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度假,想着已经刷完了几乎所有的酒店,就索性趁着这段时间心情压抑,去传说最贵的酒店休憩。
在网上对比完价格,终于定下了一间最便宜的房间——5000。不料,旅行第三方平台告诉我,你要的房型已经没有了。
已经在路上了,还带着女儿,一边不愿回头,一边心里嘀咕着:总觉得这么贵的房间,怎么会定完呢?
给酒店打电话,告诉我:只有一间双人床,价格是5000+(应该是那边最便宜的一间)。
下午1点到达,整理完一切,再到第二天上午10点离店,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坦白说,我并没有那么快乐:
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用得起?
当他们走入自助餐厅,从来不关心今天要吃多少才能够吃回这个价格,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
那种安然感,让我感到了局促。
5000+的酒店,我真的不是第一次住。比如迪士尼、长隆这些大型游乐场周边的酒店,价格都不低,但这是一种无法选择的选择。
但此时此地,那些真正能够消费得了的人:
纵然周边有许多选择,依然愿意来这里度假消费。她们不觉得花了一笔钱,这仅仅是他们一笔日常的消费,仅此而已。
我想起了一句话:当你咬牙去得到的一切,你总有一种得失感和不真实感。而在你能力以下去完成的,才是真正的愉悦。
02人的消费承压程度,很多人会忽视。然而,花得起,和你用得起,真的不一样。
人只有在消费承压范围内,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愉悦。一旦超越,就有可能发生许多心里的变化:
比如雀跃于得到,急于炫耀;
有人笑说他不露富,还有人调侃他装穷,他却坚决不动,正儿八经地跟我说:
“你一个开公司的人,大概才知道我的苦吧。开个公司,什么地方都要花钱。
我很意外,他会把这个问题抛给我。
我其实真的能够理解,如果开一辆几百万的车,不如一辆几十万车子的自由感。
而几十万的车子呢,车子才是真正为你所用的,你不必担心,也不必苦恼。
用得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快乐。
03说来,真的有一段时间,我差点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有钱人了。
比如买房子,当有钱人只是考虑户型哪个更好的时候,我需要考虑的是哪个更便宜一些;
比如买包,当有钱人考虑的是哪个配置更好,而我要考虑的是这个包需要花去我多少钱;
我们花钱的时候,是不断做减法,看剩余;有钱人呢,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地所得。
另外,多说一句:
出席场合,有钱人本身就是一张名片,而我需要七七八八介绍许多,别人才勉强知道你是做什么。
但所有一切的前提是,先成为一个有钱人。
我更想表达的是:
04不过分追求财富满足感,保持清醒、保持安定、保持平和,是我们最该做的事。
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并没有错。
但一个人的身份、气场、内在,其实并不会因为你吃了什么、穿了什么、用了什么而改变。
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其实是本身的能力。
有一段时间总是充斥着这样一种说法:用爱马仕的男人,不会娶买不起LV的你。
先不说是不是要嫁给爱马仕男人的问题,很多人买得起,真的未必用得起。
什么是用不起的人?
我和朋友出门,她孩子不小心碰到了邻桌阿姨的Chanel。朋友立刻跑去道歉,结果那个阿姨一直开骂,扬言要打小孩。
朋友说,真的不好意思,如果有任何问题,我可以赔。
天地良心,我也在场,这包绝对没怎么样,就是她挂在椅子背后,我那朋友的孩子跑过去,那包差点掉地上。
那个阿姨完全不依不饶,冲我朋友喊:我这包2万多买来的,你赔得起嘛?
我朋友懒得跟她计较,赔着不是,就回到了原座。
买一个包,但是否用得起——就看这个包是给你带来压迫感,还是愉悦感。
是你背了一个包,还是这个包绑架了你。
当你因为一件物品,需要思来想去,需要束手束脚,需要告诉别人“我得到”的时候,恰恰,就是你配不上的时候。
05不要过度攀比,也不要过度去追求,生活来来往往,活出当下最好的样子,才最重要。
没必要去觊觎别人的大别墅、别人的保时捷、别人的爱马仕,抑或是别人住着5000多块甚至10000块的酒店。
如果你能在几百元的宾馆里自由自在,在自己几十平的小房子里家和美满,你在自己的自行车上也怡然自得,真的没关系。
高兴就好。
那天,我走的时候,Grace问我:为什么那么早匆匆离开?
6岁的女儿当然听不懂,但我特别想告诉她:
你要相信,5000多的酒店从来不会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而配得上你生活的消费,才会让你生龙活虎。
所有人都在教你配得感,但我今天更想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字——舒适。
- END -小愚说:
买得起和用得起,在我心中实在差的太远了。我也听听大家的意见哈。
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