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是一部由Russell England执导,Xand van Tulleken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观后感(一):戒碳水_(:зゝ∠)_
1, avoid white carbs, refine carbs, and beige carbs/only eat fibers
2, whole grain bread and make sure to check the sugar and leave it in the fridge before eating
3, eat leftovers...吃冷却-加热的事物(which i doubt..)
4, trick your brain. have some carb drink in your mouth and don't swallow it. (总觉得呼吸困难的时候会忍不住咽下去,而且这样对牙齿好吗,而且在健身房这样一直喝了吐很恶心吧,还是说要不停的跑洗手间去吐?)
5....食疗啊这是,食疗治病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观后感(二):健康生活第一课-到底什么是碳水
碳水= 1.淀粉(米色) 2.糖类(白色) 3.纤维(绿色,无法获取,不会发胖) 饼干测试:咀嚼饼干看什么时候发现饼干超甜,越快发现表示口腔内唾液淀粉酶浓度越高,越可以摄入大量碳水而不发胖。 抗性淀粉:难以消化,95%的淀粉是能被消化的,但是有5%的抗性淀粉则是到达大肠被肠道细菌所食。 全谷物面包。或者将面包放进冰箱冷藏,能将容易消化的淀粉转化成抗性淀粉,然后直接拿出烘烤后再食用。(原因:平常消化淀粉是酶破坏分子键,断裂成糖个体。当食物烹饪后冷却,周围食物的脂肪和油类会附着在淀粉分子上影响分子键断裂,使其更难消化。再加热时,又会有更多脂肪和油类附着) 跑步实验:通过含一口运动饮料(糖水)十秒之后吐出来,能够让口腔里的受体发送信号给大脑,欺骗大脑现在可以进行更大强度的运动,从而消耗更多卡路里,而并不需要把运动饮料咽下去(反而起不到减重的作用)。 同样卡路里的蛋糕和水果,蛋糕会更快的被分解成葡萄糖,更快的吸收;而水果会更缓慢,使保持更长的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观后感(三):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土豆大米精制面包
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通俗上将,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白色、黄色、绿色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基本的营养构成,它能分解成糖转化成能量。当然,多余的糖会成为脂肪,导致肥胖。 我们身体将食物分解成糖分能力的不同,决定我们应该摄入怎样的食物。比如说你吃一块饼干如果比别人更快感受到甜的话,比如耗时在10秒左右,那意味着你可以比那人吃很多的饼干,而不用担心增重。 米饭的含糖量很高,比如说如果一小块巧克力蛋糕的含糖量是10块方糖的话,那么一碗米饭的含糖量可以达到10块方糖。 我们应该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量,目的在于降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的速率,起到减肥的效果。有一些方法可以增加抗性淀粉,例如选择食用全麦面包、例如将饭菜煮熟后放入冷藏,冷藏后再加热,再食用。 运动过后的30分钟至一小时内,不建议饮用功能性饮料,因为这样把消耗的卡路里又补充回来。但是为了提高的你的运动效能,你可以把功能性饮料仅用于运动中漱口。 吃水果比吃蛋糕更不容易长胖的原理在于,蛋糕中与同等水果相比,含有更多的精制碳水和淀粉,消化系统会把他们转化为糖,血糖上升。苹果就不一样,苹果的热量和两个蛋糕差不多,苹果中的纤维行成糖,水果中的天然糖会被更多的缓慢吸收,天然糖中的纤维会穿过整个消化管道,使人有饱腹感,每一克苹果会摄入更少的糖,减少脂肪。 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降低患糖尿病、肠道癌风险。低碳饮食计划可以拯救很多人。 最后少吃大米 土豆 精制面包。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观后感(四):下一次看到碳水,我会更理智
C2018记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探寻的是我们所有关于碳水化合物的知识,可能需要被全部刷新。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米?白面包?面?意面?土豆? 饼干?蛋糕?花椰菜?南瓜?**
正确答案是以上全部,所以除了我们所认为的富含高淀粉的化合物之外,自然界很多蔬菜水果也是碳水化合物。
片子里面将碳水分为白碳水(糖类),黄碳水(淀粉类)和绿碳水(纤维类)三种。其中主要是绿色蔬菜类的碳水属于好碳水,对内脏及身体是绝对有益。而黄碳水和白碳水则是需要小心对待的坏碳水。
更令人不安的事实是,土豆,米饭,Bagle的糖含量比我们普通人预估的高出3-4倍之多。当你以为你吃的很健康的时候,其实摄糖量早已超标。相反,草莓的含糖量却跌出我们的想象。看来我们对碳水的偏见由来已久,且执念颇深。
第二问题,碳水化合物的危害是?造成这些危害的真正原因是?
很多数据都证明,肥胖,糖尿病跟大量摄入碳水,严重正相关,而背后的罪魁祸首则是糖。碳水化合物一旦进入体内,会迅速转变为葡萄糖参与人体代谢。因此,吃高碳水的食物可以直接跟吃白糖划上等号,特别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抗性淀粉细菌?为什么有人可以消化更多的碳水?
事实上是, 人和人身体里面的酶和细菌大有不同。片中有一实验,几个测试人员同时咀嚼无盐无糖的饼干,其中有人17秒后感觉口感变甜,也有人30几秒后口感变化,也有人从头到尾口感毫无变化。 也就是说,不同的身体里面含有的可以消化碳水的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人食碳水完全能代谢,有人食多就很容易被身体吸收贮藏,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朋友们可以自己做个饼干小实验。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甜味变化的,那么这位朋友,食用碳水的时候,你就要很小心了。
关于抗性淀粉细菌,就是在你的身体里面帮助代谢淀粉的。科学家们指出,如果把熟米面土豆类放进冰箱,食用时直接加热,可以促进抗性淀粉细菌的分泌。
英国医生Dr.Unwin,推出了一套完全脱离药物依赖的糖尿病食疗法,并且已卓见成效。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用绿色碳水取代我们三餐中习惯白色和黄色碳水化合物。
小结,被肥胖和健康问题困扰着的现代人,下一次看见碳水的时候,或许可以聪明的选择更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譬如用南瓜取代土豆,用全麦或者黑面包取代白面包,糙米取代大米,水果取代蛋糕,etc.总之,以为我是会更明智的对待碳水。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观后感(五):怒怼BBC纪录片《真相系列》,BBC再也不是我心中的那个BBC了!
大清早被朋友圈热文刷屏《BBC劲爆纪录片:油煎鸡蛋更健康?喝蔬果汁才有害!健康食品啪啪打脸》,我抱着给自己不那么健康的饮食找借口的看戏心情阅读,却发现试验结果的“反转效果”其实并不科学。这不但让我对BBC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而且进一步觉得不是BBC不权威了,是观众理性思考升级没那么好骗了,评论里一个个小人儿精真棒(褒义)。
看到评论我就放心了
感觉视频的编排就是为了把枸杞、藜麦等所谓的“超级食品”拉下神坛而拉下神坛。我们承认,确实有些食物的形象过于营销了,但是拿有失公允的标准去衡量食品,轻易地得出结论显得刻意而又随便。比如拿着枸杞和草莓比维C含量,然后说枸杞维C低还比草莓贵,枸杞做错了什么?枸杞拿着维他命A和类胡萝卜素跟草莓比清肝明目了吗?没有。
早餐吃培根鸡蛋,比谷物类早餐、酸奶水果“更健康”是因为培根鸡蛋更抗饿因为你不会在两餐之间吃零食。“实验结果”表明培根鸡蛋在抗饿和血糖水平方面更健康。这就是真正的健康饮食???培根鸡蛋的高油高盐饮食又变得健康了?
图片源于文章截图
为了颠覆而颠覆,实在经不起推敲。外国网友的热门评论也很义愤填膺:
截图via视频评论
我不敢相信纪录片大王BBC的结论会这么愚昧粗暴,于是做了进一步了解。BBC TV SHOW THE TRUTH ABOUT…这一系列节目目前一共出了17集,2015年3月发布第一期,最后一期发布于2018年6月,内容分别讨论了糖、卡路里、脂肪、你的药柜、你的牙齿(上下)、老年痴呆症、酒精、健康饮食、肉、压力、睡眠、艾滋病、美容、健身、肥胖症、碳水化合物。
让我们一部一部鉴赏(太多了啦,挑了两部):
第一集:糖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Sugar(2015)
用节省你1个小时的讲法,这部片子讲了糖是什么,糖不好,这是一些过度吃糖的人,这是一些少吃糖的人,然后提出建议食用代糖。对于该片,评论区也炸了:
截图via视频评论
关于糖这个话题有很多其他影片更有意思,比如《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糖:新一代的健康杀手》,这部《糖的真相》分分钟被碾压。
人工食品中的糖很多,我们的器官负荷太重,糖还使人衰老、发炎。近年来抗糖的话题层出不穷,日本各种抗糖产品被买到断货,抗糖这件事的确值得细细深究。
well,可能是第一部片子年代有点久远,当时导演可能没想清楚,预算也不太够,于是我找到2018年6月最新的一期讲碳水化合物的: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感谢b站的高清熟肉)
第17集:碳水化合物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Carbs(2018)
画质果然有了质的飞跃,开场的主持人身份十分光环,自带医师身份,整个视频看起来有理有据,看得我我再也不想碰碳水了!
在一开始本片就引入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概念:碳水化合物分为白色碳水(糖)、米色碳水(淀粉)、绿色碳水(纤维)。
所以接下来整个视频就讲了要消灭白色、米色碳水、摄入绿色碳水,好处简直太多了!可以治疗不孕不育且让下一代拥有更健康的基因、减少肠癌风险、治疗糖尿病、拯救生命,健康人生。
整个视频有理有据,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十分不严谨的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运动饮料当漱口水使用能加强卡路里代谢,当运动饮料含在嘴里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以为摄入了碳水,可以更强劲地发力锻炼,如果喝了那肯定是白运动了。这个实验已经经过多次实践有效,真是令人惊讶啊amazing
然后我又去油管搜了一下,看看歪果仁怎么说,结果令人惊讶地发现大反转。排列最前面的两个blogger细节性地点评了这个纪录片的谬误,比如片中不断强调“碳水化合物让你发胖、让你生病”,但其实让你发胖的是“卡路里”,片中纯粹让碳水化合物背锅实在不合理,不符合逻辑。就像《食物的真相》那样只用单一角度标准去评价食物的优劣,简直以偏概全。
显然这一集内容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广泛讨论,引发了大家的饮食恐慌,好多人都觉得自己快要完蛋了。
“为啥土豆成为了全国肥胖症危机:一块烤土豆相当于19块糖——几乎是一罐可口可乐的三倍量”(“关于碳水的真相”中提到一块烤土豆能转化成19块方糖)
有一位正义的营养学家在Twitter上写了一封5页的信艾特BBC健康频道,告诉他们大错特错,这样传播实在是误导公众,从一开始把碳水用命名划分成三种碳水本身就是错误的,碳水没有好坏,这根本不是“真相”。
5页信写的有理有据,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差一点就信了,可是BBC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大英和我们国情不一样,可能是因为这个吧:
回到最初,为什么要怒怼BBC纪录片,咋这么生气呢,我想是因为发现自己选择相信的“真相”实际上却没那么真相,真相也有缺陷了,你更成熟了,质疑永远更接近真相,扎铁了,老心。
视频链接看这里:
【大家字幕组】【BBC纪录片】【中字】碳水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Carbs
好消息
特好消息
(๑•̀ㅂ•́)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