钱爱情一样

  可能,想要被温暖包围需要对周围的人保持一种好奇,并适时适度的给予关爱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三):谁抄袭谁?

  奔着获奖去看的,看完一口老血,请问,好在哪里?

  剧情平铺直叙,毫无波澜,除了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的怪兽和它会说话会写不同之处来,到后来……

  我倒是一直在想之前看过的一个中国女孩怪回喜马拉雅的电影,相比之下,那个在情节画面上都更胜一筹了。

  仅仅是因为定格动画?比鬼妈妈和僵尸新娘也差多了,然,低幼也赶不上小羊肖恩的情节,所以,我不明为什么有的动画做得那么好,有的动画就倒退这么多呢?

  完全没有打动我的地方,说到香格里拉,我倒是又想到了消失的地平线,也算是电影带给我的怀旧感吧。

  这个假期看到的最差的电影。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四):舒服

  我对(全年龄)动画的标准是,在保证剧作完整表达元素清晰前提下,越简单越好。 这就很是我的菜,颇为老套的简单的公路冒险,充斥着幼稚(但不尴尬)的小孩子也能看懂的双关语笑话(顺便对我等没打字幕外国友人十分友好),夸张丑萌的人物形象,以及动画片特有的夸张(且惊险刺激)的打斗,讲述的却是一个关于友情和自我认知的简单故事。就观影体验说,舒服!毕竟主要观众对象还是年轻朋友,又不是生化危机,也不是每部动画都能有wall e的高度,夫复何求,夫复何求! 作为静祯动画起的工作室,自己的风格保留的很好,没必要与那些高成本全cg动画相比。刻意保留下来手工质感的美术风格美爆!感觉好多镜头有微拍的感觉,以为是故意计算机渲染出的质感,最后发现真的是手工搭出来的! 个人觉得是莱卡工作室目前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五):Mr.Link missing link

  世界创造了我们,Susan说没有同伴,想要找同伴的时候,不禁想起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杀害。Yeti 女王说,人类,希望和梦想的杀手,探索世界,其实只是寻求战利品,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想阻止所有人找到她保护的ShangriLa,在自己的小王国里称王,称同类是country neck ,拒绝任何人的接触,建立一个乌托邦。这部电影探讨了何为归属,人是群居动物,因为孤独,所以想要找到归属,25岁之后人就会寻找亲密感,想在亲人,朋友,人身上找到归属与爱。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或者说一种执念,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已经无法轻易放手,这不是坚守本心,是无法直视自己已经变了,那个曾经的梦想并不能带来期待了,或者说带来太多想要成功完成的期待。人是应该找到自己的归属,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归属是什么,或者说适合自己的归属,锁定目标之后,就可以执行了,如果发现了惊喜的归属,在融入过程中发现它不在适合自己,就该及时止损,另寻,比如片中,那个探险家俱乐部,最初由一群热爱探险的伟人组成,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为了发展世界,也证明了自己,Lionel 渴望证明自己,也热爱探险,渴望加入,最后接受了他早已发现的事实,俱乐部不欢迎他,不尊重他,信仰这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他不再强行融入这个圈子。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六):不卖好莱坞关子,且很Feminism的讲故事

  1. 讲故事不卖“好莱坞”关子 比如寻找mr.link的情节,按照好莱坞的编剧规律,以为又是一段艰难险阻的旅途,但结果却是mr.link自动找上门,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让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尊重电影智商的,而不是现在很多动画长片所做的—同样的好莱坞英雄之路的stroytelling只是用不同的动画技术呈现罢了。这样的唱反调似乎还有点讽刺好莱坞动画(当然也可能过度解读)

  2. 三个主角的英雄之路 不同于常见的单一英雄之路,这个故事里男主,女主,mrlinkdou都在这段旅程中实现了成长之路

  3. 惊喜的Feminism结局!

  女主不再是一个仅仅引导男主找寻自我的智慧导师,正如所谓每个成功男人背后的都有一个女人,而是这段旅程只是她自己人生冒险的一部分,正如她自己说的,而不是为了和男主发展关系的借口,结局的女主非常洒脱和笃定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感情,对男主。不会因为“我已经和这个男人这么同生的死了是不是我们该在一起”,对自己的的情感负责,对自己的人生,一个真正的free person而不是一个women.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七):又是偏见的意识形态输出

  这里不讨论剧情本身,只谈谈故事下悄悄输出的意识形态观念。本片又一次把西方人的有色眼镜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会对影片中关于东西方的描述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怪物面相(形象塑造)

  西方的大脚怪(苏珊)面相憨态可掬,圆脸型,圆眼,橙色代表热情,第一眼看着善良(可参考胖达大熊猫,谁人敢说我不可爱,让他牢底坐穿,哼!)。

  东方的雪人,面相可憎可恶,倒三角脸型,细长眼,青色代表冷漠,尤其是雪人族长,不需说话第一眼就感觉恶人(可参考西方的女巫,诱惑别人吃苹果的那种)。

  二.怪物行为

  西方大脚怪为了找到亲人,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披荆斩棘,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和朋友互相帮助找到目的地,简直就是勇敢正义的象征。显示了西方人乐观勇敢的性格(西方人代表正义)。

  东方雪人迎接远亲的方式只有长矛和嘲讽,对待同族只有狭隘的偏见和拒绝,嘲笑大脚怪毛的颜色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这里也有可能没这意思,但不得不说世界上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就是西方白人,成天贼喊捉贼),不愿让人知道香格里拉表示东方人的胆小,故步自封,不愿分享等自私自利的性格。把主角等锁入地洞直接显示雪人恶魔的本质(东方人代表恶魔)。

  三.东西方角色对比

西方主角,典型的绅士,幽默,正直,骄傲,为朋友两肋插刀,出生入死,面对威胁勇敢抗争,最终接纳苏珊进入人类社会(这里显示了西方对所有事的宽容态度,又和东方的狭隘形成了对比。世界警察不是白当的,一切为了世界和平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八):《遗失的环节》冒险元素与主题都标新立异

  莱卡定格动画的细节很突出是一直以来的优势,本片也是如此。但这部最令人推荐的理由是故事的主题。如果你耐心看到片尾,会发现它结束的方式与很多动画片非常不同,结局出人意料但又特别与时俱进地符合时下所崇尚的内容。

  片中的大脚猿人塑造得就很与众不同,他看上去是个粗旷的男孩子,但其实个性单纯柔且内敛,所以他给自己选了个符合他的名字“Susan”(苏三)整个片中你会看到他行为与外形上形成的巨大反差萌所制造的各种笑点。

  休叔配音的冒险家也很有趣,是一个类似印第安纳琼斯的角色,有点自大,但充满冒险精神。最令人惊喜的是 佐伊·索尔达娜配音的女探险家。她原本是某个探险家的遗孀,却在故事中展示了强势女权主义,是个特立独行,又很有想法的人,最终她的选择也与大部分《印第安纳琼斯》类冒险故事中的女主角不同,对年轻的女观众来说是个很好的榜样。

  影片是一个冒险故事,比莱卡之前动画格局要大,背景包括伦敦、美国、印度、喜马拉雅山等,有着更多内容展示动画师巧夺天工的技巧。但最终,让观众最有共鸣的是,主人公踏上这趟旅程后的缘由,与他们最终从这场冒险中领悟到的并不一致,而是发现,自己一直追求的也许并不适合自己。

  虽然每个人都曾有梦想并为此付出努力,但让梦想实现并不一定是终点。也许在追逐梦想这个过程中,你会更深刻了解自己,发现,那个所谓的目标并没有那么美好,也不应该是自己的归属,而是有更好的选择等待你。

  故事所带来的冒险元素和标新立异的主题都很值得一看。扎克·加利凡纳基斯 (Zach Galifianakis)真的好适合有点娘、反应慢半拍但单纯可爱的苏三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九):那个年代的孤独探险家以及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

  是个让人惊喜的动画片,比较适合大人看,不是单纯在讲友情家庭和乐于助人,也没有可爱的动物当主角 制作比较用心,故事也是个好故事,幽默风格偏英式,看惯了梦工厂和福克斯和迪士尼和illumination,可能会需要先慢慢适应一下它的幽默风格…… 倒是大脚怪人的美式口音出现后,美式幽默也跟着来了…… 我其实比较喜欢人设,不管男主女主还是大脚怪人,都是孤独的探险家,喜欢游荡和读书,经常想象和思考,玩世不恭但又热爱世界("We do not shape the world. The world shapes us."),能打也能说,physically andmentally strong 故事背景设定在那个年代的新世界(美国),有很多那个年代的痕迹:马车,电报,礼帽,拐杖,在建的自由女神像,等等 有很多很有智慧的台词,甚至讽刺点,例如香格里拉的雪人女王说话带着浓重的英式贵族腔,而她把大脚怪人称为red neck(乡下人),而一口美式口音的大脚怪人确实各种口无遮拦哈哈哈,仿佛是大不列颠人对美国人英语的吐槽 (不过如果老美想反击倒很简单,不提British,而是问:Are you Sassenach or Scotish? Irish maybe?) (英国人:Welsh actually.) (事实上最后大脚怪人嚷嚷Your accent is weird,算是反击了) 当然片子也吐槽了人类(指出人类通过所作所为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其实是讨论一直困扰人类的身份认同问题),从雪人女王嘴里所说: "Man, killer of life, of hope, of dreams. Man talks of the magic of the world, but it is a prize, something to be claimed as proof of his worth." 这种身份认同的讨论很有趣,是关于归属问题吗?男主莱昂纳多一直想要加入那个学术俱乐部(那个号称full of great men去改变世界的精英组织),而大脚怪人一直想要寻找自己的同类 但就像女主质问莱昂纳多的那样:他们并不认同你,你怎么还要加入 莱昂纳多回答"因为他们说我不能加入",这句话就意味着他只是为了好胜心而融入,也许是为了名声,但说到底还是好胜心,正如雪人女王所说的那样"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远非归属感问题,远非"跟我的同类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莱昂纳多反而越走越偏,最后变成一个只在乎自己而忽略身边同伴的人,最后反而什么价值也证明不了,最多只赢得口头上的胜利,却遭遇了行动上的惨败 当然,最后他醒悟了,信任同伴,专注自己热爱的事儿(而不是证明自己) 大脚怪人一开始是不想孤独终老,想跟同类在一起,他的归属需求却被雪人女王捏碎了,而后他也有了跟莱昂纳多一样的觉悟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十):勇敢地出发吧

  看电影是种随机相遇的缘分,如同与恋人的相遇一般,遇上了就遇上了,发生故事的人也就是这个人了,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也许故事就变成另外的情节。可惜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与很多很多人发生故事,好在,人可以跟很多很多电影发生奇妙的相遇。

  《遗失的环节》便是与我相遇,并发生了奇妙之旅的电影。在众多金球奖获奖影片中,没有选一看名字就是大手笔的,也没有选著名影星演的,冥冥之中选了这部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动画片。

  它的开篇以佛洛斯特爵士到海上不顾生命危险给水怪拍照,以此证明自己有能力也有资格成为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可惜,如果有人打心里就不想认可你,从不曾看得起你,从不认为你们是同类,那么你找的证据就是个可笑的笑柄。

  如果你以为这个努力证明自己的过程是多么可笑多么没有意义,那就错了。上天会把努力奋斗的人,冥冥之中送到他真正的同类那去。只是,路途更为坎坷罢了,但这坎坷是值得的。如果同类真的那么容易找到,人类为何还那么苦苦寻觅呢?

  佛洛斯特爵士找到了他的同类——大脚怪林克。他们看上去那么不同,身高体重不同,外表不同,认知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甚至连物种好像也不同,可是哪又怎样?他们都在苦苦寻找自己的同类,都在渴望找到自己的归属。因为这点,他们能够惺惺相惜,能够读懂对方的渴望。

  很多人苦苦追寻知音,追寻同类,如何寻找呢?不是通过相似的性格,或相似的社会地位,学历,兴趣爱好,而是通过一颗真诚的心的体谅和理解。如此,人才会真正的互相包容,互相接纳。

  人活在这世上,总渴望被接纳被肯定,才会有那么多人苦苦奋斗,苦苦追求。不管那追求的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不是自己真正的归属。

  影片除了关于同类和归属这个主旨打动我外,还有好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影片的题材较为新颖,将对世界的探险和人的自我归属进行探索,两条线同时进行人对世界的探索,实际上是想了解自己的来处,对自我归属的探索则是想知道自己的去处。当佛洛斯特爵士知道自己的归属不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时,他说自己进化了。是啊!他的确进化了,不再纠结于肉身的归属,而是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他的心终于有了归属。

  在探险的路上,不论是佛洛斯特爵士,还是林克,从未退却。他们是那样坚定,更是那样的勇敢。正因如此,他们才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当看到佛洛斯特爵士对水怪毫无畏惧的坚定眼神时,我被人性里蕴藏的无穷的勇气所折服。佛洛斯特爵士本是有钱子弟,却为了探险事业付出钱财,心血,无数次尝试大半辈子,始终充满激情,从未停下脚步。在今天这么浮躁的社会,如何不让人感动呢?

  最妙的是结尾时,他们探险结束,佛洛斯特爵士与埃德丽娜已是情投意合,可是埃德丽娜却并没有满足于爱情的甜蜜,而是选择独自一人去探险,寻找她的自我。这又是何等地忠于自己。单是这样一个结局,就可看出导演对人的自我的思考之深,格局之大。这个结局可谓是点睛之笔,更是不再把埃德丽娜当作一个陪跑员来描述,而是让埃德丽娜也有自我和血肉。

  本片作为动画片,色彩运用既绚丽又精巧,有些颜色的使用让人觉得吃惊之余,不由得暗暗感叹,比如佛洛斯特爵士的书房的玫红色,埃德丽娜书房里的彩色玻璃,西藏的风情和独有的色彩,雪怪的巨大宫殿里的冰青色冰块,既精美,又细致。看得出创作团队在色彩和绘画上十分用心,好些地方都非常逼真,比如在西藏的碎石,与林克相遇的小镇的泥泞路,都宛如真的画面。

  看到创作者如此用心费神地创造了这么一部引人思考的影片,心里暖暖的。与这部影片不期而遇,有了今晚非常美好且收获满满的精彩体验。虽然最近心绪沉重,但我应当像埃德丽娜一般,去未来勇敢探险。不管未来将会发生什么,都是此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能预料,能掌控,那还有什么好玩的呢?该跨出封闭的圈子,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啦!勇敢的出发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遗失的环节》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