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爱玲:这三种人,千万别深交
日期:2020-03-09 13:45:10 作者:碧读·七月橘 来源:碧读好书指南 阅读:

张爱玲:这三种人,千万别深交

  好书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成长

  文 | 七月

  “也孤独,也灿烂。”

  仅仅六个字,张爱玲命运就可跃然纸上

  纵观张玲的一生,有人共青春,也有人同富贵,但走在人生最后,她只剩下了孤寂落寞

  但也正是她这种生性冷淡,不交朋友性格成就了她耀眼的一生。

  朋友,在贵不在多,张爱玲用自己经历诠释社交真相:有些人,不必深交。

  01

  利益往来的人

  张爱玲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时,与她同时声名鹊起的,还有一位女子——苏青

  苏青婚姻坎坷,办了杂志自立谋生,她和张爱玲的相识,就源于自己的杂志《天地》。

  张爱玲与苏青

  那时的张爱玲,给苏青写了不少稿子,一是为了投稿赚钱,二是因为苏青是女性,张爱玲同情她的遭遇,便帮衬着。

  起初的《天地》,基本就是靠着张爱玲崛起的。

  张爱玲是赏识苏青的,她可以公开地说:

  “我最佩服她。”

  “把我同冰心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张爱玲这么骄傲一个人,居然可以夸赞个人,她对苏青的偏爱可见一斑

  有人因为性格相投,如胶似漆,有人因为气质一致情深不移,张爱玲和苏青,恰恰是性格、气质各异的两个人。

  

  张爱玲孤清高傲,不喜尘世琐碎人情虚伪

  

  苏青为生活所困,一头扎进世俗深海满身都是烟火气。

  但在工作上,她们的配合却是天衣无缝的,一个用一只笔,走红上海滩,一个靠一本杂志,撑起了孤儿寡母的生活。

  苏青需要张爱玲的支持自然投其所好,而张爱玲自小缺爱,便觉得得到了人间知己

  

  可惜啊,当一个人因为利益而接近别人的时候,说出的话往往是不可信的,看似是深情实则恭维,远观是惺惺相惜,近看满眼人民币

  所以,苏青在明知胡兰成家室情况下,还将张爱玲的地址告诉了他。结果,张爱玲在他的攻势下彻底沦陷,赔上了青春,也浪费了一大笔金钱

  胡兰成

  而且,在这两个人结婚后,苏青还和胡兰成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当张爱玲看到胡兰成在苏青处逗留时,她的里像扎了一根刺。

  一边是深爱的男人,一边是交好的闺蜜,张爱玲这时,才恍然醒悟:

  原来,当两个人的关系是以利益为基础时,是不能奢望感情的。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陷得越深,伤得越痛。

  之后的张爱玲,也因此刻意疏远了苏青。

  而苏青之后书写自己的回忆录《续结婚十年》时,提到了生活的大多数人,但就偏偏只字不提张爱玲。

  因为没有利纠缠,所以没有再吹捧示好的必要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利益往来的人,表面上总是和善的,但心向金钱的时候,没有人是不嬉皮笑脸的。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若是自己真的掏心掏肺,只能徒增伤感罢了。

  02

  见不得朋友好的人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流动的,那个在象牙塔里共青春的人,可能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那个曾经温暖过彼此时光的人,可能会在年华中变了模样。

  炎樱之于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人。

  两人相识时,彼此正青春,心中无尘埃,把对方当知己,无话不说,形影不离。

  从香港大学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张爱玲和炎樱的闺蜜情与日俱增。

  张爱玲与炎樱

  炎樱似火,为人热情,性格活泼,她的存在,对于张爱玲来说,是孤清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庭,自小冷淡,但和炎樱在一起时,她发现了生活的另一个可能,便也就此敞开心扉,放下心防。

  好的关系就是如此,我在你身上可以找到另一个自己,可以卸下伪装,做回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

  那时,炎樱的身影经常在张爱玲的笔下出现。

  她是《小团圆》里的比比,是《双声》里的谟梦,也是《炎樱语录》里的主人公。

  如此可见,这段感情,对张爱玲的意义。

  

  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经年之后,炎樱之于张爱玲,从无话不说,变成了无话可说。

  毕竟,逝者如斯夫,人也不复从前。

  进入社会的炎樱,褪去了当初的真诚,染上了几分世俗。

  张爱玲成名之初,炎樱曾写给胡兰成:“兰,你真是不知道现在同爱玲出去有多讨厌。”

  曾经的同行者,忽然光芒万丈,在炎樱眼里,不是欣喜,反而是厌恶。

  她似乎是嫉妒张爱玲比自己强,于是,当张爱玲需要帮助时,她没有选择伸出手。

  那时,她在日本生活,张爱玲来投奔她,本想借助她的力量前去美国,但炎樱置若罔闻,一心只想炫耀自己的安稳。

  她急于展示自己的优越,像是在弥补之前被张爱玲比下去的不甘。

  终究,张爱玲还是失望了。

  张爱玲与炎樱

  当张爱玲在美国为了生计奔波时,炎樱在寄来的信里,永远是表达自己的得意,至于张爱玲的处境,她从未有过丝毫关心。

  直至张爱玲去世,炎樱的书信从未中断过。

  而张爱玲在认清了这段感情的现状后,她选择了无视,从未回过一封信。

  芳华已逝,早已物是人非。

  

  再留恋,也不过是对过去的缅怀。

  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走到最后,炎樱和张爱玲的这段情谊,只能共青春。

  炎樱这个女子,爱的只有自己,从她向胡兰成抱怨张爱玲的名气起,这段感情,或许就已经到头了。

  看不得朋友好的人,表面上虚荣心在作祟,其实是少了几分真心。

  与其相互对比,互增烦恼,不如就此离去。

  03

  彼此不认同的人

  曾看到一句话:“友情的本质以及友谊可以长久的根基就是相互认同。”

  深以为然。

  如果彼此不认同,还要相处,无非就是两颗心的相互敲打,最终的结局是两败俱伤。

  深知这一点的张爱玲,果断得很。

  张爱玲刚出名时,认识了早已有些名气的潘柳黛。

  张爱玲向来重视自己身边的朋友,有一次,她请苏青和潘柳黛来家中做客时,盛装打扮,极具诚意。

  苏青和潘柳黛看到张爱玲穿着如此隆重,大吃一惊。

  事后,潘柳黛还向苏青抱怨了一番。

  潘柳黛

  

  因为不懂,所以多疑,因为没有认同,所以看不到真情。

  可能从这个时候,潘柳黛就开始逐步把张爱玲这个人从自己的世界里剔除。

  胡兰成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去赞扬张爱玲,其中也提到了张爱玲和李鸿章的关系。

  这时的潘柳黛,露出了獠牙,公开和张爱玲撕破了脸。

  她也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张爱玲的“贵族血脉”时,毫不客气地对其进行讽刺。

  “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就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便自说自话是‘喝鸡汤’的距离一样。”

  这位昔日的好友,没有给张爱玲留一丝情面。

  自此,两人彻底分道扬镳。

  和不认同的人走到一起,起初是压抑,之后变成争端,最后注定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没有反击,不过在心里,把潘柳黛彻底划进了黑名单。

  十年之后,别人提起潘柳黛时,张爱玲给出的回应是:“潘柳黛是谁?我不认识她。”

  

  你不认同我,那我们就相忘江湖,各成彼岸。

  

  在成年人的社交观里,及时止损才是王道,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条海里,既然不是同一种人,又何必假装深情。

  04

  张爱玲虽孤清,但她活得比任何人都通透。

  她真诚,所以对有所图的情谊嗤之以鼻,她慈悲,所以用疏离表明态度。

  谁的人生都是一袭袍子,但少几个这样的朋友,就少了几只虱子。

  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和有利益往来的人相交,摸不透真心,一腔热血容易被喂了狗。

  和见不得朋友好的人相交,同不得甘甜,也共不了患难。

  和不认同自己的人相交,压抑的是自我,换来的是尖刀。

  余生不长,交错了朋友,既浪费了心意,又蹉跎了时光。

  这三种人,还是远离的好。

  人生在世,也不过三万天,没必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荒废时间。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微信公众号:碧读好书指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爱玲:这三种人,千万别深交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