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阅兵》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0-02-07 22:09: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阅兵》观后感摘抄

  《大阅兵》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王学圻 / 孙淳 / 吴若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阅兵》精选点评

  ●太伟大了...内牛满面啊...

  ●全国中学大学军训期间完全可以把观摩本品作为训练项目之一。

  ●战斗英雄没被越共打黑枪搞死,反而因为在旧机场练正步而反复晕倒。为“新中国”打仗还不够光荣,要去广场遛弯表演队才光荣。堪称本国价值观样本……

  ●作为主旋律电影而言,军中群像戏拍得还算合格,还附送了一些基情满满的戏码。但是鼓吹「母亲去世坚持不回」这种有悖人伦爱国主义看起来实在别扭了。(画质太糊了。)

  ●也只有那个年代旋律影片,还能脱离严肃花样疯狂暗示人们的基情…每个角色都相互暧昧不行,一度觉得在看纯小黄片233333 掺杂几乎直话直说的批判…在主旋律里充满了疑惑否定感觉怪怪的,像是陈凯歌加入私货 从《大阅兵》到《霸王别姬》,最后是《我和我的祖国》,陈导变了。

  ●国庆节这天大阅兵,天安门广场上烈日灼人,大家都躲进了阴影

  ●战士战场立功,却因正步走不好被劝退;没有学习机会才来当兵,最后觉悟;母亲葬礼不参加坚持练正步去天安门表演……荣誉感成为士兵精神支柱,比亲娘还亲,这种表达真的很中国

  ●不是没有打五星的冲动

  ●有几段放现在来看也太基了啊……

  ●对于这部片子讨论,胡老师已经让我出离愤怒的不想待在这种课堂上了。而我也确实因为这部片子确定了我这人生中最大的叛逆期的到来!

  《大阅兵》观后感(一):2015复盘这部

  2015年夏天,陈凯歌执导了(道士下山)。评价两极化、不得不说。他头三部 论是跟张艺谋 还是顾长卫合作的影片都获奖了。之后的影片无论意义还是镜头总是不尽完美

  重看这部 爱国主义影片。也是大阅兵 蒙特利尔 大奖 颁奖词:用细腻方法表现了中国男人间同性情感原来 陈凯歌早就好这口,影片里 孙放教员替 李伟成擦身体被问北京什么样?他也是默默擦没有言语。孙放替士兵洗脚也是轻柔抚摸。看得确实基情四射,不过迫于年代 不好释放。。。

  《大阅兵》观后感(二):大阅兵:60年国庆就看三个字——精!气!神!

  建国60年大庆,还有一个多月,许多人都在为此忙碌着,也许只是平凡蚂蚁,也会有渴望肯定的机会,做螺丝钉革命砖的热情从来不会因为年代的转型淡漠,这是一种荣誉。在物质裸露人心麻木的年代,由此带来的刺激无疑包裹崇高肌理。至少从这片子里我看到集体主义个体觉醒的碰撞,从感同身受经历依稀可以爆发共鸣

  本想一逗到底地说一说,第五代残留的意义,虽然师祖郑洞天对媒体一直保持哀鸣的姿态,但是不可否认这批位于话语权中的封面人物曾经创造过绮丽的画卷。比如《黄土地》、《红高粱》和这部《大阅兵》。

  本片没有选择宏大叙事作为主旋律的留声机,而是从个性人物的追寻与坚守中挖掘阅兵的意义。颇具书生意气的吴若甫讲出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虽然是那么不中听,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这批人内心的疑问。

  所有的大老爷们儿,都在这,每天在做什么?抬腿30公分,转头45度,间距1米2,每分钟116步,横是一条线,竖是一条线,斜还是一条线。每天辛苦,有人发烧39度仍然参加3个小时的站立训练,在40多度的高温下忍受、坚持。有人的母亲去世了,组织劝他化悲痛为力量回家料理,他却毅然决然归队,要以阅兵告慰亲人在天之灵。有人因为身体畸形,为了保持队列整齐,居然天天用背包带困住双腿用以矫正。有人身患重病,但是在他可以获得残酷竞争的名额之后,又为了集体的荣誉而依依不舍的放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印证了铁汉柔情的那两句名言——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相信,10月1日,会有无数人在电视前观看阅兵式,这是扬军威扬国威的时刻。那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队伍走过天安门的时间,不过一分钟,96步。但是谁有曾真正抓住他们这些人的幕后故事呢?

  陈凯歌、张艺谋们,抓住了35周年国庆阅兵的题材,用最朴素的语言诉说了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故事。在单调、枯燥、艰苦的环境中打磨的人性,反而有极其充沛的戏剧张力。孙淳、王学圻、吴若甫的表演也不觉得青涩。

  军旅,似乎是永远的话题。在战争年代,他们冲锋陷阵。在和平年代,他们保守边陲。在风沙雨雪的洗礼中,总有那精神,那魂,顶在意志的最前头

  《大阅兵》观后感(三):记忆里的......

  每个70年代的孩子都有过军旅梦吧,即使是女孩子。70年代的女孩子没那么多可看的,阅兵仪式也因为父辈的推崇变成了一项可以观赏的节目。

  记忆里,84年的国庆,在外婆家的阁楼上我们看焰火,啧啧称奇,那一瞬成为以后30年都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这便是国庆对于我们,好像还有电视里的大阅兵,那是父母口中的啧啧声。记忆里,有一部全男人的影片,讲的是阅兵,其实我不甚了解军队,不甚了解和平年代的军人,不甚了解阅兵的意义,不甚了解电影传达的意思,就莫名地有点喜欢这部电影。后来陈凯歌因“霸王别姬”出了名,电视里放了一个他的专题,坐在一个椅子上,整个画面只有他坐在椅子上,椅子360度、720度,不停地转,他微斜着头,字幕上打出问题,他冷静思辨的述说......那个时候我还年轻,不完全听得懂他的述说,但听懂了思辨,就以为高深,无来由地喜欢上了他。他木刻般的面容,花白的头发,成就了我少女的梦想。多年后游走于豆瓣,电影看了不少,偶然发现他便是“大阅兵”的操刀手,彼时我早已褪去少女情怀,陈导也因“无极”“原形毕露”,原来都是“装”,无论我少女没来由的喜爱,还是他转着圈那副冷静思辨,或者二陈貌似美满的老夫少妻的婚姻。回想,还是“大阅兵”诚实些,虽非处女作还带着处女作的羞涩,叙事传统不张扬,知道自己哪根葱,虽煽情不过火,中规中矩的,虽不成大作也还值得一看,终归给当时的影坛包括他自己带来了希望。后来的“无极”在一种忘乎所以的自大中完成,不小心把中国导演那弱不经风的底子全撂开了,哪里是什么大师,不过要理论无理论,要基础无基础,更别提艺术创新什么了。时间在“装”的状态下溜走,在椅子一圈圈旋转中耗尽,这个景象真有寓意,原地踏步无进展。

  再看“大阅兵”,主演居然是王学圻,此人原来早红了,只是为人低调不骄,多年后离大师的感觉越发近了。

  《大阅兵》观后感(四):少年凯歌

  今天和爸妈一起观看《大阅兵》,他们坚持小时候带我看过,但都完全回忆不起来任何剧情,并且我爸非说是陈道明主演的。 我与他们不同。此前尚未看过全片,但早已作为意识形态传声筒的标本在心中留下不太好的印痕。连凯歌自己都说“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但它让我看进去了。可能因为期待太低。甚至觉得还有一些可以反复感受的东西。比凯歌现在拍的很多电影都好。 人们爱说,阅兵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但也不能忽略潜在的缘由,大家之所以爱看阅兵,很大程度是因为士兵整齐划一的身体更上且富于美感。(极致案例《意志的胜利》)昨天在商场观察了一下,军人方阵走完,看客就散去了很多。 刚开场的镜头。双亲便惊呼,那时候人都好瘦!后来又感叹了好几次。张艺谋镜头下的士兵,几乎每一个都拥有精瘦的肌肉,静如雕塑,动如舞蹈,造型和动作结合了力量和优雅。他们又总是穿着短裤,裸露出小腿,这又使他们在性感之中呈现出一种清纯少年的敏捷&轻盈。正是这种朦胧的身体表演,让影片有了多种含义的解读基础——比如西方学者认为这是一部同性恋电影。 当然可以条分缕析出更多意识形态的联系,在个体受到国家规训再到自我规训这一段转变路程中,电影已经提出了问题,只是不知如何解决。 当吕纯质问“社会上的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在个体已经拥有多元化选择的社会背景下,身体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反抗是必然会发生的。最终是通过了教官的自我暴露和情感关爱,战友间的互相体谅,来暂时消弭了个体对规训的反抗和身体解放的渴望。 这几乎是一个无力的结尾。(并且贡献了一些雷点)但它所流露出的在社会转型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犹豫不决与影片整体风格统一在了一种杂糅的时代和谐音之下。背离了现实主义的疏离感的镜头语言,甚至带来了某种诗意。 张艺谋所使用的参差不齐的镜头的不协调拼接,没有声源的画外音,焦点人物的不断转移,大全景的反复使用,都意在减弱影片的写实效果,让观众退守到一个局外人的审视角度,去感受这部电影的“探索”意味。(据说艺谋和凯歌自这片后就分道扬镳了,基于艺术理念的不同,很好奇现在这个成品中哪些部分是姓张,哪些姓陈) 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是16岁少年刘国强发着高烧在队列里坚持站了3小时,在20分钟休息时,听教练说一会儿还要继续练,突然就当了逃兵,离开训练场跑到农田里去帮忙割麦子。度过了一个开心的下午。事后在小队长来病房看他,他说出了一些富有潜台词的语言。但没具体说什么。小队长忽然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了。 这段感觉太妙了。让我想起了《四百下》,又想起我自己也曾在初中的某个下午就是不想上课,从学校跑出来去逛商店,买了橡皮,吃了一碗凉皮,又买了磁带,在公园里随意乱逛。。。当天晚上回到家里,吃着晚饭,突然有一种特别踏实幸福的感觉。当时我想,我还是要做个好学生。 不知少年刘国强是不是也是这样,逃离了身体限制的那个下午,一些隐秘的东西在他的思维意识中发生了,也改变了。这绝不是某种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的规训在起作用,而是非常个体和私人化的体验。我很喜欢导演没有过度解释这一段,让它保持了意义的暧昧性。很喜欢这种难以言表的私人时刻既发生在两个人对话之间,却又并没有只发生在对话中。两人同时成为对方的叙述者和被叙述者。很喜欢小队长是用画外音的方式说,这个孩子长大了。 才没有破坏它的诗意。 其实《大阅兵》里浮现的凯歌,才是我心目中的凯歌,少年凯歌。

  《大阅兵》观后感(五):刚毅的军魂,中国军人铁血精神的熔铸 ——评电影《大阅兵》

  “好男儿才当兵,才当得起兵,才配当兵!”影片中一句鼓舞军威的誓言,放在这个金秋时节,更有了不同寻常的味道。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隆重的阅兵式,既能展示最新武器装备和国防军队建设,又能提振军人士气、提高群众的爱国热情。如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仪式一样期待,回首过去,这一部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以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举行阅兵仪式为背景的电影《大阅兵》,因塑造出一个个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并举,刚毅坚韧又血肉丰满的男子汉形象,不屈的军魂和每个人心中对阅兵的向往交相辉映,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好电影是时代的映刻,跟着电影一同经历、学习、感受、成长,《大阅兵》确涵纳了这一切。

  影片主要讲述了1984年阅兵前夕,解放军战士们在教员孙放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卓绝抗压终走向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故事。相同的训练环境,营连中性格各异的士兵,尽管每个人对阅兵的理解不同,寄托的感情不同,但那颗面对国旗剧烈跳动的心,和战胜自己后内心深处更多的洒脱与刚毅是相同的。本文将从主要人物刻画、视听语言运用与人物心理情感层次等几方面入手,交错分析该影片的成功原因,立足当下语境,亦是为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鼓舞造势。

  影片《大阅兵》中有六位身份地位和性格行事迥异的主要人物,分别是严厉的教员孙放,年纪偏长的连长李伟成,想上军校的吕纯,训练不好屡遭挫败的排长姜俊彪,青春气盛的新兵刘国强与憨憨的郝小园。阅兵式是集体的,组成阅兵队伍的战士却各有各的心思。编导独具匠心,既展现群像又通过“这一个的人”面对不同事件的反映,彰显着他们的性格,又侧面反应了军营中的生活。战士们被选拔入伍,最初的心情都是喜悦激动的。随着阅兵训练难度的深入和力度的增加,每个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有姜俊彪因为腿型难看每晚用绳带绑住小腿,刘国强发着高烧坚持在太阳底下站立不下场,郝小园家中母亲去世他不回家怕耽误训练跟不上…刻画了士兵们对国家的原始忠诚,对希望走到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本能荣誉感。“一万公里和一分钟,就这么个比例关系,还用得着说大道理吗?”为了这不到一百步的距离,几个月在封闭的环境中“从祖国最北头到最南头正步打了一个来回”也无怨无悔。对比之下,吕纯应是营中最“另类”的一个:他一心想去军校,有着对繁复训练本身的质疑;他表达内心想法,想放弃训练,最后又被委以重任,连教员孙放都坦白说对吕纯既喜欢,又严厉。无疑对于吕纯的刻画是成功的,也是费心思的。

  《大阅兵》的开头,一个大俯拍下列队齐刷刷走过的场景,音画同步的周正威严的节奏,人小景大的框架式构图,关注时代对于个体的影响,与探求寄予于个体之中的生命意识与批判精神,在风格和电影语言上不断探索创新,是的,这很张艺谋。作为导演的陈凯歌,素来将目光凝聚在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本体的关注层面上,《大阅兵》内容的真实饱满,这份深沉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影片中人物的用功上,其性格的鲜活又离不开编剧取材于真实发生在阅兵村里的故事。片中无处不在的士兵们的镜头和结尾处真实的阅兵场面,都为《大阅兵》增添了一份迷人的纪实性与历史的厚度。导演注重运用细节来表现每个人的改变。如刘国强初来乍到时的青涩与自以为是,一块小镜子的正反面就足以体现;从“热心肠”帮助朋友到不再追问李伟成为什么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来参加阅兵,“站在大家中间,我就说不出来”…阅兵式给刘国强带来的,是青春的成长,有代价却收获了宝贵的反思。如孙放给姜俊彪擦背洗脚,用两三处二人单独相处的场面既表现了浓郁的战友情又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一般。影片中不时穿插的主观陈述与白描场景,对于理解当年大阅兵的时代背景以小见大,亦体现了导演平和而犀利的影像风格。

  影片中,在姜俊彪和李伟成身上发生的突转无疑是影片打动人心的重点刻画场面。姜俊彪从呵斥吕纯“像你这样的兵,就不该来参加训练”,到把从战场上牺牲的班长的军功章指定交给吕纯保管,态度的转变源于思想的转变。大城市来的吕纯身上天然有一副不服输的傲劲,他能对比懂变通,他曾想过不干了,他不解道:“都什么年代了,谁不想有点个性?你知道外面的人都在干什么吗?”他迷惑,教员孙放为何既不满姜排长的训练表现,又仿佛对他格外照顾;他目睹了郝小园放弃归家送葬母亲,选择坚守以参加阅兵告慰亲人一事,对他产生了别样的影响。导演选用了一位外表憨厚的演员饰演郝小园,形象的反面是孙放口中“一种不用言说的忠诚”,是铁血的军人精神,于孙放而言,亦是打破了一种对人固有的“成见”。姜俊彪主动离队,“在天安门前动作好才是荣誉”,而姜俊彪将象征着班长生命的军功章传递给吕纯,除了对他的信任认可之外,吕纯还代表着改革开放后新一代知识分子投身军营建设祖国,是实现强军目标的缩影。

  阅兵寄托着不同人的不同情感基调和底色,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很丰富。拿李伟成来说,在军营中待了这么多年,想留得些什么无可厚非,而这次阅兵是他提升的最后机会,但他深知自己有容易晕倒的毛病,还是在最后关头离开了队伍。如果说坚守意味着男子汉,意味着荣耀,意味着一切不可言说的赞扬,但选择放弃,更意味着对集体的崇敬与尊重,正如他的自白“你可能会说,我对自己太苛求了。但承认这一点,我才真正参加过大阅兵”一样,从个人到集体,为了天安门前的军威国威,李伟成的付出,令人感动。

  有句话说,“写戏就是写人,写人就是写性格”,我倒要给它补上一句,而写人物关系,则行之有效地展现出人物间的情感层次。《大阅兵》中的目之所向孙放教员,他对把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战场上的战友”姜俊彪的复杂情感体现了他对事业和友情的重视和忠诚,这一情感的有力刻画则不仅是直接通过设置二人的对话场面反映,而是通过旁人对于他俩微妙关系曾经的不解和解开谜团的叙述牵引出来的。更为深邃的是,编导并没有将阅兵意义的追索停留在其二人间的情谊上,而是通过刻画他们的喜怒哀乐,将那些没有露面的战士的形象用三言两语便勾勒清晰,便是在澡堂里李伟成对吕纯说的:“他们总觉得有一双双眼睛不出声地看着他们,就是那些十七八九,一根烟轮着抽,一块饼干分着吃,现在埋在土里,再也回不来的小伙子们。”由此可见,孙、姜二人身上,甚至说全体受阅方阵的士兵们身上都承载着一声敬礼,一个背影。这样任劳任怨、以国家荣誉集体利益为先的有感情重情怀的军人,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喜爱和尊敬吗?

  “一面国旗,燃起青春的向往;一身戎装,扛起强军的重任。”在现实语境中看《大阅兵》,像这样洋溢着爱国情怀又将影片拍摄的丰富细腻的正能量影片,委实能够激起适龄青年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想法,心潮澎湃。习主席说:“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影片结尾处,定格着一道阳光下的剪影,那是一张看不清模样的面孔,但我知道,那不是一个人,而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身在军营、心系祖国的每一个人。

  风吹着杨柳,李伟成留下一封信,孙放跑回宿营地,李伟成正在给战士们的水壶灌水。孙放拿起一壶,李伟成抬头与之对视,豁然微笑,无声,两人碰壶,饮而尽。远处训练场上嘹亮的军歌放了一遍又一遍,离队战友的名字被签在国旗上。我看重这份战友间的彼此理解和欣赏,我更爱这一份不必过多言说的,军人的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阅兵》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