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所有的“事与愿违”,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认知漏洞
日期:2020-03-22 06:15:14 作者: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来源:剽悍晨读 阅读:

所有的“事与愿违”,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认知漏洞

  主播大宝

  大家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0年3月22日,我们要给大分享的书是《快行动,慢思考》。

  这本书是由国际著名作家迪安·德尔·塞斯托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继续分享三个普遍存在认知漏洞

  

  放弃前提

  想放弃的东西非常多吧?

  工作爱好人际关系、坏习惯等等,这些东西里,总有我们不想要的,不想坚持的。可是,如果没有一个替代物就贸然放弃,你的损失就太大了。

  没有新工作或者新方向就裸辞,你可能会面临长时间的失业。

  不用新习惯顶替旧习惯,你可能会半途而废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可替代的东西,那么放弃某物就能简单点,损失还小。

  统计表明,我们想扔掉任何嗜好根深蒂固事情或者习惯几乎不可能,除非我们用同等的或者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来替代。

  如果你没有新的关注点,基本上你的想法就只是想象。比如,“我要戒烟!”“我要辞职!”“我以后不打游戏了!”

  如果在同一时段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你的想法就会沦为“空头支票”。

  因为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台24小时运转的机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像这台大机器的部件。你想扔掉一个零件,就得先找一个备用件。不然,这台机器就会运转得很艰涩

  

  『目标的价值”』

  太多人搞错了一个问题目标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是努力过程

  因为不管你设立什么目标,总会实现的和没有实现的。可是你努力的这一路,会收获性格上的坚毅技能上的丰富能力上的增长

  从长期来看,努力带来的快乐,甚至超越了实现目标的快乐和回报

  为什么呢?

  因为目标总是多变的、暂时的,而为目标努力的品质则会持续一生

  比如钓。不管鱼钓得多少,真正锻炼我们的是钓鱼的过程:保持耐心、保持专注、放松心情。后者才是人生的补药,而不是那几条鱼。

  如果我们把目标黄金,那么努力就是铸造黄金的过程。你的成长写进了每一次挥锤中。

  所以,你一定不要弄错了,觉得达到目标才是最重要的。那样你会忽视努力带给你的成长和价值。

  同样的道理学习牛人时,也不要只盯着他们收获了怎样的成绩,不要被他们的高光时刻震晕了。而要从传记和访谈中,了解他们走过怎样的坑,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人际底层逻辑

  在人际关系上,不管你学习了多么高明话术、买了多少礼物、多么了解别人,但有一个底层逻辑你永远绕不开:你越经常性影响他人,他们越知道在意他们。

  研究表明,人际影响是有连贯性的。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人际的热度也会逐渐冷却。对于你在乎的人,经常性询问对于热度的保持很有帮助。

  可是,如果你只是在一年中寥寥几次问候别人,这样的人际热度是很难保持的。

  在关键时候帮忙,固然很好。但是日常的沟通和链接,更重要。

  许多小事情的分量之和,其实远远超过了大事情的分量。换一种角度,我们之所以会在节日做一些大事情,潜意识是弥补我们日常没有做的小事情。

  “该去看看XX了。”

  “该给XX打个电话了。”

  “该问候一下XX了。”

  一时兴起的沟通,来源于太久没联系的愧疚。我们往往会在一次大餐后,就进入偷懒模式,连续很长时间不跟对方沟通,不搭理他们,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因此,小事情才是打开人际的钥匙,这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很关心对方。

  总结一下,一切你感觉不好的状态或者心理,其背后都是认知缺陷。摆正心态,从摆正认知开始。这样,你的成长之路,才会走得非常稳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快行动,慢思考》[美] 迪安·德尔·塞斯托

  ——END——

  往期好文:

  女专家如何创造高营收?

  拥有高疗愈效果的书写法,是都市人最好的“泄压阀”

  关于高效学习的一个新认知,越早学会越受益

  今日推荐:

  剽悍晨读创始人剽悍一只猫2020破局分享暨新书发布会,帮你解锁《人人可学的财富和影响力10倍增长战略》。不要1999,也不要999,仅需9.9

  本次分享,可以回听

  3月26日20:00,我们不见不散。

  长按下图识别即可购买:

  另外,本次分享可以分销,分销比例为50%,也就是生成你的分享海报,别人通过你的邀请码每买一份,你就可以收到4.95元。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分销攻略。祝你学有所得,顺便多赚点零花钱。

  剽悍晨读,每天早上6:30

  用一首歌的时间

  轻松get一本好书的精华内容

  开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晨读时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所有的“事与愿违”,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认知漏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