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曲: 王 菲 - 匆匆那年
本文共:1542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单位新调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同事小雅,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只觉得打扮得体,笑容谦逊,无论是对待上司还是保洁员,都斯文有礼。
直到有一次集体外出,因为人员多,单位的车辆已经满员,剩下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雅掏出一把车钥匙说:那,如果大家不嫌弃,坐我的车好了。她的车停在单位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见到车的那一刹那,同事们都呆了:原来公司里那辆最豪华的车子是她的。我们这才明白,小雅是妥妥的“白富美”。这时再反观她的衣着打扮,都是奢华而低调,而她对人谦恭的态度,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富二代的身份,而表现出任何的优越感。而和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单位的另一位同事小王。每次见到公司的保洁人员,都皱着眉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看到同事新买的衣服或首饰,她也会明里暗里一通贬低。有次单位聚餐,服务员的动作慢了一点,她就不依不饶,把服务员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当时我们都觉得,她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很丢脸。真不知道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优越感,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世上,有些人比大多数人都优秀,但是,他们从来不把这种优越感写在脸上,表达在言语上。而也有一些人,却总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有意无意地去贬低别人,彰显自己的优越性。但,越是秀优越感的人,就越让人觉得low。真正高级的人,从来不秀优越感。台湾的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讲过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妈妈带着他去一位很有钱的朋友家里玩,吃饭的时候,主人家招待的很丰盛,其中有一道菜是鱼翅,蔡康永从来没有吃过,于是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啊,真好吃。主人笑了笑说:这是粉丝,喜欢就多吃点。一边说一边给蔡康永又盛了一碗。长大之后,已经成为名主持的蔡康永也参加过很多饭局,吃过很多山珍海味,有一些请客的人总是炫耀自己食材的珍贵与难得,大肆炫耀,那种优越感往往溢于言表。相比之下,蔡康永才明白,小时候那位请客的主人,在餐桌上表现出的温柔、用心、低调是多么令人怀念。他没有嘲笑别人的无知,也没有炫耀自己的光鲜,而是用温柔善意的谎言,维护了一个小孩子的自尊。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一些很有优越感的人。比如,自认为工作好职位高,就觉得高人一等,对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往往出言不逊;比如,自认为自己毕业于好的学校,就会嘲笑别人的学历低; 比如,觉得自己出身大城市,就看不起公司里来自小地方的同事,讽刺他们没见过世面……就像一篇文章里所说的:高个子比矮个子有优越感,貌美的比面相普通的有优越感,工资高的比收入低的有优越感,学历高的比学历低的有优越感,甚至居住在北上广深的人,比居住在省城的都有优越感。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时时处处秀优越感的人,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时间久了,就会在心里产生不快或排斥。到最后,甚至可能连朋友也做不成。法国哲学家罗西发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没有人喜欢动不动就秀优越感的人。优越感这种东西,更应该藏在内心的深处,就像我们贴身穿着的内衣,你知道它到底价值几何就可以了,不用动不动就拿出来秀给别人看。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很愚蠢、很可笑。真正优秀高级的人,是不会通过贬低别人去抬高自己的。就像孟非说的:“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利,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那些动不动就炫耀自己优越感的人,其实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和见识的浅薄。曾经有人问:什么是优越感?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优越感是因为没有认识世界。放下无聊的优越感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