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湖小舟 图 / 网络
微信:天湖小舟()
不是我们不幸福,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了。
大清早,牛盾给我发微信,舟哥,焦虑,焦虑中,恳请支招。
这家伙是我同学,做非国标零件加工,这几年,行业要求越来越高,他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
我回复他,很多人的焦虑都源于想要的太多。
牛盾发来一个龇牙咧嘴的表情,他笑着说,你说的对,还是舟哥说话有水平,一语点醒梦中人。
十年前,牛盾辞去公职,下海经商,那几年,他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我们骑摩托的时候,他都开上奥迪A6了,我们租房的时候,他都已经住进带有大花园的别墅洋房了。
这些年,他的生意相对于前几年无非是稍微差了点而已。
不过,牛盾受的那些苦和罪,那些不被人理解的委屈,还有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奋斗和坚持,也是我们这些在单位里被温水煮着的青蛙们所不能承受的。
晚饭时候,牛盾给我敬酒,他说,谢谢舟哥,你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
每个人都在这喧嚣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自己寻找安全感和稳定性,殊不知,太多的诱惑和物欲,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和方向,我们的内心就充满了种种的不安和焦虑。
母亲年岁渐老,在我家住不了几天,就嚷着要回老家,说老家有个院子,好歹能转转,这天天呆在房间里,上下楼梯也不方便,时间长了,要憋出病来。
我就想到了做二手房销售的陈宁,寻思着让她在市区给我妈找个一楼带花园的小房子。
陈宁,为人和善,办事高效,钢刀利水,执行力强,从不拖泥带水,听我这么一说,当即表态没问题。
没过几天,陈宁就让我去看房,进门,她边接听电话,边和我握手,我坐下,她又接听了另一个电话,20分钟后,她示意我们乘车,电话还在打,看房路上,电话也没停,到房子那,她终于挂断了电话,给我简单介绍了房子的情况。
我说,你真忙啊。
陈宁笑着说,没法啊,舟哥,都习惯了,电话一会儿不响,就不适应,反倒紧张起来,害怕错过了某个客户似的。
我问,你平时看书吗?
陈宁说,唉,忙成这样,哪有时间看书啊。
陈宁这个行业,她跟我说过,前几年每年挣个三五十万没有问题,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也就挣个一二十万。
所以,我理解她的焦虑。
这个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是危机重重,总想通过再努力、再努力让自己获得的更多,所以我们的心就几乎没有静下来过,时时刻刻都处在焦虑的状态中。
雅琴,茶馆的主人,仙一样的女子,清新素雅,恬淡安静,十余年,志心一偶,以茶会友,闲来赋琴,悦耳动听。
茶室,百余平米,空中楼阁,素色简装,多有绿植,偶尔插花,艺术茶架,闻声古琴,老桌案台,袅袅檀香,茶语水榭,亦如人生。
她的茶,多是待友之用,与其说是到此品茶,不如说是来此静心。来的朋友,都是茶友,没有利益,没有分别,来不接,走不送,喜欢就多坐会,有事随时可以离开。
我曾经在知几琴茶馆呆过两个小时,我,雅琴,还有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我们在那闲聊,雅琴沏茶,她始终都是微笑着,最让我惊奇的是,从头至尾她都没有触摸一下眼前的手机,而且,她的手机也从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静心,无非如此吧。
雅琴穿着朴素,简单有品,生活节约,饮食清淡,闲暇时光,弹奏古琴,言谈举止,温尔文雅,三五月份,采茶季节,进山寻茶,她也尽量公交出行,农车前往。
三年前,我问雅琴,一年能挣多少钱?她说,三四万吧,够吃够喝就行,没有那么多的欲望,知足常乐,活的也算惬意。
雅琴的状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一片茶叶,她说足以奉知己;一盏茶杯,她说足以品四季;一张茶桌,她说足以解风情;一间茶室,她说足以谈人生。
幸福,在哪里?
不在我们物质的生活里,不在我们盲目的追求里,不在我们不断的索取里,也不在我们追逐的名色权利里,而在我们清净知足的内心里。
不是我们不幸福,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了。
有了十万,想要一百万;有了小轿车,想要越野车;有了小房子,想要大房子;有了小名声,想要大名望。
世界越是丰富,生活就越是匮乏,欲望也越是膨胀,我们总想通过占有更多的物品和资源来填补内心安全感缺失的黑洞。于是,焦虑成了这个繁花似锦世界的必然产物。
在这个时代,我们总想用我有、我还有,来证明我的努力、我的成就、我的地位、我的存在,其实,大可不必,所有外在的东西,我们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一日三餐,衣食无忧,出行方便,家庭和睦,再有三五知己好友,这样的生活就足以慰藉我们的幸福。
关键是,我们要有强大的内心,不攀比,不强求,不浮躁,不奢求,有梦想,更要脚踏实地,唯有这样,才能活出真自我,活出大自在。
- END -
*作者:天湖小舟,公益人,沙漠行客,独立作者,出版小说集《此去经年》,《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的》,公益团体——普力联益会发起人、会长,喜好读书,闲暇时间写字。公众号:天湖小舟(t)。新浪微博@天湖小舟,天湖小舟抖音号:1802548518。
*文尾曲:宿羽阳《成人之美》 。
天湖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