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三餐 山村篇》是一部由罗英石执导,廉晶雅 / 尹世雅 / 朴素丹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一):第四集太有梗了,配乐都是天空之城
这一集刚开始听到配乐只是熟悉,后来看到嘉宾才反应过来是《天空之城》配乐 瞬间觉得导演好懂,狂追剧的我感动(づ ●─● )づ特别是她们说 没想到jtbc的综艺会请tvn剧的演员一起来,女演员能参加这个综艺做首秀,她们感情是真的好!
娜拉是真的很优雅,保养好好。晶雅是风风火火,很接地气的大姐。世雅是状态最年轻,随时能捧场的万金油。素丹属于得力干将型,默默干活的小妹妹。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二):不愧是罗pd
《三时三餐》的灵魂是李瑞镇。 不管菜式、嘉宾、场地、季节怎么变化,只要他还在,就是三时三餐。 李瑞镇不是专业的综艺人,云淡风轻,不过分用力。他做节目时,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换言之,真实。这种真实,在罗英石PD的手下,被一一放大、描摹清晰,从《两天一夜》时期的美大哥,到《花样爷爷》的碎嘴挑夫,再到《三时三餐》里的偷懒大哥,每一个定位都直观地折射出这个人本身的样子。 这也是罗英石的高明之处。他针对不同的放送,采取不同的故事讲述方式。《新西游记》里,是靠着与老油条综艺人之间的斗智斗勇,形成反差;而到了《三时三餐》、《新婚日记》等非专业综艺人的节目,则是依靠参与者本身的个性,发掘出看似无聊却实则有趣的亮点。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三):三时三餐(简单幸福的生活)
好喜欢这种温暖的综艺 每个人都那么自然 没有无聊的争斗 就是像过日子一样简简单单的生活 里面的演员也都很舒服 最喜欢朴素丹 这个小姑娘太圈粉了 长得干干净净的 干活麻利 还能干 好像什么都会 又不争不抢功 而且做事情很利落不拖沓 做什么都做的很好 累活苦活都抢着做 自然不做作不矫情不娇气 我真是太喜欢她了 之前是寄生者看过她 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这综艺参加对了 太圈粉了 哈哈哈哈好喜欢她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四):都市感式和面
今天看了《三时三餐.山村篇》第三集,廉晶雅、尹世雅、朴素丹和嘉宾郑雨盛,每天一睁眼就讨论早上吃啥,早饭吃完收拾好又讨论中午吃啥,午饭吃完休息时又讨论晚饭吃啥。农民的生活比综艺中更繁忙,要及时播种、及时收获,不能有丝毫耽搁。明星们只操心三餐饭,菜已经种好,豆芽也发好,鸡舍有人维护,只要定期喂点菜叶子就行。就这,几个人为了三餐饭手脚不停。 郑雨盛四十多岁,笑起来眼角有皱纹,皱纹看上去格外顺眼。用罗PD的描述是“都市感很强”。没想到洋气都市明星来到乡下,挖土豆别娴熟,还会和面,而且知道用开水烫面,面会很筋道。可惜的是没有土豆淀粉,揉了快一小时面,越揉越软。分三次加面粉,面团越变越大,够十个人吃喝。廉晶雅风格豪放,配菜总是切一大盆,最后的年糕汤很美味,几个人还想再吃时,已经被工作人员吃了很多,勉强刮锅底刮出半盘。 三时三餐里,这些明星吃得不少,米饭一大碗,饭菜都吃光。大家很注重营养均衡,每餐都保证都肉蛋,生菜苏子叶更是摘一大盆,包着肉吃。 配图是郑雨盛和面,“都市感明星”和面的架势,都星光熠熠。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五):这一次,老罗去了山村
罗英锡营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生活,三餐四季,这里来了很多人,又走了很多人,现在依然有新朋友在继续.... 2019的初秋,罗英锡带着三三又回来了... 从2014至今,整整8季,距离最近的海洋牧场篇已经2年。从旌善到渔村,到高敞,再到海洋牧场,今年又去了山村,迎来了很多朋友,送走了很多朋友,然而还是那个罗PD。 这次回归,没有美大也没有车婶,总归有些些失望的,但是初心不改。老罗带着三个我还不认识的女演员去到了山村里面过生活(好像李瑞镇和车胜元,当时我也不认识...),还是种菜,做饭,洗碗,睡觉,再养一条狗,2只猫,几只羊,还有会下蛋的鸡,最好有个能养螃蟹吃鲍鱼的水族箱(越来越奇怪了...)最简单,也是最奢华。 迟到了整整2年的三时三餐,终于于今回归,开心的,不只我一个人。罗英锡总是有这种魔力,想起国内有个团队曾经说过,“罗PD功力,望尘莫及”。虽然有花样系列,餐厅系列,新西游系列 and so on,也因为我自己的偏好问题,独爱三三,大概是乡村生活的吸引力吧。 它好像不是一个综艺,过于安静、平淡,仿佛记录的是一些平凡人的最普通的一天。 在农村生活,靠山靠海,生火做饭,刷锅洗碗,喂养牲畜,开垦农田。不管是阳光万里还是乌云密布还是大雨瓢泼,每天的事情都有同样的节奏和安排,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吃饭。“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大概这是三时三餐直击人心的一个原因吧。 好好吃饭,无论多么忙碌,多么悲伤,多么孤独。每个了解过三时三餐的同学,都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诚、温暖,这也许就是治愈人心的力量吧。不管瑞珍妮和车婶在不在,不管温暖大叔们在不在,不管那些小朋友在不在,这些力量一直都在,只是通过罗PD的摄像机,有机会表达给了更多的人,让远在异国的我也可以通过屏幕看到。 同样干净整洁的小屋,同样的火灶和煮饭锅,同样的菜地和农田,同样悠然的心情,同样为了零花钱和老罗斗智斗勇的可爱的一群人,带着生活的本真和纯善回来了。 好啦,三三的美食就不再赘述,每一顿都是经历了艰难险阻才完成的大餐,必定于他们而言是当时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六):乡村生存记女子篇—与过往的《三时三餐》和《向往的生活》都不同的人间烟火。(一个《三时三餐》和《向往的生活》双重爱好者的不偏不倚对比篇
新一季三时三餐昨天晚上开播,没有了车大厨和文大厨的加持三时三餐似乎回到了当年最初的模样—厨艺不甚精湛的出演嘉宾,不熟悉的乡村环境,人情作佐料,讲一出磕磕碰碰的乡村生存记,字里行间里有生活本来最纯净的面貌。
老罗在正式录制前的经典“鸿门宴”上通告几位出演嘉宾,这一季节目组提供给嘉宾的东西更清简了—这节目怕不是要出演嘉宾们在世外桃源修仙?再加上,女子版大型乡村求生节目,听着就特刺激,特大女子当家作主人。(其实我真的暗戳戳地期待,老罗如何展开这个故事,如何传达价值观,在对于平权极其敏感的韩国,相安无事地把这个故事讲好。
一集下来被廉晶雅姐姐小急脾气和懵懵的较真儿劲儿可爱疯了。虽然做的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甚至还不如我在韩国日常吃得好,但还是没出息地看馋了—老罗大概真的有什么魔力吧,总能设法让人在最平凡的日常里面拥有嗨点。第一集里附赠的,郑雨盛和廉晶雅主演的,上世纪青春片里典型的相会场面,我着实心动了—特别期待乡村老友记的后续。
老罗的三时三餐,无论哪一季,都有展现一个淡淡的,极简的日常生活图景。所有日常简化,浓缩成三餐。享受自给自足的充实感和喜悦感。节目里,三餐既简也繁。简单于人可以放下利欲,着眼于一天之间。又繁忙于劳作,为一日三餐付之劳动,柴米油盐酱醋茶,从最微小的劳动体验着生活的真实。大概是当人过着最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才最切实的感受得到人的存在感。所以三时三餐嘉宾也少。常驻的出演者们在最简单的生活里,彼此变成习惯的,舒服的存在,过互相配合,不相互纠缠的简单生活。用最平凡的情节,刚好莞尔一笑的笑点,支撑着观众最轻松的娱乐。这几季的三时三餐,走过了几个地方,几度四季,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气息。
向往的生活是我认为本土化最成功的综艺之一,展现的则是与三时三餐不同的,另外一种人间烟火,像节庆里走亲访友热闹图景—年轻人有年轻人之间的天真烂漫,展望憧憬;经历了更多重生活的中年人有中年人的沉淀积累,感怀透彻。情节里比起三时三餐多了零星火花,不刻意为之,但是是生活和人际真实的样子。热闹非凡也平静温情—结队劳作,共同庆祝,分享成果。比起淡淡之交,是一种能累积下更强烈情感的相处过程。很中国特色,是一种本质上根源于人情的现实美好—热闹而不叨扰,温情而不纠葛。是种交杂了世外桃源和喧嚣凡世的,扎实的幸福。
我觉得两个节目都好,一个忙于三餐本身,一个忙于食物背后的人情。各有各的好,更重要的是立意本身不同,却也都体现着各自语境中的平凡幸福和理想的社会关系,也都有所启发,提供了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七):罗英石:当之无愧的韩国“综艺之父”
要说起最近最火的综艺,那绝对是非《三时三餐山村篇》莫属了。 不仅豆瓣评分高达9.3,节目收视率也飙到了7.2%,在韩国同时间段节目中达到了第一。 作为“三时系列”的第七季,在开播之际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前几季清一色的男嘉宾不同的是,这一次节目中请来的嘉宾都是女性。 有凭借着热播剧《天空之城》大火的尹世雅,廉晶雅。
还有在今年口碑爆棚的电影《寄生虫》中基婷的扮演者朴素丹。 三人的奇妙组合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是每位观众都很好奇的点。 抛开这个部分不讲,我想这部综艺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它本身的口碑,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它的制作人—— 罗英石 简称罗PD,人送外号:“养活了半个韩综圈的男人”。 在韩国的综艺界,如果老罗要是第二,绝对没人敢说是第一。 罗英石,就是综艺节目收视率的保证。
“老罗出品,必属精品” 别看他如今在韩综圈这么NB,谁能知道他以前的梦想却是成为一个能写出爆笑喜剧脚本的剧作家。 他带着写好的剧本去参赛,却在公开甄选时落选,之后他便放弃了成为剧作家的想法,进入了KBS艺能局。 自此,他成为了一名综艺节目制作人。 最初他以节目助导的身份参与了《出发吧!梦之队》,《山庄约会:玫瑰的战争》等节目的制作,开始在综艺界崭露头角。 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从助理PD做到了主PD。 离开了KBS之后的他,不久便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 2013年7月5日,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TvN推出了由罗英石制作的综艺节目《花样爷爷》。 不仅引发了国民的广泛关注,还创造了有线电视台的收视神话,在14年的百想艺术大赏中荣获最佳综艺作品奖。 在这之后推出的《花样姐姐》,《花样青春》(简称“花样系列”),以及“三餐系列”,每一部的评分都在9分以上。 所以也可以说,韩国综艺届进入了老罗的“黄金时代”。 除了“花样系列”,“三餐系列”,老罗还有很多“代表作”—— 《新西游记》,《尹食堂》,《森林小屋》,《新婚日记》,《一日三餐》,《咖啡之友》,《西班牙寄宿》等。 每一个节目都做到了口碑+收视双丰收,他用事实证明了“综艺之神”的名号他当得起。 老罗的综艺火了之后,各种抄袭,山寨也就随之而来了。 最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国家,简单地罗列一下: 韩国有《花样姐姐》,《花样青春》,我们就有《花儿与少年》; 韩国有《三时三餐》,我们就有《向往的生活》; 韩国有《尹食堂》,我们就有《中餐厅》 ……… 还有好多好多,韩国有的我们都有。 至于有没有版权,是“单纯借鉴”还是“刻意抄袭”,大家就自行百度吧。 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韩国的综艺里,生活的平淡与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要展现的重点。 反观我国的综艺,激化矛盾,博取关注才是他们奉行的王道。 只要能提高收视率,霸占头条就足够了,至于节目的内容以及要传达的主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不思创作,只思抄袭:不思质量,只思数量。 这可真是我国综艺界的一大悲哀啊。 老罗制作出的综艺之所以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够真诚 在老罗的综艺里,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抛开厚重的滤镜,浮夸的表演以及刻意的卖弄,他为我们呈现出了在那个环境之下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 他热爱生活的美好,但也不屑于掩饰其中的糟糕。 所以我们看到了—— 《新婚日记》中安宰贤与具惠善既有美满的幸福,也有傲娇的冷战; 《三时三餐》中既有无言的平淡,也有不知所措的慌乱; 在他所制作的节目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仅具有着独特的视角,最关键的是充满了最原始的敬畏以及孩童般的纯真。 第二,够治愈 看老罗的综艺会让人心情平静,在他的镜头下不论是人物,还是自然,都展现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在他的“挖掘”之下,李瑞镇成为了“劳模”,车胜元成为了“车大妈”,宋旻浩成为了“小呆萌”… 成员之间会互相取笑讽刺如敌人,也会嘘寒问暖如家人。 即便是最细枝末节的地方,也蕴含着生活中满满的温情。 第三,有人文关怀 年初的时候,老罗又推出了一款“新”综艺—— 《咖啡之友》 之所以说它是“新”综艺,是因为与以往的节目立意不同,这一次的节目是为了公益。 “以咖啡会友,以收益为善” 将综艺与公益相结合,既做到了节目需要,也能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是这些综艺成就了老罗,让他拥有了不可限量的财富和名利。 但是在三七看来,老罗与这些综艺应该是互相成就的。 综艺节目带给了老罗如今的地位和名气,而老罗也赋予了它们生命。 期待以后能看到更多罗PD制作的精品节目,还等什么呢,《三时三餐》抓紧追起来吧!!!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八):舌尖上的山村
《三时三餐 山村篇》是韩国 TVN 推出的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生活体验类真人秀,参加节目的嘉宾来到乡下,利用身边的农作物自给自足,一起努力做出一 日三餐,“山村篇”一共 11 期,每期约 90 分钟。
一、节目亮点
1.以女性嘉宾为主体
现在真人秀综艺节目大部分还是以男性为主,嘉宾全部是女性的很少如《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不可思议的妈妈》,在最新的一季《奔跑吧》和《极限挑战》 中都有女性嘉宾的增加,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新的亮点。当有体能方面的较量或者 与男嘉宾 1v1 对决的时,她们虽然十分的拼命综艺感十足,但她们始终处于被保 护的状态中。
“山村篇”和以往《三时三餐》最大的区别就是固定嘉宾全是女性,她们分 别是廉晶雅、伊世雅、朴素丹,看似是很简单的改变,但与以往系列相比,做饭 的方式、处理事情的态度、甚至是节目整体的节奏,都改变了不少,让观众有了 新的期待。全女性嘉宾阵容削弱了对性别的强调,也不会存在男女分工的情况, 即使是男性飞行嘉宾来访时,她们也展现了女主人的主导位置,在整个节目当中, 她们不再是被保护的对象,而是真正的主人。
2.惊艳的空镜头与延时摄影 相比于“快综艺”紧张刺激的节奏,《三时三餐 山村篇》作为一档“慢综艺”除了嘉宾所表现出来的故事来吸引观众外,节目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大景别空镜头。
通过这些镜头的使用,让观众也能感受田园风格,每当出现山村的景色时, 给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相比其他同类型综艺纪录片式的拍 摄手法,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也加重了节目的烟火气息,满足了观众对生 活的向往,更容易引发共鸣。
在农作物的拍摄上,大量的使用延时摄影的方式展现它们从种子到成品的过 程。延时摄影最大的魅力就是有着常规摄影无法企及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魅力, 就把农作物生长缓慢变化的过程压缩到了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了平时用肉 眼无法观察到的奇异景象。
农作物延时摄影的拍摄除了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外,在节目的叙事中也便于加快影片节奏,表达时间飞逝的意境。在嘉宾从这一次录制到下一次录制的空白 期,运用延时摄影作为段落的结点,远远要比花字或者旁白这些手段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强。
除了这些大景别和延时摄影,节目中也运用了微距摄影来拍摄山村的动植物,通过微距摄影拍摄出来的特写镜头,把周围背景完全虚化只清晰凸显主体内 容,起到了强化视觉的作用,能让观众排除一切干扰,注意力只集中到主物体上,
二、人物设置与节目形式 《三时三餐 山村篇》的固定嘉宾分别是电影《寄生虫》中的朴素丹、《天空之城》中的廉晶雅、伊世雅,通过与时下热点的结合拉动了节目收视。除了有三 位固定嘉宾外,每一次拍摄还会加入一位飞行嘉宾与三位女嘉宾一起体验生活, 在飞行嘉宾的选择上也拉动流量的电影《寄生虫》中的朴叙俊,或者是与嘉宾是 好朋友的吴娜拉等。
在节目形式上,嘉宾主要的任务就是做一日三餐,几乎所有的食材都是就地 取材,自己采摘,自己做饭,自己自如,甚至有些还需要自己种植,如果想要吃 其他的食品,就要通过劳动去换取金钱到超市去买,这种节目形式让观众在看的 时候也能感同深受。
三、后期制作
1.镜头
《三时三餐 山村篇》在嘉宾们做饭环节通过特写镜头的组接,把一档综艺 节目做成了美食节目。例如在第二期嘉宾烤肉环节,食材的准备、肉与泡菜的摆 放、烤肉的过程,在这一部分运用一组组的特写镜头,立马把观众带到了诱人的 美食境地里,引诱观众的口水,特别在最后嘉宾开饭前,又把餐座上的每一道菜 通过特写镜头呈现在屏幕上,让人在看的过程中有想舔屏的冲动,即便是生活中 常见的豆腐也在特写镜头的表现下让人大咽口水。
在做饭的过程中除了特写镜头的运用,还多次运用升格镜头,例如第一期中 打鸡蛋的镜头,蛋清与蛋黄落在碗中又慢慢溅起,把我们日常看起来平淡无奇的 动作进行夸张性的放慢,给观众营造除了一种唯美奇特的视觉感受
2.配乐
《三时三餐 山村篇》巧妙的运用了背景音乐,例如在嘉宾采摘完食物准备做饭的时候,山村里鸟叫声、洗菜的水流声、器具之间碰撞的声音、水沸腾的声 音,这些同期声的使用让观众在看的时候就仿佛置身做饭的环境当中。在这期间 三位女嘉宾没有说一句话,但配上恰到好处增添气氛的背景音乐,把嘉宾们的心 情完美的表现了出来。相对于其他综艺节目,《三时三餐 山村篇》的背景音乐更 有张力和感染力,配上视频画面的呈现,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四、总结
《三时三餐 山村篇》让人整体感觉轻松、惬意。整季节目没有嘉宾任务环节的设置,PD 时不时还与嘉宾们逗趣,把嘉宾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为 了一日三餐真实的劳作,让观众看到了美好背后的代价。
在后期制作方面,除了精美的镜头和巧妙的音乐,时不时的还会有倍速镜头, 比如在去山村和去鸡窝的路上,把极其无聊的路程通过快速播放的方式全部放出来,既保留了完整性,同时给视觉带来了冲击感,也增加了许多笑点。
相比其他同类型生活体验类综艺节目,住着舒适的小屋、做做饭、聊聊天,《三时三餐 山村篇》节目中运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展现嘉宾们洗碗、洗菜、切菜 的过程,节目组并没有因为嘉宾全是女性就把她们所处的条件变好,简易的木屋、 自己垒的灶台,这样真实的画面,更等引起观众的共鸣,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九):依旧用截图来点评
刚刚看完第二集,因为不是高清,所以截图稍微有点糊。老罗拍的真的很美很自然,本人词汇有限无法形容,每个镜头取景都感觉比例的得当,让人很舒服呀!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有新入坑的观众,弹幕都不太和谐,多次出现拿来与向往***做对比,重点还嫌弃内容料理不够大气。即便人家物资缺乏也能拍得如此治愈。我从第一季追起,高敞篇只要每年一入夏就必重复观看,我从中体会到了对食物的尊重,看多了南韩综艺都知道,即便是普通的煎蛋都能吃出美味的感觉,细细想来道理也理应如此,只要是食物有这原本自然的味道,确实应该是美味的!现在社会确实不是小时候物资缺乏,小时候吃炖肉才会觉得美味,现在什么都不缺了,食物都能轻而易举的买到,难道就因为这些食物太平常太廉价所以鸡蛋,土豆,米饭就不能是很好吃,很美味吗?
罗宝剑就是用这些平凡食物,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农村生活中的简单事物,拍出这么多治愈人心的作品。
有着雄厚财力在意大利拍摄的中**被观众关注的却是各自撕逼。
《三时三餐 山村篇》观后感(十):9.3分神级综艺强势回归!这就是国内抄都抄不会的节目
这两天,勇哥在逛豆瓣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了不得的现象。
外国综艺口碑榜Top10里,居然有9个都是韩国综艺。
其中5档节目都在9分以上,而且都是系列综艺的第N代。
为何韩国节目的综2代们的待遇与国内综2代的差距如此之大?
为何国内无法原创做出如此多高分综艺?
一直是深埋在勇哥心中的刺。
近年来,一堆模仿山寨韩综的内地综艺出圈。
有的第一季还有点水花,之后越做越差;有的连第一季节目就水土不服,直接扑街。
究其原因,还是内地综艺制作团队,大多只抄模式,却没能真正学到韩综的精髓。
比如选秀节目,才艺出众的现成素人就这么多。
哪里经得起国内这么多嗷嗷待哺的综艺节目,一遍一遍的割韭菜?
事实证明,还没等下一波才艺素人成长起来,这一类型的选秀节目早已经死绝了。
再比如明星真人秀,这倒不是怕没有明星可请。
反是能邀请到有超强综艺感,能出节目效果的明星嘉宾组合,实在是个技术活。
在一些节目中,流量明星确实是收视王道。但更多节目中,寻找适合的话题明星,才是节目出圈的最大利器。
所以,国内综艺要想“师夷长技”,还是要学习韩综中最最精髓的东西。
不要买版权的钱花了一大把,结果仍然做不出一档属于国人的高分综艺。
而今天,勇哥就来分析一下《三时三餐》,连续5年播出8部,仍然每季评分维持9分以上的秘诀。
众所周知,《向往的生活》就是《三时三餐》的国内版,也是引进最成功的一档综艺。
但与原版《三时三餐》依旧有差距。
而最近播出的《三时三餐 山村篇》也出现了更换嘉宾的情况。
固定嘉宾全员女生阵容,这里有《天空之城》里的廉晶雅、尹世雅。
还有《寄生虫》里的妹妹朴素丹。
新鲜是新鲜,可是没了车婶的《三时三餐》还能是我们熟悉的慢综艺吗?
这时,导演罗英石用实力告诉我们,只要有他罗奴在的地方,别管嘉宾是谁,《三时三餐》那熟悉的味道,就绝不会变。
点开《三时三餐 山村篇》,第一眼吸引勇哥的就是节目那该死的节奏感。
竟然让勇哥这种极度习惯2倍速的观众,找不到一处快进的点。
老罗的团队,是对观众的习惯有过专业分析的。
比如这段开往山村的路途,如果常速播放会非常无聊,但老罗却发现这段崎岖的山路快速播放出来,竟有坐过山车般的视觉效果。
比简单粗暴的一剪没,精巧多了。
片中还有很多这种适合时宜的快播,总能找到平时超易忽略的逗趣点。
哈哈,看看这段,有没有很像唐老鸭?
还有惊艳空镜头和延时摄影。
一种欢快的乡村生活,立马呈现在观众眼前。
再看国内的观察类综艺,一水的纪录片拍摄手法。
制作团队完全被限制在固化的学院派氛围中,却失去了用一颗玩乐调皮的童心看世界的机会。
瞧瞧第一期节目,给飞行嘉宾郑雨盛带麦的环节,镜头失焦,不小心拍到人鱼线,也可以配上调皮的花字,毫无违和感。
饱满的配乐,则是老罗综艺的另一大特色。
老罗选取的背景音乐往往有强烈的情绪性,而合适的情绪配乐是帮助烘托节目气氛的不二法宝。
但国内语言类型的综艺更多,能够巧妙运用音乐的综艺导演实在太少。
如果国内综艺能补上这一课,相信至少生活观察类节目的水准能上升一大截。
另外,看女生篇的《三时三餐》明星嘉宾的选择,老罗也不是完全不顾流量。
最近《寄生虫》大火,就请来了其中的演员朴素丹出演,拉动收视。
可流量依旧不是老罗选人的唯一标准,适合才是节目做下去的最大原因。
比如朴素丹在节目中的表现就超圈粉。
两位前辈廉晶雅和尹世雅,是十几年的好朋友。
互相揭老底超逗趣,配合对话也很默契。
勇哥原以为后辈朴素丹的加入,可能会非常尴尬。
但意外的是,第一期节目看下来,朴素丹竟然是最圈粉的一个。
别看作为后辈,朴素丹不怎么说活,但手脚超麻利,很有眼力见。
默默无声的照顾着两位姐姐。
洗碗、摆盘、端茶、铺床......
原来出身农村的她对乡村生活并不陌生,从小就有采摘、挖土豆的经历,是罗奴最不担心的一个。
不过老罗虽然嘴上不担心,但实际上却给朴素丹最多镜头,心里的关心还是在的,相信老罗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女演员呢。
罗PD这选择嘉宾的独到视角,还是一如往昔的稳健啊。
但说回换女嘉宾这事,罗奴并没有因为这次是女嘉宾,布置的木屋条件变好。
相反,炉灶依旧要女生自己垒。
简易的家居,坏掉的老旧电视。
一堆破烂,真是要罗奴操碎了心。
一会儿去提醒三个女生,饭做糊了。
一会儿还要想方设法的给她们的小生活,增加点求存难度。
哈哈,反正勇哥看着忙的团团转的一堆人,就打心眼里觉得好笑。
看弹幕里的哈哈,相信你也能想象节目有多有趣了吧。
所以,这样一档高分又有趣的拌饭综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