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再见列宁》影评摘抄
日期:2020-02-25 22:08: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再见列宁》影评摘抄

  《再见列宁》是一部由沃尔夫冈·贝克 执导,丹尼尔·布鲁尔 / 卡特琳·萨斯 / 丘利潘·哈马托娃主演的一部剧情 / 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列宁》精选点评

  ●沒覺得有多好,可能是對德國歷史和政治太不瞭解。

  ●无聊的很

  ●一个真实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骨灰绚丽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我们的,也是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未来又在哪里?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剧本真赞

  ●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庭,却如一个万花筒,让我们看到了近代史的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震荡,让我们看到了在新时代洪流冲刷下从盲目不知所措到自立自强的一代人挣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时代变迁之下,那份亘古不变的亲情之美之切,母亲渐渐接触这个全新的世界时,深深地为儿子所作所为感动

  ●你是把她当滑稽戏,还是沉重微观历史?想想教科书上说是东德涌入西德了吗?注意到一些细节吗?而如果真是友好社会主义接纳了西德,会允许里面这样保留西德传统拍摄吗?大前提这部影片的拍摄,恐怕都是空想吧。

  ●最母亲与婴儿的学步伴着音乐走到街头,在能把人照的更好看的傍晚阳光看见的点题超现实一幕。两个主义对比,双重谎言的揭晓,再次看依然感动。制造假象并不是怀念,只是不想改变。可能想到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灌输的到长大所见到的,都没有让我们有再见的机会。北影标放。

  ●无感,可能某些人会看的高潮迭起吧。我把当做个闹剧社会主义未曾散场,他们就急着盖棺定论,给社会主义开追悼会了。 社会主义的迫害清洗确实对人造成了伤害。但是资本主义美帝又给第三世界带来了什么?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乃至今日的中美冲突合作一手石油一手全球驻军一手美元霸权搞得道路目的美帝,还真以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傲慢而少智的苏联老大哥那么好和平演变的?

  ●《美丽人生》后,又一个因为爱而撒下弥天大谎的故事可惜的是,对于德国历史不甚了解的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难免有了些关于政治上的困惑。但即使如此,我依旧挺喜欢的。——不得不说,阿历克斯还真是厉害,能把这个如此复杂的善意的谎言伪装得如此之妙,那个模仿《2001太空漫游》的镜头太好笑了。

  《再见列宁》影评(一):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

  我记得该片里有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很有玩味,其实母亲很清醒地活在自己编制的一个梦里,到最后她才说了实话.

  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没提到这个情节?要么是我记错了?

  《再见列宁》影评(二):中国人对这部片子会情有独钟

  尤其是70-80年代的一批人。比《芙蓉镇》《决裂》《棋王》的调子要轻快诙谐一些,也更现代很多,情感却似乎更加细腻,叙事紧凑自然,让人再看后发出会的一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再见列宁》影评(三):随便说两句

  反动电影和资料也看的不少了

  我们优秀的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很多共性呀

  比如镇压 秘密警察 控制 等等等等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的

  该灭亡的总会灭亡

  《再见列宁》影评(四):不明真相的幸福

  儿子的孝顺,让理想化的、忠于社会主义民主德国的母亲,在人生结束时仍感幸福。而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传播媒介和传播信息,对操控一个人的思想,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这让我联想到了朝鲜。

  《再见列宁》影评(五):Q版《地下》

  归亚蕾倾情演绎失忆老太,卡卡跨大洲艰难诠释孝顺小儿~~~介个片儿片儿让我想到了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但是alex比marko辛苦多了~~这电影灰常有意思,funny~~funny^_^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再见列宁》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