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3-29 23: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太宰治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失格精选点评

  ●金钱散尽,情缘两断。

  ●是我在痛苦中服下的毒药

  ●抑郁

  ●感觉自己有那种抑郁境,很难说清楚——我既狂妄蔑视他人,也被他人滑稽角色鄙夷;我敏感到一个不经意细节可以摧跨自己;我有些完美主义,我的一点出格的举动、一次颓废经历就让我发狂、失控、愈发堕落——到后来我逃避一切,整日整日地空想。 读完《人间失格》,我并不觉得致郁,反而有种惬意绵长的悲凉的感觉。我既为叶藏的经历感到悲凉,也为自己感到悲凉。人为什么可以这样活呢? 叶藏虽然敏感、堕落,但是心中还是有一些温暖的感情,他也会感激帮助自己的老板娘、为麻烦比目而感到羞愧......最后一段说“阿叶是神一样好孩子哪”,唉!我老是觉得自己某些方面跟叶藏如出一辙,我经常厌恶、唾弃自我,如果代入自己,这样的夸赞,真是有种救赎的感觉啊。

  ●找到属于群体,不要孤独活着

  ●这本书,太悲惨了,我不知道是要为这个虚伪世界感到悲哀,还是要为活在这个虚伪社会洁癖患者感到悲哀。

  ●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书,没有之一。有人说没有到看懂这本书的年纪,我现在才18岁,但我很喜欢看这本书的感觉。现在继续看第二遍,感觉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值得被记住,尤其喜欢《香烟美男子》的最后一段,有一种太宰治在对自己嘱咐却清楚自己无法实现,所以希望看到这段话的人可以有美好生活的感觉,真是一个温柔的胆小鬼啊。

  ●看了难受

  ●如若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未免太过自大,还是描述为和这本书没有缘分好了。整本书实则是咬牙熬蛮读下来的,看完后发现精华可能就在那几句传播甚广的句子中?絮絮叨叨、消极、自作自受!

  ●若能避开猛烈欢喜自然就不会有悲痛的来袭。读进去了这本书。

  《人间失格》读后感(一):不停地取悦别人,即便旁人高兴了,难道自己真的不会再受到伤害吗 大抵从始至终是朵白莲

  把堀木当朋友 他却从未把你当成正常人看, 连佣也会欺负你。 想过要好好生活过,但心灵的敏感脆弱终究抵不过一次次或大或小的变动,终究是这世间让你没有归属感吧。想过在世间好好的活下去,但是那种不能实现的焦虑和想要认认真真活着的渴望才是本质吧。

  世间不会有完完全相同事情发生不同人身上,所以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事情,你不明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懂的别人心理的悲喜,又怎会感同身受的去理解他,所以对于太宰治我想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评论什么的吧。无论如何他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一个人,只不过他想要的是被所谓常人所无法接受不能理解的而已罢了。

  但如若正常,又何谈异类呢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懦弱与痛苦无法面对时

  叶藏生来就是残缺的,与人类不在一个空间里,他拉长镜头,用外围的视角看着芸芸,感受不到饥饿,感受不到普通疾苦。无法理解人类行为,无法接受小小的否定和批评。

  小时候被男佣和女佣猥亵,却无法、不敢、不会向父母敞开,不抱一丝期待。时常被恐惧笼罩着,用滑稽搞笑的人设,增加自己的伪装,混入人类社会。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他不会用力爱别人,也不会用力去负担。没有朋友、没有真的爱人、他只自己知道自己不配。失去了人格。

  也许就是叶藏的孤独气质,让女人渴望去拥抱。一个又一个的女人,一场又一场的悲剧,一次又一次的懦弱,推离了他和人类的视角,越来越远。结果是认为自己比猫狗还不如的动物,是蟾蜍,只会慢吞吞地爬行。不断的逃避,无法面对的懦弱,无法回首,尽是可耻的过往。

  2019年5月19日西安

  《人间失格》读后感(三):敏感的讨好型人格

  《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查了百度,再梳理清楚故事发展的逻辑。主人公是讨好型人格吧,生怕别人会尴尬和不开心,使出浑身解数让每个场面热闹和欢快起来,一是怕别人不开心,二是压抑的氛围让自己也不舒服。 叶藏怎么会一步步丧失人格呢?听说过一句话“所有不好和阴暗的想法我都有过,只不过我没有做出来”。叶藏的内心比一般人要敏感,看清每个人说每句话的内心所想,就算知道对方是恶,也是要玩笑来搪塞和应付,看起来气氛欢愉。 叶藏如果不是那么敏感的人,神经大条的人会不会好过一点?难得糊涂,也许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人间失格,不失希望

  我坚信《人间失格》的意义在于,让人们看清自己的罪恶之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下去。

  这本书从来就不是绝望之人书写的绝望之书。正是因为他太知道生的可贵了,所以才笔尖淌着血,写下这部凝结着生命的希望之书。

  直到今天也很困惑,当初的我为什么会这么看待这本书。无论何时何地询问内心,都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温暖,充满光明的书。是因为最后一句话吗?仅仅最后一句话的温度,就可以驱除前文在我心中的阴郁?还是自己早就对这罪孽深重的人世间深有体会呢?真是难以置信啊,明明当初是随便翻翻,却和真正读完的感受一样。我真的读进去了吗?我真的没有臆想过度吗?为什么别人的想法和我不一样呢?这些疑问一直在我心底挣扎。我真的极度渴望有人能解答这些问题,不然我也没法解释当时那颗冷漠的心啊,究竟有没有产生一丝温暖?

  “但是,透过《人间失格》,我仿佛看见他向着光明的样子了,我也想像他一样活下去。”会产生这样子的想法,那他就成功了。服务精神尽到了,丑角也扮演成功了,究极一作也完成了,是生是死也无所谓了,是非功过就让后人评说吧,——他就这样像是春游的孩子般赴死了。

  可能这些都是我的妄想吧,但,《人间失格》的最后一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新生啊,是阴暗之后的微弱希望啊。因为它就是对所有人说的,不是吗?

  (感谢您能容许我的胡言乱语。不喜勿喷啊!我知道我的理解真的相差太大了,但是不想欺骗自己,也想给自己一个解答,犹豫了很久才发出来。结果写得如此杂乱无章真的非常抱歉!因为只是一些凌乱的感想罢了。再次致歉。)

  《人间失格》读后感(五):一本不推荐大家读的书

  最开始一个朋友给我推荐过这本书,给我说过很多《人间失格》里的语录,后来又得知太宰治在作品里用过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更加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惭愧的是,直到4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把这本书读完。

  这本书是一本很桑的书,大庭叶藏这个人物塑造的也很桑。读完之后又看了电影,看完电影大概是晚上的时候,那天晚上很久都没有睡着,处在半梦半醒之间。 因此真的不推荐大家读。

  经典语录:

  在他高中的时候,认识了恒子。恒子可以给他安全感,跟恒子在一起他不用装做一个搞笑的丑角,可以毫不掩饰地展现他内心的阴沉寡言。纠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给人的感觉,就像身边刮着冷冽的寒风,落叶飘零,一个完全遗世孤立的女人。“ 大庭从她的身上找到了共鸣”落寞‘,甚至在***之后甚至有一点幸福。一句相当经典的话就出自这里: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原文:

但也仅那一夜。当我一早醒来,便弹跳而起,恢复成那轻浮、善于伪装的搞笑人物。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我想趁自己还没受伤前,急忙就此分道扬镳,于是我又以惯用的搞笑制造烟幕。

  关于对"俗话说“床头金尽,情缘两断”,他的见解:

“俗话说‘床头金尽,情缘两断’,其实这个解释弄反了。它的意思,并不是钱用完了,就会被女人一脚踢开。而是男人没了钱,就会意志消沉,变得窝囊,连笑声都没力气,接着开始闹脾气,最后则是自暴自弃,主动把女人甩了,变成半疯癫的模样,见一个甩一个。《金泽大词林》这本书就是这么解释,可悲啊。我懂那种心情。”

  原文中出现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不会有悲矜来袭。

  这句话并不是太宰治写的,是他引用 法国诗人查尔·柯娄 的诗句:

日日同样的事一再反复不息, 只需遵照与昨日相同的惯例。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不会有悲矜来袭。 阻挡去路的巨石, 蟾蜍会绕路而行。

  他也曾渴望快乐:

尽管日后面临大悲也无妨,我只渴望此刻放纵极度欢乐。

  引自鲁拜集:

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欢畅。 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凉。 怪哉,仅一夜之隔, 我心竟判若两人!

  在经历过很多之后,他对自己和世间感到失望,从这段话也能看出来文风的压抑:

我想死,好想死,一切已无法挽回,现在不论做什么都已于事无补,只会更加丢人现眼。骑单车去青叶瀑布的愿望,我已不敢奢望。唯有污秽的罪恶与卑劣的罪恶一再堆叠,苦恼不断扩大增强。好想死,我只有一条死路可走,活在世上是罪恶的根源。尽管我一直如此左思右想,但还是以近乎疯狂的模样往返于公寓与药店之间。

  结尾:现在的我,称不上幸福,也算不上不幸。 只是一切都将就此流逝。 在过去我一直过得像身处地狱般的人类世界里,这可能是唯一的真理。 一切都将就此流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