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2-03 23:48: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经典读后感有感

  《土地制度中国发展》是一本由刘守英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精选点评

  ●本书对想要了解国土地制度发展的人而言,是很好的入门书。全书剖析了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土地制度的作用进行详尽分析。只是全书有些观点不同章节提及,显得冗杂

  ●真专家!不过内容还是有些啰嗦

  ●太难了

  ●不愧是2018年的十大年好书,确实很有思想性作者敢于说真话,是位有良知经济学家

  ●第30页-31页说新中国选择工业优先发展策略错误的,但也没讲清楚为什么。反正毛搞的就是不对。第38页宅基地是最落后的一项制度安排。这就是所谓学者。第59页引用alchian and demsetz, 1973。但后面的参考文献中没有,估计是1972年的那篇。

  ●开篇就能感受浓重政策研究写作风格,太多观点与我戚戚

  ●读了之后很有感触,确实说出了很多犀利的观点,值得推荐

  ●可读性不强,数据严谨,只适合研究阅读

  ●从土地制度变迁看中国经济发展史,内容扎实调查详尽,推荐阅读。

  ●做一名学者所能做的。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读后感(一):高水平学术著作,值得认真读。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安排与变迁为研究对象提炼出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选择与变迁的约束条件探讨了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给出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实施方案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既有严谨的经济学实证分析,又有生动活泼案例分析,作者刘守英教授将其对真实世界观察与分析贯穿于全书,是作者系统研究中国土地制度的总结成果。作者充分占有大量的一手实地调查地方试验资料,结合作者深度参与中国土地制度的各项政策决策经验,使得《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一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实践价值。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读后感(二):对“以地谋发展”来源探索

  对“以地谋发展”来源的探索

  作者开篇明义,全书主要探讨的是中国现阶段政府以地谋发展,国民经济过度依赖于土地的畸形现状。其实就是对之所以可以形成这一状况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地方政府之所以可以以地谋发展,在于我们国家在制度上的独特设计,通过种种的政策,将农民限制农村低价征收土地的同时逼迫农民进入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同时将农村的房屋为农民保留,这样政府、企业完全不用承担医疗、养老的社会福利,为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提供了便利。

  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的不明晰,作为中国独特的用益物权,对它的描述也不是很明确,这种权利的边界在哪里,只有政府拥有解释权,但这种解释却是不明文的;二是宅基地,现实情况已经与制定的政策产生了冲突,但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安定,至少农民还可以回乡,减少政府压力,同时又是一种另类的产权,不完整的用益物权,和承包经营权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三是土地专用,国家将政府作为唯一的权力者,同时上述两种权利的不明确,造成政府可以随意侵害农村土地的耕种者的权益,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土地成为一种利润极高的垄断产品。这是造成以地谋发展的主要因素。作者为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很多建议,尤其是在法制建设这方面。改革的深水期,望肉食者谋之。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读后感(三):《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作者:刘守英)

  新京报·书评周刊-2018年12月8日-书情 罗东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里,经济表现最为突出。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一是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证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既提高了农业及其附属服务行业的生产力,也释放了劳动力;其二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土地开发制度,通过城市化建设运动形成“以地谋发展模式”,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然而,随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变迁,土地与人的分离越来越显著,土地的使用越来越多元,而城市以地谋发展的方法也难以为继。国内学术界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长期众说纷纭,在此背景下争议尤甚。经济学家刘守英坚持土地制度的继续改革,比如在农村以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为中心重构土地权利关系,在城市从经济竞赛和政策安排上彻底降低对土地开发的依赖。地方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和试验经验,与全国多地的基层土地状况调查,使他的实证和政策研究提供了难以忽视的意见。

  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8/12/08/528615.html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读后感(四):读后感

  2019年11月26日

  11:18

  刘守英先生所著的《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用磅礴的文字和数据记录了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路径,给土地制度小白们带来了很大的科普与讲解。

  作者先后从家庭承包制、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市地制度讲述了其发展历程,用大量的事例和数据给出了其优缺点。在本书中,我知道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我也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土地流转的优劣。

  土地流转,从欧美国家来看,集约化经营一方面以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庄稼,提高粮食产量,并且优化种植比例与模式,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村空心化、土地荒芜等现象,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用调研的大量事例说明了在当前土地流转下所存在的问题,如外出打工农民在土地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回村,土地经营权是否可以收回?对前承包户来说精心呵护的土地本应该在现在发挥价值,却被收回,这几年的付出是否需要赔偿?我国对这些等等的法律依然不健全,所以当下土地流转进程仍然很慢。

  宅基地,只可以住,不可以买卖等。但是当下发展可以看出,农户大量翻盖宅基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人多地少,不少农户以出租房间为方式赚钱,这一现象十分普遍,但是却和现行法律相违背。

  作者提到“活业、活人、活村”,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具有前后逻辑性。先通过产业活起来,才会吸引本村有知识的有为青年或者他村的外来青年,通过活业活人才可以带动起来活村。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我国城市化的内在要求下,大量青年远离乡村,村庄空心化严重,有的村庄甚至只有几户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也只有依靠作者所说的“活业、活人、活村”才可以实现。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读后感(五):建国以来土地政策研究与分析,数据有点旧,观点都见过

  关于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的研究与分析。作者是经济学教授。

  文风比较枯燥。同样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样是经济学家,周其仁、文贯中、华生前几年关于土地政策的书,文风通俗易懂,比本书强不少。

  书中的数据、信息与观点也基本在前几位学者的书中见过,作者像周其仁一样提倡给农民更多的土地权,也像华生一样提倡土地涨价要归公。

  数据比较过时,大部分数据是截至到2010年前后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遗憾的是,以错误理念推动的工业化就在提出过正确概念的经济学家的国家发生了。中国通过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所付出的代价极其高昂。这套扭曲的政策导致农业增长速度下降,也造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P30

  2:在中国农村的几项土地制度安排中,宅基地制度是最落后的一项制度安排,中国乡村的衰败、无序等都与宅基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滞后有关。当中国农村历经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的频繁制度变迁时,宅基地制度变迁经历了与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变迁基本类似但制度安排相异的历程,呈现出一副独特和复杂的图景。P38

  3:为只有这些规则才是实实在在影响人们行为决策的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一个经济增长绩效较佳的社会,一定是所制定的制度规则能将人们更多地引向生产性活动的社会,反之,有些社会之所以经济增长绩效不佳,不在于这些社会资源不丰裕、人性懒惰、缺乏创新精神,而在于他们所设计的制度规则更多地将人们引向非生产性活动,P55

  4:对于后一种言论,有两点需要提醒注意。其一,农民心里怎么想的实际上不需要谁去代言,让农民自己说出来就是了。研究者应该做的不过是把农民怎么说的原封不动记录下来,这就功莫大焉,再多一点也就是分析一下农民为什么如此说、如此想而已。其二,对于主观性议题的调查,怎么问也很关键。P57

  5:在现实中,完整产权如同完整竞争市场一样是很少存在的,相反,产权残缺似乎更为普遍。在完整产权与完全残缺产权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选择空间。当实际的产权安排趋近于完整产权的内涵时,人们努力生产的成果为自己所有的预期就比较稳定,他们将更具有找寻更有利的方式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使用的激励, P66

  6:要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需要农业为工业服务,农村为城市服务。因此,中国土地制度选择与改革实际上一直面临两个制约:一是土地制度是公有制的最主要实现形式,二是土地利益分配要服务于农业国变工业国的目标。这两大约束也就决定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P73

  7:土地制度改革实际上看三块地:一是分给农民的承包地,二是农民盖房子的宅基地,三是转用的农地,即农用地变成的非农用地。这三块地在制度改革中基本就是在锁定所有制下,从"两权分离"的逻辑出发来推动整个改革进程,P73

  8: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争议一直很大。这是1987年中央政府在贵州省湄潭县试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制度安排。当时面临改革进行不下去的问题,杜润生先生提出建立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削度方面有三个改革,其中就有贵州省湄潭县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实际上是对整个集体所有制的一个根本改革。P75

  9:到了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长久不变”政策。“长久不变”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变成一个基础性的制度安排。"长久不变"是什么意思?用中央文件的原话来说是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意味着人跟土地完全对应上了。P75

  10:依附于集体所长出来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这是现在农村治理中非常大的一件事。现在集体实力强的地方,主要靠先下手为强,集体强时人们自己把农地变成建设用地。华西村、北京周边的村都是这样。现在这些在集体上长出的东西由于先天没有明晰的产权安排,所以后患无穷。P76

  11: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继承权,现在农村第一轮包地的农民有的已经老两口都去世了,这些地是按承包发包关系交回集体,还是按财产权自动转给下一代?即便给下一代,是继续走家内均分制,还是像日本、欧洲那样走长子继承制?这些都没有制度安排。P77

  12:总的来说,支撑这套制度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1)公有制;(2)土地的特殊性;(3)用途管制制度;(4)土地增值收益主要归地方政府。以两权分离、不动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对承包地、宅基地和农地转用进行改革,我们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制度绩效不尽如人意是显然的。P80

  13:土地流转形式在地区之间和个案之间呈现很大差异。在东部地区的苏州和宁波,反租倒包是主要形式,其中苏州以此形式流转的土地占86%,宁波为49.1%,北京以租赁和反租倒包形式流转的土地占82%,天津北辰区反租倒包的比例也很高。P120

  14:反租倒包是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民手中的责任田以一定的租金反租过来,再倒包给农业大户或农业企业从事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行为。P123

  15:【反租倒包】这种土地流转形式容易造成农民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土地收益权的流失。尤其是当新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经营困难,无力支付租金时,村或乡政府也无法支付农民的地租,形成农民与集体或政府的利益纠纷,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P125

  16:五是城郊村的出嫁女问题。在城郊村,出让土地的收益很大,妇女出嫁后仍然住在娘家,这虽然符合分地的国家政策、但是城郊村的乡规民约却不给这些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收益权。这种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P133

  17:规模经营的“度”很重要。在湖南的调查表明,一户2个劳动力经营规模为30~100亩较为适当,不但基本不用请工,还可以做到精耕细作,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大于100亩以上的大户。P150

  18:从表13-2可见,土地供应量与GDP增长率有很高的相关性,2003-2010年,土地供应量大的年份,该年的GDP增长率也较高土地供应量小的年份,该年的GDP增长率也较低。P182

  19:正是在这套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下,中国将稀缺土地大量配置于工业用途(见表13-4),保证了工业的快速发展。2003-2010年,中国工矿仓储用地平均每年达127211.3公顷,占这一时期供地量的41.3%。如此高的工业用地水平,不仅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当期水平相比显得奇高,而且高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高速丁业化阶段的工业用地水平。P184

  20:根据对400个城市的调查,城市建城区闲置土地占建成区面积的1/4。协议出让土地的低价格诱使企业多圈占土地,还导致地区之间产业用地配置扭曲。P230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11月30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11月30日)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截至10月31日)

  本号近80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