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裂痕》是一本由[美] 菲利普·迪克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页数:6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半都特别幼稚,但怎么办,我喜欢他啊。最喜欢《保存机》了~
●没有长篇的做作干枯,基于框架设定的短篇居然还不错,可能因为作者当时还年轻,有几篇意外的乐观。还是觉得他适合提供构思,让个文学水平好点的来写人和组织语言。
●这第一卷收录的作品,大多是PKD在50年代初的风格尝试、主题探索之作,全书一以贯之的流畅叙事可以说在科幻大家中比较少见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那些充满冷战铁幕年代感的科幻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那些充满童趣与游戏感的奇幻作品里。
●翻译很流畅,终于不再是晦涩的了。我最喜欢保存机那一篇,名家经典音乐,人类共同的艺术被保存下来,衍生成活生生的动物,形态各异。人人都会做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叙述梦境。比起happy ending,我现在更喜欢末世悲惨小人物的故事。库布里克说,人人都喜欢坏蛋的故事
●我觉得不错顺便卖安利了,600页!喜欢pkd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你)~
●好多奇妙的脑洞,看之前还担心可能会很幼稚。幼稚其实有点,但并不拙劣,都很精彩。还有些童话似的……《保存机》《变量人》《记忆裂痕》《殖民地》有改编成电影的潜质,《花园中》《伟大的C》《精灵国王》看得都想笑,点子太好了~
●最早的一部分作品 确实质量上欠缺一些 相比后期的作品也更加简单 甚至没有那么悲观 很多作品都是比较温情的 一本看完慢慢感受到了作者的转变
●那篇记忆裂痕我好像在那看过...
●“科幻故事或科幻小说真正的主角是一个观念,而不是一个人……快乐是科幻中本质的、最终的要素,那是一种发现新奇事物所带来的快乐。”PKD的早期点子集。ps:sfw的迪克系列装帧设计真的是一如既往地差(丑)。
●已购。能把PKD这套中短篇翻译过来真是善莫大焉!首尾两篇文也是资料性大好~迪克在卖出第一个短篇后说:我现在开始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也许自己能靠写作谋生。我在脑海中幻想,我可以辞掉唱片店的工作,买一台更好的打字机,然后一直写下去,同时还能付得起家里的账单。一旦你开始出现这种想法,就会有人跑来把你拖离这种幻想。这是为了你好。之后等他们放开你时,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已消失不见。你会回到唱片店(或者超市、擦鞋店)。明白了吧,成为作家这回事儿,相当于我曾经问一位朋友,他大学毕业后打算进入哪个行业,他说:“我要成为一名海。”他可是认真得不得了。
一个短篇,一个中篇,都是对战争的思考。战争发展到最后,所有人都会厌烦的;战争只是习惯,而不是天性。所有这些,都是独立在“人”和“战争”之外的智慧才能思考出来的,是的,我觉得太空船先生里的老教授已经不是“人”了,他难道不就是上帝吗?他亲自驾驶诺亚方舟,带着他心爱的亚当和夏娃,驶向了茫茫宇宙,还承诺会回地球带动物们出来。。。人性,战争,社会,政治,宗教,一切都是菲利普迪克最完美的样子。
《记忆裂痕》读后感(二):2019.03.01.-
摘抄⭐️
自序
我们来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以我们已知的社会为基础。
社会观念的位移,这就是科幻的本质。
科幻故事真正的主角是一个观念,而不是一个人。
引言
迪克的主角往往是受害者、囚犯,以及被操纵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会努力尝试。
引起剧变的可以是药物致幻、时间扭曲、机器控制,外星人降临。那个了不起的、大写的现实成了一个变量。
他的人物会在至关紧要的时刻丢人现眼,最滑稽的场景中忽而插入富于讽刺意味的、可悲可叹的情节。
我所表达的情绪是信念,是对某种东西始终抱有信心。
读过之后,让我成为一个比之前更为丰富的人。
《记忆裂痕》读后感(三):读书笔记1,稳定&沃昂&小人行动&乌布&发射器&头骨
稳定
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讽刺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沃昂
我最初以为只是说狗对着垃圾收集员的狂吠,然后觉得应该没这么简单——这样还叫科幻小说吗?后来发现就这么简单,就是写狗对着垃圾收集员狂吠而已。菲利普迪克的小说经常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变换一个视角。
小人行动
我深刻怀疑这篇短小的玩具小说深深地影响了很多后人,尤其是《玩具总动员》系列的主创们。
乌布
不仅仅是外形像猪且大谈文艺和哲学的乌布比满脑子杀戮的船长更像人而已,全文的最后两句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自己去看。
发射器
描述了一个核战争后荒凉死寂的地球。是的我们庸庸碌碌一辈子,费尽心思争斗,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书籍智慧和我们的照片而已。
头骨
时空悖论出现了,文中还透着深深的宿命感。
《记忆裂痕》读后感(四):如梦似幻的世界,边读边记
个人观感,满分10分
2020.1.2
《稳定》:5分
一个稳定的世界,不准任何破坏的因素出现,如同一潭死水。
有时空循环的剧情,结尾看的不是太懂,那个水晶球就是市场上常见的里面有房子的玻璃球吗?反正读着有点谜
《沃昂》:7分
很喜欢这篇,“沃昂”不就是“汪”吗?
一开始还真以为沃昂是种怪异的生物,在不被人类发现的情况下入侵人类城市,后来才反应过来这竟然是狗狗眼中的垃圾回收工。天啊,太可爱了,真是忠诚勇敢的小动物
《小人行动》:7分
这种玩具拥有生命的剧情特别抓我的心,特别是这些士兵小人竟然还谋划着一个大计划,虽然这个大计划被其他玩具们不停的粉碎着。
好有意思,让我想起小时候看郑渊洁的罐头小人,那是一个属于童话的世界。
《乌布》:8分
之前在《窃星》上看过,当时的翻译叫做《天外的巫伯》。
算是前四个故事里叙事最流畅的,短短的篇幅生动描绘出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外星生物。
外形如同肥猪,拥有心灵感应的能力,爱好和平而懒于运动,毫无攻击与反抗的力量,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最为画龙点睛的便是最后的反转。
吃下乌布肉的船长竟然拥有了乌布的意识,是夺舍?还是一种灵魂的同化?
真是细思恐极!
《记忆裂痕》读后感(五):时间、宇宙
《稳定》:本书的第一个时间机器。
《沃昂》:一定要读一读最后的《记录与说明》,看完后我觉得,这篇更像是寓言小说。
《小人行动》:人类所不知道的世界危机
《乌布》:在很多作品中都会写到,更高等更强大的生物屠戮人类,并对人类说,你们也是这样屠宰猪羊的,每次看到这样的描述我都想说,就算同样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但是能沟通和不能沟通是天差地别的。如果猪牛鸡鸭都会说话了,那又怎么样呢?我还是挺佩服船长的魄力的,要是我会有些心理障碍。
《发射器》:有这么先进这么智能的战争机器,难怪人类会灭绝了。不过人类却还是知道宝贵的是什么
《头骨》:本书的第二个时间机器。受后来的《终结者》和《12只猴子》的影响,看到一半就猜到了结局。最后的“演说”是个败笔,还不如不写出来。
《守护者》:为人类着想,替人类做决定。本书少有的乐观结局。
《太空船先生》:只有两个人没法繁衍出一个文明吧。
《森林里的吹笛人》:看到一半就能猜到结局,后世这种写法太多了。
《进化》:没有时间机器,但是大大加快了时间的进程。所以说那个星球上并不是没有产生过生物,而是都飞速地进化后离开了?全书最让我意外的结局。
《保存机》:如此轻描淡写地述说了,创造生命这个,被无数作品称为神的领域的行为。和上篇一样,大大加快了时间。
《牺牲》:未曾见过的有趣设定,和《小人行动》有点异曲同工。
《变量人》:本书的第三个时间机器。很适合拍成电影。惊讶于莱因哈特的疯狂和强权,居然可以在人类生死存亡关头,因为毫无意义的原因而牺牲这么多人。他就不怕打坏了控制塔?而且,在这种战争时期,每一个科学家都是国家的无价之宝吧,他就不怕打死了几个?科尔真是天选之主了,200年后无人能修好的机器凭感觉就能修好,主角光环逆天了。总之很适合拍成电影,都有4部了吧,没人考虑这篇吗?
《坚持不懈的青蛙》:偷换论题了喂。青蛙的每次跳跃也不可能精确啊。
《藏有秘密的水晶球》:像是《稳定》的前传。沉不住气是干不了大事的。
《棕色牛津鞋短暂的幸福生活》:和《保存机》一样,漫不经心地5美元就创造了生命。
《巨船》:在院子里造出来的船能有多大呢?这个诺亚方舟也太小了吧。
《蝴蝶》:本书的第四个时间机器。我本以为是探讨因果论的哲学论题,结果就是个生物恐怖片。
《记忆裂痕》:本书的第五个时间机器,也是最特别的一个(不限于本书)。我边看边想这篇也很适合拍电影,一看标题猛然想起,这不就是那部电影的原著吗?不过我很好奇,两年前的詹宁斯在第一个抓电线的时候,他看到的两年后的他应该没有逃出来,那怎么知道需要后来的那些小东西的。难道又是个时间闭环?另外,他抓到的东西不就已经是他的了,怎么拿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报酬?
《伟大的C》:结局没有按牌理出牌。
《花园中》:荒诞小说,或者说恐怖小说。
《精灵国王》:奇幻小说
《殖民地》: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像《怪形》《终结者》那样能模仿人类的敌人最可怕,原来只能模仿无机物的敌人也一样可怕。未曾见过的创意。
《被俘获的飞船》:本书的第六个时间机器。但我觉得区区600年宇宙不会膨胀那么多吧。
《保姆》:这是在讽刺现代人在商家的圈套下频繁盲目地更换电子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