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3-27 03:03: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摘抄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一本由王觉仁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90 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兴亡三百年》精选点评:

  ●不错

  ●唐玄宗之后很多历史就不清楚了,后面描写也比较乱。明朝那些事以人物为中心,串联历史事件,本书以事件为叙事线索,感觉很乱!

  ●作者是有些水平的,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都比较扎实。如果你实在读不下新旧唐史和资治通鉴,这本书至少不会让你脱离正史太偏

  ●脉络是清楚的,但文笔确实没有那么吸引人,通篇下来,最让我记住的居然是李泌,然后这个暑假,长安十二时辰就红了,哈哈

  ●影视编剧所写毕竟不如学史者

  ●后半段写的有点短,可能后半程没啥写的??

  ●没有太多独到见解,不过史料整理很详尽,作为基本知识讲解很合格。群雄逐鹿就是比谁更隐忍、更果决、更少犯错

  ●三周37小时读完,这书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前面超详细,后面简略了点。算是《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最好的白话历史书了。很多人觉得唐朝辉煌就前期那些年然而读过别的朝代历史就会知道唐朝皇帝真是明君最多的朝代,安史之乱后依然几度中兴,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阳光的朝代。

  ●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二百八十九的唐朝,有了一个整体的脉络了解,以及以史明智的收获。

  ●【藏书阁打卡】一本比较通俗的大唐通史,作者在简要地叙述史实的同时,也用较为优美的文字营造了相应的氛围,为历史增加了可读性。历史本身是扑朔迷离的,然而历史书是枯燥无味还是惊心动魄,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第一本书主要讲述了隋末群雄逐鹿,李氏家族崭露头角,可能是因为诸侯割据太过纷繁复杂,中华大地上同时出现了十数个政权,作者只是简单地横向展开,并没有纵向理清时间脉络,让人觉得有些混乱。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一):朴实 平铺直叙 倒也有一番风趣

  基本上就是叙述历史史实,但确实对于唐朝的兴亡不偏不倚的介绍了,说实话这样的李世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也为之痴迷神往,自古以来无情最是帝王家啊,有时候就算你想退,你的对手也不给你机会,成功的人有时候也是被一步一步逼出来的,当然有雄心壮志更能成就大事。另外作者本身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闲来无事看看也还不错了!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二):李世民崭露头角,帝王可期

  这次听书和阅读同时进行,为记忆更深刻一些。先前没了解过隋唐,也没看过相关电视剧,所以想了解一下。这一套书跟《明朝那些事儿》基本一个路子,但内容相对比较单薄。通俗易懂,偏重于史实,具体事件细节基本没有展开,一带而过,作为基础知识讲解合格。

  第一卷杨广随意发动战争,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失去民心导致天下大乱。其实我觉得民心民意这个东西当朝官员难道不懂吗?杨广、王世充等人自称皇帝却没有与百姓同心,这一点李世民做得很好,同时又搜罗天下有才之士,结局自然就不一样了。这一卷已经展现出来了李世民的军事统帅才能,唐初期打不下来的地方政权全被李世民搞定。23岁指挥虎牢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窦建德。我才感觉到其实古代打仗跟人数关系不是很大,领头的将领、士气才是最主要的,李世民带头冲锋,勇猛无敌。也很好奇为什么李世民用的计谋都能实行成功,别人却弄巧成拙。在征服人心的战场上,真诚才是最温柔锋利的武器,信任才是最无形坚实的铠甲。李世民完美诠释了这句话,李密、萧铣等人典型反例。

  相对比李渊,我觉得他还是心胸并不那么大气,在管理方面还是很欠缺,尤其是对裴寂、刘文静这类开国功臣的做法上,裴寂多次打败仗,窝里斗却一点事都没有,被李世民替代我也觉得并不意外。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三):走走停停,回顾大唐岁月

  最大的收获:

  主要来源于内容,对二百八十九的唐朝,有了一个整体的脉络和了解。之前关于唐朝的所见所闻大多停留在教科书,影视,旅行参观或者听说,现在有这么一根线,串起了传奇,英雄,包括杀戮,衰败。

  唐朝皇帝人物脉络:

  1. 李渊,唐高宗。

  2. 李世民,唐太宗,心胸开明,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将唐朝推上了历史的辉煌。对内,广纳建议,同时也成就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房微杜渐”。军事上,唐朝的军事将领奇才络绎不绝,一次次平定西域等国,被万邦尊称为“天可汗”。他的“贞观纲要”一度激励着晚唐宪宗和宣宗励精图治。

  缺点:此时的朝中大臣位高权重,甚至影响了后面的太子立位问题,夺世代的大家族一直延续。

  2. 武则天,原李世民的后宫一员,后削发为尼,后被李治接回宫中。(这一幕跟杨贵妃颇有戏剧性,只不过后者父夺子)李治为了不让权利落入其他大臣手中,无可赖何的过度到了武则天,“周”时期。同样讽刺的是,中唐后期一百多年的历史,皇帝专宠宦官的道理同样。

  武则天执政这段历史,是我搁置读这本书最久的一次,当时的感觉就是,女皇一直残忍地滥杀无辜伤害了我的小心脏。后面一次偶然听书,理性地分析提到这件事,才发现女皇的大开杀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方才拿起书。

  后续影响,优点:

  (1)执政时间比较彻底地清除了,一直以来世家大族在上层建筑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许多平民阶层人员开始进入帝国核心。

  (2)同时轰轰烈烈地鼓励了女性解放运动。女性即便结了婚随便有几个情人也是正常的。后续韦氏篡位,太平公主的权利斗争也是受她鼓舞。(当然这些都不是优点),但至少证明女人地位在当时可谓是日中天。

  3. 李隆基,唐玄宗,“开元”盛世到来。同时杨贵妃,李白等都该出场了。同太宗,非嫡子,但很有才。太宗用武力解决,玄宗算是用实力证明了,加上大哥主动让贤。

  这个人物,论其一生,让我想到了毛泽东。收获最大,以史明智的点:

  (1) 人的贪欲本性决定,当一个人有骄奢淫逸的资本时,是无法保持永久地勤俭节约,克己自律。太宗在后期已经在逐渐暴露本性,但玄宗比他多活了二十年左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2)封建时代的局限性,一人主宰整个国家老百姓的命运,分分合合,看运气。

  缺点影响:

  专宠小人,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从而引发后续蕃镇之乱,直至唐朝灭亡,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局面;专宠宦官,从这一刻开始,将把后续一百多年唐朝拉下深渊,皇帝谁死谁生,都靠他们说了算了。

  4. 后续起起落落的中后期皇帝,有的励精图治,比如唐宪宗开启的“元和中兴”,以及唐宣宗“小贞观”之风,都只能算是唐朝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情况了。无奈这样的帝王没有一直延续下去,被宦官拥护上来,偶尔有两个胸怀大志,偶尔就是玩世不恭,谁能保证今天用无数鲜血换来的安宁,明天不会再烽烟再起?

  再次回到时代的根本矛盾,国家命运交给一个人风险极高。

  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1. 李泌,四落四起。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国家太平安宁时归隐山林。如果这算明哲保身,那肯定也是人群中独具一格,信奉道教中所赐予的自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这种境界和为人处事原则,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了。

  2. 郭子仪,一代名将,当所有人都已经寒心的时候,他用生命,热情和爱在拥抱这个社会,拥护心中的信仰。

  本书文字:

  类似于教科书和散文的结合体。

1. 本书用大量笔墨阐述了具体的人名,地名(当年的地名,备注有如今的地名名称),首先确实很欣赏作者在这方面的专研,确实费了很多心思。但具体名称输入细化到每一场战役,朝廷任命以及党派之争等,所以即便对于算耐心读书的读者(比如本来)来说,好几次都跳过了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四):诗酒背后的大唐

  近年来,常有物非人非之感。但渐渐意识到,凡认识事物,皆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喜爱的人和事,初见时满心欢喜,生出种种相见恨晚、无可替代的心境,近了,看着脸上的雀斑、事后的谋与踌躇,心有不甘,再近了,发现不过都是芸芸众生,ta正是另一个学习第一次好好活的,和我一样的普通人。不是物非人非,而是一开始就没有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周边的人事而已。

  但有多少人有勇气剥掉生命的层层华丽,去坦然面对那触目惊心的虱子呢?当下的我显然修为还不到。题目起作“诗酒背后的大唐”,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到底哪个是里子,哪个是面子还未可知。史学家看来,那政和景明和刀光剑影的纵横过往才是光鲜的面子,醉人意志的歌诗终究只是里子,不然,看看宋朝,里外颠倒过来,王朝就倾覆过去。于我,这样叫就权且当作认识大唐的先后顺序吧。

  渊源从儿时开始,爸爸教我们读的唐诗和夏夜的凉风、满空的繁星一起烙印在灵魂上,李青莲的诗酒就这样种入骨子里,从此对骈句、韵律迷得如痴如醉。内心的孤独跨了整个的年少和青春期,总觉得太白的那轮月也是我的影子,我走他走,我停他停,波光氤氲数十里,低矮的房屋在黄土地上泛着幽静的寂寞。一直喜欢在白色的纸条上舞文弄墨,故意写成龙飞凤舞的醉状,像是一个人和一支笔、一张纸的狂欢。酒也是羡慕的,自从知道太白亦是侠客之后,我心里似乎也多了几分豪情侠气,亦想回到那个歌舞升平的大唐,回到那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地方,哗啦啦美酒入肠,殷切切秀口吐华章。可惜,我是个阴柔的女儿性情,只能在梦里豪言壮语或胡言乱语。

  历史却从来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重情重义的江湖儿女都在深山密林里穿行。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确实,聪明人看着前面的人摔了跟头,便不再去循着那条路了,我的智商只是中庸。看着大唐开国之初,众多英雄豪杰逐鹿中原,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选择了李唐,而李唐也没有辜负历史,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三百年的兴衰荣辱,在每位中国人的骨子里种下唐人的骄傲。初唐,贞观之治,君臣关系的范本;天可汗时代,万人向往,万民朝拜,东亚文化圈由此铺展开来。盛唐,开元盛世,歌舞升平,人民富庶,无尽的诗篇喷薄而出,而安史之乱后,唐之精血却失了非常之多,藩镇割据、太阿倒持,官场那方寸之间像热剧《权力的游戏》中争夺铁王座一样,轮番上演着让人唏嘘不已的情节。作者调侃说,历史老儿从不缺乏想象力,我也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切,看着都是读着圣贤书踏上仕途的一个个面孔。当然也有很多振奋人心的故事,人和事都是发展变化的。从众是人性的弱点,卷入历史的洪流中,我会怎么样,简直都不敢想象。

  历史留给文人的位置并不多,尤其是纯文人,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常常卷入官场时就乱了阵脚,看不清形势,抱不好大腿,因此留下来的文学著作多是怀才不遇、漂泊羁旅之苦。在官场走得顺利的文臣,要么与皇帝是至交,像李世民和虞世南,要么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精通为官之道,该出山时出山,该致仕时致仕,不恋红尘,俯仰自然,像李泌。或许,是公平的吧,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官人碌碌不可得,已尽为文人雅士拾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相安无事吧。

  历史也非人情往来,口说着恩重如山,涌泉相报,心却惦念着功高震主的威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便利,于是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于是乎,为恩人掘了坟墓,自己爬得更高。善恶的标准如软塌塌的弹簧,被利益驱使着伸缩。党派斗争起来,站错队就像错生为杂草一般被连根移除,更莫提那数不尽的百姓了,谁管一个个血肉之躯下的喜怒哀乐?活着,已是不易。盛世时天下住户的增加,便是生活幸福的意思了吧。那一朵朵未开化的单纯性情,那一卷卷寒夜苦读过的竹简数目,好点的能被后代记得曾经的好,更多的就幻化成影影绰绰的金字塔底,托着顶层光彩夺目的名字。

  元朝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深以为然。站在百姓的视角,我实在欣赏不出历史洪流的绚烂,惟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守住一方小心田耕耘美好,吸收那来自古今中外的源头活水,洗心再洗心,温柔而刚强,虔诚地活出向善向美的姿态。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五):看历史,其实就是在看人性

  说起中国历史,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唐朝,并以“大唐”冠之,只这一个“大”字,就足以看出唐朝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与份量,随后还会坠上“盛世”一词,只这一个“盛”字,就又再次证明了唐朝的位置与份量。

  看了王觉仁的《大唐兴亡三百年》的电子书,对近三百年的唐朝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唐朝起于隋末,唐朝与隋朝的关系除了他们之间的替代关系,还有着一定的亲戚关系。

  从书中得知,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这姐妹俩是就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大司马独孤信的两个女儿,而她们的大姐也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门三后”的故事原型。所以由此讲来,隋朝杨家与唐朝李家属于姨姊妺的亲戚关系。

  亲情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说,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牵绊,可是对于皇家来说,亲情却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反而会成为觊觎皇权的最佳人选。从大的方面来说,唐朝取代隋朝,是亲情间的夺权替换,从小的方面来说,仅唐朝内部的权力更迭,也常常出现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事件。

  说到这,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就应该是“玄武门之变”了,这是大唐立世以来的第一个以夺权为目的而发生的一起亲情相残事件,而这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这类事件,在大唐之后的时间里屡见不鲜。

  在面对权力与亲情的选择上,皇族成员们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权力,而这种权力对亲情的杀戮,只怕又是所有皇室成员的不幸。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这种不幸又相生出另一种幸运来,而这种幸运就是无上的皇权,因为也正是在皇权的作用下,才出现了盛世。当然,盛或不盛,都要取决于执掌皇权的人,所幸的是,大唐的前几个皇帝能力不错,史上称之为明君。

  “玄武门之变”的策化者李世民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明君,在李渊隋末起势的战争中,年轻时的李世民在实战中历练成长,其个人的军事才能更是显露无疑,很多的战事都因为他的指挥而得以胜利,因此他也成了李渊手中的王牌将领。在拥有极强个人能力的同时,李世民大力拢络人才,积极运做,而其后的“玄武门之变”也只是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逼宫登基后,李世民广开言路,推行王道仁政,加之又有杜如晦、房玄龄这样的得力大臣,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

  其中推行科举制度是“贞观之治”的一大亮点,可以说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向着广大的寒门庶族开放,钱穆先生说:“科举制度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自此,科举制度也成为了后世各个朝代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

  “贞观法治”之所以被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宽仁慎刑”的理念以及严格的死刑复核制度。早在贞观元年,李世民就依据“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的立法思想,以诏令的形式对“死刑复核”做出了严格规定:“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死刑)皆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贞观政要》卷八)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司推事、九卿议刑”的死刑复核制度。

  对死刑判决的审慎,一方面显示出了李世民对生命的尊重,这在古代的帝王思想里是很少见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李世民的仁政思想和从政理念,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一种现代的法治精神。 在这样一位有仁心、有政见、有能力的掌权者的领导管理下,盛世必然出现。

  之后,唐朝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一个女人在那样一个时代称帝,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武则天的登帝之路既有有命运的使然,也不乏阴毒的权谋。

  与李治在李世民病榻前的相遇、李治本身性格的软弱、李治自身身体的虚弱、李治本人对朝臣的防范心理,这都应该是命运的使然;而从其14岁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到成为感业寺的尼姑,到二次入宫最终成为女皇,这些就只能称之为权谋了。

  武则天这一路走来,沿途充斥着恶毒与不堪,“女婴猝死案”、“王皇后厌胜案”让人不忍细读,而后来在其称帝之后,为巩固政权滥杀忠臣良将,继而任用小人酷吏,晚年更是男宠成群,读之让人既愤恨不已。

  由于武则天的弄权,于是,告秘、诬陷、谄媚之风大起,每当读到这些事情,不禁会问世上怎么会有那么一些就不能称为人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涌现,且还有扩大漫延之势。唉,只能说整个世道坏了,人心只有跟着坏了,整个社会都无耻了,人也只有跟着无耻了。

  只是又想问一下,掌管一群无耻下属的武皇,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再想问一下,大唐空前丰富的物质与人们低下的道德底线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差距,难道对物质的企求必须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吗?

  纵观武则天得权前后的表现,就只能说是除了宫斗还是宫斗,最起码在这本书里,没有看到武则天做出了什么可以称之为真正政治做为的事件。她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一个心机、弄权、无信、恶毒的女人,但就这么一个女人却掌权几十年,国家却没有出现大乱,这只能说是命当如此,但这所谓的命,细想一下,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只能是之前的唐太宗李世民打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而同时,之前所说的那些乱臣小人,也只是在朝庭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兴风作浪,而这些乱臣小人们所牵动的也只是中央人事方面的争斗,没有引发更大的、根本性的政治动荡和民间疾苦。而这些政治斗争对于老百姓来说,无伤他们的基本利益,最起码老百姓们都有饭吃,只是频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罢了。

  武则天死后葬于乾陵,并立了一个无字碑,我想,纵观武则天的传奇人生,这一个无字之碑又似乎又传达了万语千言。

  再之后,就是缔造“开元盛世”的玄宗李隆基了,李隆基在登基初期,效仿太宗李世民,广开言路,恢复谏议制度,为帝国政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在经济上开源节流,一改中宗时期的奢靡之风,开展抑奢求俭的改革,使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善。同时勤勉为政、仁政为民,再次开创了大唐盛世。

  但在其执政后期,一方面是本身个人欲望的膨胀和个人享乐的思想,使其变成了一个只思享受,不思朝政的皇帝了。这里面最为人称道的怕就是与杨贵妃的旷世绝恋了吧。面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李隆基的晚年生活瞬间变了颜色,于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于是,忘年之恋携手同赴温柔之乡,于是,曾经的雄心壮志都化作了儿女情长。

  另一方面是朝廷内部宰相间的权力纷争,也让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尤其是在宰相李林甫上台后,为了自己能长久的私持朝政,于是建议李隆基起用胡人为边防将帅,结果一大批胡人迅速被提拔为唐朝的高级将领,并纷纷出任边镇节度使,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这其中,就有一个即将改写唐朝历史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安禄山。

  而起用胡人的政治行为,其结果就是导致了“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精兵尽戍北边,天下之势偏重”的危险局面,使得中央与地方的军力对比产生了严重失衡——从“居重驭轻”“强干弱枝”一变而为“外重内轻”“强枝弱干”的现象!这也为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

  李林甫做为一个权相,其出发点是为了不让有能力的人当上宰相,好一手遮天,弄权肥私。但做为一个皇帝,李隆基本人能同意李林甫提拔胡人的建议,并让其拥兵成为边疆大吏,真不知是该说他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呢,还是说他是老糊涂了。

  之后“安史之乱”的发生,把李隆基从与杨贵妃的温柔乡中叫醒,同时也使大唐的盛世之路戛然而止,自此,大唐走上了颓世之路。“安史之乱”开启了藩镇割据的时代,而面对此起彼伏的藩镇势力,唐朝的皇帝们想以武力征讨,但结果往往是派去削藩的人又成为了新的藩镇势力,所以,唐朝后期的整个社会陷入了朝廷削藩不止,藩镇生生不息的怪圈。

  面对宦官之乱,唐朝后期的皇帝们也是伤透了脑筋,皇帝们要么用新的宦官对付旧的宦官,要么想倚重朝臣打击宦官,但这两种做法的结果,无非是出现新的权宦,或出现新权臣。

  于是,皇帝们要么听之任之,要么利用宦官与朝臣的互斗,相互牵制双方的力量,堂堂一个皇帝,在两种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想来也是滑稽。

  皇帝的速死,又带来更多的权力更替,启动更多的宫庭政变和各种军事势力的互斗,从而引发更多的民间动荡,致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于是,发生庞勋叛乱和黄巢起义,至此大唐人心尽散,已到末世。

  细想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风云,既有开国之王,也有败世之帝,从扬鞭拓疆、到帝王之术、到励精图治、到大厦将倾,这既有历史的客观规律,也有着每个朝代自身的原因。

  而困扰唐朝后期的朋党相争、宦官擅权、藩镇割据这三大顽疾,之所以无法彻底清除,其根本也只能说是人性使然,因为,推动每件事情进展方向的核心是人,而人性的善恶多面,也让事件的进展方向显得飘乎不定。

  如果说,这些参与事件进展的每一个人都能多一点心怀苍生、多一点尽心尽职,而少一点欺世权谋、少一点利已私心,那么,所有的事情只怕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但这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自来围绕权力的争斗,自始自终都伴随着恶毒与不堪,面对权力、利益,人性自来经不起考验,所以说,历史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凶残,但面对凶残的历史,我们更应该通过历史,而更深刻的认识人性,认识我们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