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是一部由汤姆·提克威执导,弗朗卡·波滕特 / 莫里茨·布莱布特罗伊 / 赫伯特·克瑙普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构主义 漂亮的镜头 各种蹊跷和假设 调侃的音乐 你只需一路狂奔便可以化解人生中所有的侥幸和狗血
●Sep.9,2012 第三段結局總算是完滿的。
●很另类的一部影片,很有特点~~情节分岔的结构模仿自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机遇之歌》,同样的还有香港影片《一个字头的诞生》~~
●戴老师说,全片罗拉70%轻松跨越的地区正是当年柏林墙所在空间,于是,“冷战”的幽灵再一次浮现在德国上空。那个充满历史负重感的伤痛故事,让这个标识着“电玩一代”开启新纪元的文本出现了裂隙。9分
●先锋炫技式意识流,导演证明了电影也可以这么拍。重看不觉得新鲜了,但遵循十多年前初次看时的惊艳打满分吧,而且属于必看类的。北影标放竟然有那么多人玩手机,而且好像还是碟版。
●可能性...
●高速剪辑赞,早两年看估计会觉得牛逼到不行,现在就... 穿插的小动画有种灵光一闪的感觉。配乐节奏感很好但实在欣赏不来。
●导演Tom Tykwer以Trainspotting(猜火车)的形式重新解构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名作Blind Chance(机遇之歌),急速游动且忽而垂直的拍法或跳格式剪接手法,插进如The Simpsons(辛普森家庭)风格的动画。
●如果给你一个可以重来,但是结局未知的机会。你愿意尝试几次?
●世影史:本片并不屈从于好莱坞的经典叙述模式,而是采用了三段式的格局。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汤姆-提克威这里全不奏效。提克威把最后的镜头放慢,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起来每个镜头长达2.7秒。在德国电影低迷的岁月中,表现创新传统消失殆尽。
似乎配角的命运和他们的行为并不挂钩,城市这么小,大家互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拉快跑》影评(二):评论罗拉快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可是罗拉你干嘛不打的呢?时代变了,女权主义,以前都是“英雄救美”现在是“美人救英雄”。还有,救护车撞玻璃时很明显是个穿帮镜头。
《罗拉快跑》影评(三):快跑
看了也,几年前的事情了
有句话印象深刻:生气可以加强血液流动速度....(我翻译得比较影响电影效果)
真的很好看倒是真的
这是个神奇的东西,也可以参考蝴蝶效应。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神奇。在连续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同一个人的境遇和抉择,导致完全不同的命运。而这一切又归结为何物?你的命运是如何被操纵和控制的?
《罗拉快跑》影评(五):奔跑是种态度
奔跑是种态度。导演扔给观众连锁效应下三种情景,遗憾的是,事情从开始发生就注定了结局,不可redo,没有如果。摇滚配乐,动画,蒙太奇,一切都讨喜,一切也都是女人为了拯救男人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