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2-17 23: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精神》精选点评

  ●全书结论导论证的痕迹明显。 后言中许先生说西方世界已经进入崩坏的边缘,但是许先生并没有说明西方世界中出现问题国是否也存在,或许许先生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西化造成的。许先生由此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答案。但是在刻画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许先生的论证又一次出现混乱。关于书中出现的混,后面如有时间会整理成文。 许先生提到冯友兰先生的文化民族主义时,其实自己已经陷入了文化民族主义。 在评判一个民族文化的时候,应该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严肃任务我们确实应该带有钱穆先生所说的“温情”,然而过分的简单化、理想化会让我们背离真相。 同样时谈及中国文化,私以为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要更为中肯

  ●历史在治国者的笔下,文化在普通人生活中。这本囊括史书杂谈古今中外。中国现代经历三次大革命,中国文化的精神要何去何从

  ●为天地,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来觉浅,梳理整理出来却非常见功力

  ●整本书解决一个问题——世界语境下的中国传统的当代作为散文写作比较不好的一个点是不出注,宗教切入部分的论证薄弱,不过锡和台湾寺庙对比观看挺有些意思三星半。

  ●看了前兩章,總覺的許老的推論有些不明地方,比如漢朝不是正月為歲首嗎?怎麼臘月會是在十月?(許老是西周史的專,會不會周、漢搞混了?)另外中國早期也是母系社會,怎麼盤古的神話會早過女媧?盤古不是漢之後才創造出來的神話人物嗎?也許是我的才學太差,但這本書似乎有問題的地方不少…

  ●比照当下,这部书所论中国文化应了出品方的名称,是一理想的世界。对知识贫血的国人来说可做营养品,也体现许先生的民族情怀,但文化自省明显不足

  ●前言比较精彩。主要思想乡土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重要部分。由于作者个人经历其中举例多为南方。着重于中国南部地区的乡土观念,缺少北方的论述内容浅显,南方社会的科普读物

  ●写得挺好的,看得出作者治学严谨,内容翔实,排布有序……但就是读起来没那么吸引人,可能是现在写作的一个趋向吧,特别注重正确有理,没太多个人痕迹在里边,看起来就是高级版的维基百科没什么味儿(我乱说的)最后一章关于西游记的挺有意思,西游记的宗教来源是佛教还是道教?还是多源宗教?

  ●许先生立意高远,博学通透,从民间文化精神中寻找纾解现代文明病的良药。刚开前面觉得有点散,通看完才知道许先生的大格局和境界。对差序格局的理解。对四大名著的解读、对民间信仰系统的分析,都很见功力。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一):一篇文章凑成的一本书。

  一篇文章能说清的事,非要用一本书来阐释,还是《万古江河》《说中国》那一套东西,无甚新意,叙述混杂,而且一些章节似乎重复了。

  老先生对于西化的戒慎忧虑,根本没必要,起码需要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必须要承认不如人家!我们有些传统确实很好,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缺乏某些现代因素,因此也就显得“中听不中用”,一厢情愿!对一些传统作为一个大概的了解倒是可以的,所以该扔的还是扔了吧,不要舍不得,积极拥抱变革吧。

  此外,本书竟无一处引用标注出处!!不知为何,许倬云的书读来总是有一种大而无当的感觉,出版社还搞了个“许倬云中国三部曲”,现在动不动就“三部曲”,真是够了,哎。我们暂且不去管世界有何问题,只说今天中国的问题:不是现实与传统的不对接带来的文化失衡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嗯哼越往后读,越觉得老爷子的观点越主旋律了,呵~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二):新原道与中国文化的精神

  《新原道》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以“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叙述和评定了中国从孔孟到新统的中国哲学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则是从小传统入手,以“人间的精神”为立足点,回顾日常生活形态中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以期构建人类社会的新文明。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序言里,作者就表达了对于西方化、现代化的担忧——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社会趋于原子化。关于这一点,不知者觉得耸人听闻,知之者觉得有点老生常谈。我刚看时《中国文化的精神》时,由于书开头频频与冯老对话,乍以为这也是上世纪的书,读完一查才发现是最近的“新书”。刚读完《新原道》再读《中国文化的精神》,简直不要后者觉得太“好读”。中国文化是以“人”为重心的,宗教具有多神性,神是世俗化的,是实用主义的,相较于一神教具有很强包容性;人与天地自然是交互的融合的多元互动的,人与人形成的是群体性的“差序格局”,人与自然、社会是有机的。所以回归中国文化,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症结,构建一个新的健康的有机的社会。许先生的具体梳理很生动,落脚点也很“言之有理”。但一方面社会或许没有那么不济,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呼声愈来愈高,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庞杂,社会运行机制本身也已发生了巨变,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在眼下还不可见,而就我们本身而言是现实对“优秀”中国文化的回归也是颇有难度的。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三):中国文化精神的源与流

  许倬云先生的“中国三部曲”包括《万古江河》、《说中国》以及最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相比前两部,《中国文化的精神》风格更加平易,更面向大众。

  该书除解题、前言、后言之外,正文总共十章,涉及中国文化里的生活美学、宇宙观、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际网络、古典小说等内容,可想而知,这么多的主题,一部18.5万字的作品,不大可能深究,普及就是它的宗旨。这也是许倬云历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状态。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简而言之,脉络很清楚。经史子集、书卷浩繁,不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五经”之渊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亦不脱“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之底色。经两汉东晋、隋唐两宋,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的神鬼传说、民俗信仰合为一体,成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相互交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倬云说,“我希望在本书中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这个长久传承的文化的特色”。

  许倬云强调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他认为,整体性就体现在天人群己的和谐关系上。在早期著作《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里,许倬云就指出,天人交感一直是中国思想的特色,因为中国文化以精耕农业为主,中国人需从天地与自然讨生活,因而向来自视为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并对天地抱着尊敬的态度,敬畏自然界的风霜雨雪、视江湖树石等自然物为神明。《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就从“时空中的生活美学”谈起,许倬云援引《礼记》、《诗经》等语句,发散阐析,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与自身的关系内外全盘融合的看法。

  许倬云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研究,历来贯串一致,并且不断深化。他很擅长吸收他人著述里的营养。比如,他对中国人宇宙观、生命观的看法,有许多成分来自于冯友兰先生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他希望继承“贞元六书”所陈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类精神,重新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书的另一个源流,是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用以陈述中国人际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同心圆网络,从自己开始,扩散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确立了身处网络的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许倬云以自己家乡无锡作为例子,呈现了传统伦理丢失后的乡村的衰败。

  理想与现实,构成了尖锐的矛盾。许倬云写作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谈论中国文化,谈论传统,不是为了复古,不是要钻故纸堆,而是在“复杂的历史变奏”里“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以获得“中国文化的新生”。引号里的这三个短语,就是本书解题、前言、后言的三个标题,这三部分的陈述,也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心意。

  “文化”一词,原来就包涵“文治与教化”的意思。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有产生、发展、变化、断裂、消亡、重建的过程,它也意味着对自然、对人本身的改造要求。面对当下的各种现实状况,正如本书开头所列举的,每天打开报纸、手机或电脑,看见的不是灾难就是悲剧,就是人与人、国与国、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争斗,尤其对于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的中国来说,我们不能不反思,文化精神的断裂是怎样造成的,又该如何弥补、重建?因此,许倬云要从历史的角度,多方位地呈现中国文化的各种面貌。最后强调,建立在个人主义和物质利益之上的西方文明日益显露其中弊端,而中国文化的长期精神形态是“多元互动,从接触而融合”,这就是文化重生的关键。

  《万古江河》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说中国》讲述“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中国文化的精神》在转折与开展、变与不变之中,继续有关中国的命题。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四):推荐序——余英时

  本书通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既精到,又生动。作者强调他所采用的是“普通民众的角度”,其实并不尽然。本书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相当全面,上起文化精英,下至普通民众,无不包含在内。诚然,过去哲学家论中国文化精神多从精英观点发挥,以致不易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如冯友兰“贞元六书”或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即其显例。今许先生新著特别推广到普通民众,自是一别开生面之创举,因而也构成本书一大特色。但细读本书各章,作者揭示中国精神生活各方面,不但遍引儒、释、道经典以及古典文学等为论证的出发点,而且也往往先作哲学讨论然后归宿于民间的一般认识。所以“普通民众的角度”云云,只能看作一种谦词。

  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项:

  一、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

  作者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因此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别观察它的表现。但作者并未循流忘源:局部的微观不但没有使他轻忽整体的宏观,反而更凸显出整体与局部之间以及各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所以我称之为宏观与微观的交互为用。若用中国传统的概念表达之,即是既致广大又尽精微。

  二、雅俗共赏

  前面讲精英观点与庶民观点的兼收并蓄,已涉及雅俗共赏的范围,但仍须作进一步的阐释。现代西方学人论西方文化的雅俗之别(他们的名词是“大传统”相对于“小传统”,或“精英文化”相对于“平民文化”)往往重视二者之间的歧异以至冲突。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雅俗之间的互相印证却比分歧更受重视。所以明、清之际的刘献廷特别强调六经和民间占卜祭祀以至戏曲小说等活动是相通的。这似乎也是本书作者的基本立场,贯穿于全书各章。最使我惊异的是:刘氏曾指出,“世之小人未有不信占卜祀鬼神者,此性天中之《易》与《礼》也”。而本书第五章论宇宙变化,从《易经》开讲,步步延伸到民俗的各个方面,简直便可以视为刘氏此语的全面展开。

  三、古今一贯

  最后更应指出,作者为史学家,其揭示中国精神生活的种种特色,取舍之间始终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尤其注意到自古及今的一贯性。他的论证往往上起最新考古发掘的创获,继之以经史文本的记载与后世传述,最后归结到他自己的亲见亲闻。所以本书所呈现的文化精神是今天仍可证验的真实存有,而不是无生命的纸上虚构。作者记述亲见亲闻的文化现象,取舍之间也同样有分寸,以印证古今一贯的真实性。所以他详记早年在无锡和少年到中年在台湾的许多见闻(如第三、第七、第八各章),但他对于短期居住甚至偶尔旅游所过的海外华人社群也省察入微,不过着墨不多,以示谨慎,如香港新界的“义门”(第九章)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祭祖”(第六章)便是显例。

  总而言之,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写此书时,他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不但如此,他也广泛参考了现代学人的相关论著,除书中一再提及的冯友兰、费孝通之外,其他流行的看法也往往见于讨论之中。所以本书并非一人闭门造车,而是遍检众说、去芜存菁的结晶。本书所揭示的种种文化特色,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都不会发生认同的困难。但作者的终极判断却非从折衷他人之见而来,而是建立在上述三重论证之上,这是本书超越前人之所在。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本书体现了现代客观研究的极致。但作者用心尚有更深于此者。他认定西方文化所主导的现代文明,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与自然之间的分割”,今天已深陷危机之中;而中国文化则以人为主体,人与自然也融合互依。因此他希望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发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现代文明的困难”。本书的《后言:中国文化的新生》便有力地表达了一位当代仁者悲天悯人的呼声。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我郑重地推荐它给读者。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后感(五):可观可感的传统文化

  谈及中国文化,许多读者恐怕一时都难给出简洁的线索,或者是归纳它的主要特征、属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长达数千年的积淀,如何清楚识别出它最初的模样,以及后来的变体,都远非一日之功。认真说来,专攻某一领域的学者,也不能轻易给这样复杂的文化下定论,更何况普罗大众。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其写小书似乎尤有必要,尽管这样的工作通常并不讨好,往往还反而招致同行的批评。历史学家、先秦史专家许倬云先生,在88岁高龄主动接受了这一挑战,并以《中国文化的精神》为题,遥向“贞元六书”的作者冯友兰先生致敬,并为普通中国人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不过,与侧重对精英阶层——文化的主要创造者——的研究不同,许倬云先生的落脚点放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上面,分析他们的经济生产方式、思维结构、精神资源,以及文化生活,并反思我们自己。

  传统中国一直是个农业社会。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自然相关,小到姓氏,大到历朝历代的更迭,这一点当今的城市人或许难以想象,因为我们的宇宙观早已被动“科学化”。在中国人那里,生与死并非相隔,死乃是生的延续(尽管佛教的传入逐渐改变了这个观念),而且祖灵与神灵,都跟普通人一样,存在于浩瀚的宇宙当中。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包括但是不限于五行观念(应用之广泛无需我赘述),《易经》的流变观,以及儒、释、道三家,它们浸入了日常实践,并在不断教化民众,同时也因民众的互动而生出新义。

  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往往遵循着儒家“推己及人”的原则,以亲缘结成家庭、宗族、乡里,甚至扩大到整个社会,这与西方基督教文明强调上帝面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这一做法相异,但基于心理学的实践,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另外,尽管强调君臣秩序的“东方专制主义”曾受人诟病,但许先生认为,即便是君主专制愈发强化的明清朝,社会的整合与治理,都并非完全由中央严格管理,相反,地方上的乡绅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今日的政治制度设计或许不无助益。

  西方人一度认为,中国没有宗教或宗教情怀。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指称的到底是何种宗教?如果说是像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这样的排外的建制性宗教,的确很难把中国化的佛教或产生自本土的道教称作宗教。但如果侧重的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考察,以及终极意义的探索,那么,中国不仅有宗教,而且还在日常实践中表现出不少宗教情怀,即便指导他们的,是儒家这样立足点主要在现实世界的思想流派,正如杨庆堃等学者的研究所指明的那样。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现代化本就肇始于西方,其他非西方社会多半也不例外),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无疑形塑了我们的当下,但它们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前些年有关义举的激烈讨论(冷漠的路人、行善的巨额成本)引发的分歧,似乎表明,传统的儒家伦理走向崩溃,新的主流价值观尚有待建立,尽管具体方案为何同样不甚清晰。更何况,“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不是中国传统的面貌”。

  许倬云先生认为,类似的问题根植于西方文明的深处,而放眼寰宇,可能的解决之道就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以人为中心”,强调集群主义(而非扼杀个人的集体主义),注重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维护,不失为调和或抵消纯粹的个人主义的良方,避免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互不关心”,进而也就不会让“社会近于溃散”。然而,说来容易做到难。复杂的历史与吊诡的现实,都让回归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困难重重:传统社会的官方思想,儒学,仿佛并不能很好地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而道家和释家,也不例外。

  即便如此,轻易选择放弃并非明智的选择。尽管文化主体性这个名词显得可疑,但是,传统文化不一定就不能成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资源,特别是其中格外生机勃勃的那些。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深层次的变革(要说完成为时尚早),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还是继承式发展,都面临不少挑战。作为个体来说,保持批判精神,同时对一切合理事物的开放心态,可能是新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之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