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游戏》是一部由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艾伦·瑞克曼 / 敦尔·当纳利 / David Burke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居然是津巴多普心里的推荐影片……Alan Rickman Show.
●如果不太了解本片背景的人看了这部影片可能觉得一头雾水,影片表现也有点神神癫癫。在企图将患者和天地靠磁场链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治疗方式总是会带有那么一点神学色彩。患者从发狂到镇静,很多时候都是由梅斯梅尔和患者自身的心理暗示决定的。众人称梅斯梅尔为骗子和庸医,也是觉得这样的疗法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效果也是时好时坏。但梅斯梅尔只是提出一种设想,通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治疗患者的疾病,并强调疾病并不是上天的惩罚,是人的生活态度、心理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他的设想也不是全部都有错,但是手段确实经不起推敲和斟酌。况且梅斯梅尔也并没想着以这样的方式诈骗患者的钱财。不管是科学还是医学,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需要包容一种试错精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最后补充,其实我也是冲着AR来看的。他太好看了,哭泣
●为了al而来,al用气功之类的方法给人治病。原谅我治疗过程完全看不懂,各种奇怪。不过al美颜不容错过。这里alan的黑长袍,走路如风,各种小动作完全就是教授啊,我经常出戏。女主没感觉。
●MESMER在部电影我从头到尾愣没看懂,那女人的眼睛到底治没治好啊? 另外,mesmer先生给一大群人治病时,病人总是在抽筋,真受不了, 不知AR演完后有什么感觉?
●多给LT一颗星~这个角色跟教授的范儿好像~服装动作神马的~还有,好多次公主抱啊!!!臂力不错!!!话说男主应该跟片头的那个女病人在一起!!她告白那段好感人啊!!!男主的反应也超棒!!!女主什么的完全没有爱呀!!!
●看的时候我老把这个故事和俄罗斯妖僧那个搞混。AR怎么老是演这种角色啦
●对的起它的评分.....
●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但讲得支离破碎。但Alan的表演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米听懂米看明白的片……
《疯狂游戏》观后感(一):如果不是AR,我是不会看完这部电影的。然而看完了,发现还是有小惊喜的。
事实证明无论多么好的演员,也有挑错剧本的时候,即便是AR。当然剧本其实不错,只能说导演的问题。关于节奏,有些部分太拖沓了。其实是有钢琴课的那种感觉的,然而总是欠缺些火候。所以,不上不下的吊着。所以四颗星给ar,少部分给这个本来是不错的故事。当他耳语时,当他
用那样的面孔以及那般声音面对她时,当他们亲吻时,她是多么幸福和令人嫉妒(好吧,我花痴了)。所谓气功治病,集体催眠,集体臆想。配乐。
《疯狂游戏》观后感(二):Mesmer,心理催眠法hypmosis的创始人
看完这部电影多日,一直不解艾伦为何会出演一部如此诡异的巫师片。直到今日读到关于Mesmer的简传,才恍然大悟,历史上居然确有其人。
"弗兰茨·安东·梅斯梅尔医生(1734-1815)。在18世纪7O年代,当德国先天论者和英国联想主义者们还在依靠沉思默想了解心理学的时候,作为医生的梅斯梅尔却已经在使用磁石治病,其理论依据为,如果人体的磁力场得到较正,心灵和身体上的疾病就可以被医好。"
部分出于金钱和名望的原因,Mesmer的绝大部分治疗---无论是否有效---都带有忽悠病人和医学界的目的。并通过各种宣传,夸大和编造了自身的治疗能力。
然而,Mesmer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心理暗示法、心理催眠术等推动心理学界发展的理论。并为后人在心理治疗领域开拓了一条新路。也为临床心理学,如歇斯底里症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回归到电影,不得不说编剧,导演以及电影本身都太烂了。没有必要非要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与邪恶势力抗争的正义化身。
一个真实的骗子,比一个虚假的英雄,就故事来讲反而更有吸引力。
《疯狂游戏》观后感(三):Mesmer的平衡
我知道很多人說過在這部戲裡
全靠AR的演技撐起一片天
可我還是看到掉淚
也許是因為我痛過
也許是看到自己對永恆的定義這樣赤裸裸地呈現出來
外在和內在的平衡(我寧可這樣說,在片中使用的是和諧,可我寧可謂之『平衡』)
當我在這一邊望向另一邊時
也許在某處的觸點上得到了某些平衡
可我知道那也許稱不上和諧
過去的過去了
未來的也還在未來
而只有現在
這一刻這一秒教我去相信永恆是可以存在的
所有的都在自己的手上
而有時候我們欠缺的僅僅只是勇氣
當我們願意真的睜開眼來看
看真實的事物
也許我們也才真正存在
我不屬於憤世嫉俗的人
相反的,我對每個人事物是感激的、是感恩的、是感謝的
我在心裡也許仍舊是一人獨處
可有幸在這外在的世界有你、有你們、有大家的相伴
而我,也是這一份子之一
我從你的生命中路過
而你也從我的視線閃耀
感謝有你、高興有你
我在Mesmer之後
更是想如此地說
當窗外的風雨聲在我心裡迴響
我知道我的心情也是可以如此平靜的
................................
寫於2008/06/02
《疯狂游戏》观后感(四):《疯狂游戏/梅斯梅尔》--人类从未放弃探究自我
AR的表演,让M愈发迷人,充满魅力。
看完片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从未放弃探究自我。
片尾时,面对曾经的女病人,医生一脸落寞,似有心中有无限感慨,无限惆怅,又有无限无奈,说到:所有生物都在追求和谐统一,除了人类自身。
这多么可悲!
梅斯梅尔生活在18世纪中~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的欧洲医学极其落后,更别谈什么生物学了。当时的欧洲处于被宗教统治的时期,医生给病人看病,无非就是采用“放血疗法”,或者被当作有魔鬼附身而被进行“驱魔”。可想而知,当时患者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更别提像片中遭受来自家庭内部痛苦与折磨的女患者了。
在这种情况下,努力追求给患者带来福音的 Franz. A. Mesmer 出现了,通过不断的尝试,终于治好了女主的眼睛。这无疑是医学史或心理学史上的一次前进或突破。
片中M 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动物磁场”。他认为人体中“动物磁场”的混乱是导致人类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让“磁场”恢复正常,达到和谐,患者的病就好了。放到现代,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采用的方法更类似于催眠。但这种方法无疑是针对心理疾病的,如片中的女主。而对那些确实具有生理疾病的患者,效果肯定不尽人意。
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磁场“更像是一种能量,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和谐状态。M 想探究与追寻的也许是这样一种状态吧。在那个时代,M能做出这样的一些突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有勇气的,为后世的人类探究自己(包括从生物学、哲学、心理学等多维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入口。
《疯狂游戏》观后感(五):天啦噜,他竟然是催眠疗法的祖师爷
本来是冲着舔AR的颜来看的,没想到居然看进去了。AR并没有选错剧本,他演绎的梅斯梅尔是一个仁心仁术,实验性的先行者,并不是神棍。所谓神棍是为了骗钱而施骗术的人,但他是真的相信自己这套会有用,只是他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也还没有想清楚什么情况下能起作用,什么情况下不能。
后人在他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催眠对于治疗癔症是有效的,因为这些人本身受暗示性强,情绪压抑严重,躯体化症状明显,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病是因为种种心理冲突导致。就像女主,她有一个表面看起来爱她,实际上会猥亵她的变态父亲,冷漠的母亲,有苦难言的结果是只好逃避。女主的眼睛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看不见,完全是她无法面对这混乱变态的家庭,同时无力摆脱而导致的心因性失明。梅斯梅尔对她的碰触让她脱口说出了父亲猥亵自己的事实,而他在震惊之余,始终尊重她,无条件关怀她,真心希望她好起来,这充满温暖的关系才是治愈她的关键。可是在治疗有了关键进展之后,医患之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状况:移情与反移情,心理医生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结果就是身败名裂,毁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今天也是一样)。复明的女主看着自己的父亲,第一次流露出充满仇恨与厌恶的眼神,然而在那个年代,可想而知她还是无力摆脱家庭,所以梅斯梅尔走后她又再度心因性失明了。
除了这一次堪称经典的成功个案之外,梅斯梅尔的两次集体催眠却成了闹剧。虽然他坚信自己拥有治愈的力量,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力量来自何处,他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创造奇迹,对那些有生理疾病的穷人也夸下海口,结果当然是无效的。癔症当时主要还是流行于贵族女性(来自于极度的男女不平等、全社会对性的羞耻和压抑)穷人只有穷病而已,头疼、眼睛受伤怎么可能靠催眠治好。
第二次对贵族太太们的集体催眠,虽然对象是对了,但是场合不对。结果是太太们集体癔症发作,倒地抽搐,场面一度非常尴尬。梅斯梅尔还很认真滴苦恼于触碰不到她们的灵魂,拜托,这是当然的好吗!精神分析本来就是注重个人体验的、过程漫长的、一对一的治疗,怎么可能一下子搞定一大批人,您真当自己是神呐。
现在说起来可笑,但是在当时那个只有放血疗法,从不知心理疾病为何物的年代,梅斯梅尔可算是一个有良心有理想的医生了。他没有因循守旧,而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对患者的关怀走上了实验性研究的道路。没有这些先行者的大胆探索,没有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也就不会有现代医学和心理学。梅斯梅尔算起来还是弗洛伊德的师公呢。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今天的我们看起来也是神神叨叨的,什么利比多主宰一切,现代人根本理解不能。但如果结合年代来看,精神分析是当时最NB、最先进,最颠覆的理论,任何心理学理论都是应时代需求而生。
最后还是要说回AR,虽然在B站看了剪辑的我是抱着不可描述的目的来的,但看完后心中却肃然起敬,AR依然还是我那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男神。喜欢他是从教授始,但绝不以教授终,他参演的每一部戏都能带给我惊喜,这些角色既有他个人的特点,又带有鲜明的辨识度,可惜看一部少一部,且看且珍惜吧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