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
是怎么认识红英的呢?我想了好久,想不起来啦。
只记得那时候我刚到北京不久,而她刚刚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服装店,叫“自由马”,店标是一个英俊的衔着玫瑰的马头,在人大西门,而我是这家店的常客。
我在那家店里买过不少衣服:一件休闲式黑呢大衣,镶着绿格领子;一套灰底孔雀蓝大花的拖地棉裙,有清装的风格,很不实用,我穿着招摇过市,回头率百分之百;一件有欧洲贵族范的橄榄绿拖地掐腰的百褶长裙……还经常在店里看到一本红色封面的小册子,上面有很多优美的我至今都还记得的文字——
“广场中间是宽广的草坪,鸽子们在一角悠悠地散步,擦肩而过的女孩儿念着外语,放风筝的男孩儿仰望着天空,路边椅子上坐着安详的老人,阳光把树干变成影子躺在草坪上,春天在我走过的空气中舞蹈。”
“不要为逝去的爱情伤怀,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爱情恰似一路的鲜花次第盛放,错过了一朵还有一朵。”
……
这些文字来自红英。
我身上穿的这件衬衫来自“红英”
红英是四川人,和朋友合伙设计、制作帆布包起家。她总是对我说:“我们四川女人是最能吃苦的。”
她给我讲过她的创业故事:在历尽千辛万苦销完第一批产品后发现根本没有盈利,自己却累得晕倒在家门口的邮局里。那一年她的生日,她拒绝了所有的朋友,一个人躲在房间思前想后,哭得鼻青脸肿。晚上,她出门准备好歹去吃碗长寿面,却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台阶上放着一大束玫瑰花,是朋友们悄悄送来的。昏暗的灯光下,玫瑰花生机勃勃地怒放着,像一个美好芬芳的寓言,她回到房间,给所有的朋友打电话,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可以坚持下去……
她带我去过她新买的家,装修朴素而典雅,木质家具,陶罐里插着枯枝,美不胜收……让我惊叹又羡慕;
她给我讲过她旅行中的邂逅:她最爱的是意大利——因为一座叫作佛罗伦萨的城市和一位叫作Samuele的男子。红英是在佛罗伦萨的街边吃橙子时遇见Samuele的,那时候她正为没有足够的钱住旅店而发愁,Samuele便邀请她住在了自己的家里。Samuele看管着一个大花园,他带红英去花园的池塘里喂鱼、看夕阳,去咖啡馆喝甜的卡布奇诺,去教堂里听只有一个人的音乐会。红英在Samuele家住了两天,一向痛恨做家务的Samuele为她做饭、洗衣服、煮咖啡。离别的那天晚上,在咖啡桌旁,Samuele说:“红英,你知道吗,你让我感到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了你我可以做我不爱做的事情,因为我爱你!”“我不爱你。”灯光是那么温暖,而红英的声音却是那样决绝。第二天Samuele送红英上火车,在车厢旁Samuele对她说:“我请求你教我一句中文,教我一句‘我恨你’。”“我—恨—你。”红英用中文说了一遍。“我—恨—你。”Samuele看着她的眼睛慢慢地说。火车在这时候缓缓启动……
她请我吃过饭。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见到她的朋友油画家李松松(红英服装店的店标和店面设计都是来自于他),那时候的李松松,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让我惊为天人,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俊美的少年!
……
这是现在的李松松
我很庆幸在刚来北京的时候遇见红英,她的审美,她的故事,她的朋友,她的爱情,她整个人散发出的自然、自信的气质,都影响、激励着我,让我相信有一天在这个城市也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时候每个周末去北大上课,放学坐公交车回我在蓝靛厂的出租屋,总会路过红英的店——黄昏时分,店铺门口的灯早早亮了,我努力望向店铺深处,内心温暖,又充满激情……
这就是位于人大西门的小店
很多年过去了,我成为“卡玛”,而红英女装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很多年过去了,红英可能不会记得我,而“红英”不再是我喜欢的女装品牌;
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红英在哪里呢?结婚了吗?如愿以偿做母亲了吗?我想要告诉她:我结婚了,这些年来经历了很多,不过一直在路上……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是红英最喜欢的诗句,知道吗,红英,你翅膀的痕迹没有留在天空上,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也塑造了今天的我。
相关阅读
我的北京记忆(一)——锣鼓巷
卡玛婚恋咨询(收费)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