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朋友可能会问,思维方式真的值得花那么多的篇幅来写吗,怎么感觉并没有那么重要啊。
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持续的行动,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人的行为,只有建立在正确的认知,也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之上,所付出的行为,才会最终有所收获。
一个人的大脑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他的行为,只能用「低效的努力」来加以形容,就像有些人知道用词根词缀来背单词,有些人则只会用方言来注解,前者分分钟能把后者按在地上摩擦。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持续的行为,才是拉开彼此之间差距的终极所在。
所以我在这个公众号上,除了分享学习方法,书籍,学习资料之外,还会经常分享,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思维方式,我相信这些思维方式,对我有用,也同样,能给不少迷茫的同龄人,带去启发和帮助。
好啦,我们开车吧!
之前有位粉丝发微信给我,说他从来不安装使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软件,就连微博也没有,一看到别人都在玩这些软件,他就会感到非常痛心疾首,感觉现在的学生,都没有救了。
我就问他,自己平时都用什么软件,他就说知乎、Quora、Medium等等,他认为用这些软件,比用其他软件会好很多。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当某件事物越是流行,就会有人通过宣扬远离这个事物,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来获得优越感。
微博流行的时候,就有人说自己从来不刷微博;知乎流行的时候,就有人说自己从来不刷知乎;抖音也是如此......
但这种思维方式是极其不对的,因为不管是刷微博,还是刷知乎,亦或者是刷抖音,从本质上来说,都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你都是在做同样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消费信息」。
当你在刷知乎、微博、抖音的时候,你充当的是一个「消费者」,你在心甘情愿的前提下,接受这些软件给你投喂的信息,这些信息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任何系统性可言,你通过消费这些信息,以此来杀掉自己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不管你刷任何软件,都不能给你带来优越感。
与其沉迷在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不如抱着「审视」、「利用」、「创造」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一款软件。
所谓的审视,就是从各个方面出发,去思考它为什么会流行的原因,分别利用了人性的哪些弱点等等;
所谓的利用,就是把这些软件仅仅当作是工具,有了问题才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它给控制住了;
所谓的创造,就是尝试在这些软件上进行创作,把自己从一个消费者,转化成创造者。
从消费信息,到创造信息,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一定会让你飞速成长,最重要的是,你不再会有虚假的优越感。
这个世界有这样的一种人,他很想很想做成某件事情,但却永远都在准备之中。
他很想做一个篇篇十万加的公众号,于是整天都在研究别人的公众号,积累所谓的素材。
他很想去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于是整天都在研究各种跑鞋、跑步的姿势,以及脚应该如何落地等等。
这种人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他不能接受大的失败,只要一失败了,整个人的价值,就会被彻底的否定。
于是,他就发展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就是从来不去开始做这件事情,只要这件事情处于没有正式开始的阶段,就没有所谓的成功,或者失败。
别人一旦问起,他就可以这样说:我是在追求完美,我还没有准备好,要是我准备好了,你们一定会亮瞎眼的。
一定的完美主义,是必要的,它能证明,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只能证明,你不敢面对自己,你是一个连自己都害怕的人。
对于「过度完美主义」这个思维方式,你可以尝试用「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加以替换。
举个栗子:
如果你想要做公众号,就不要等自己有了超级多的写作素材,也不要等到自己有了牛逼哄哄的写作技巧,从今天开始,就去注册一个公众号,从今天开始,就开始写,一边写,一边发现自己的弱点;一边写,一边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和面向的人群。
只有自己真正开始写了,有了几篇文章,也就是有了「最小化的可行产品」,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方向。
那些想要等到什么东西都准备好的人,最终只会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3,线性思维
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每个月至少会买十几本书,以至于现在住的房子,有很多地方,都是被书给占据了。
有朋友来我家里做客,他们就一定会问我这个问题:
曾少,你拥有这么多书,每一本都有看完吗?
每次我说并没有的时候,他们都会对我这个所谓的学习博主产生深深的怀疑。
其实,面对他们的怀疑,我一点都不在乎,因为我知道,现在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一种线性思维,这种线性思维认为,任何一本书,只要开始读了,就一定要把它一五一十给读完,否则,就不能算读了这本书。
这种线性思维方式,我认为是从小学开始,就被灌输进我们的大脑中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都是从头到尾,要求我们去逐步学习,不能做任何的跳跃。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就一定要把书给读完,否则就会感到忐忑不安。
其实,等大家到了大学,或者工作以后,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只有两种书籍,是要求你从头到尾读完的,一种是经典的教科书,另外一种是小说。
这两种书籍,因为有强烈的完整性,你若不去读完它们,就会失去对某个学科,某本小说的整体把握,因此,你必须读完它们。
其他的书籍,我建议大家更多做「主题阅读」,也就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去做阅读。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B站绝对是个好东西!千万要戒掉这3个学生思维强烈反对你买5000多块钱的椰子鞋豆瓣8.2,这本书我看了个通宵,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