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国产都市剧里,好像只有育儿类家庭剧的雷区范围会比较小,不管多有钱多穷的家庭,养孩子嘛总是很接地气的,钱多钱少,内核区别不大。
近几年比较火的讲亲子关系的剧,《小别离》、《少年派》还有现在正在热播的《小欢喜》,都算是比较好的剧集,收视和讨论度都很不错。
《小别离》和《小欢喜》是姊妹篇,前者说低龄留学生,后者说高考生,都非常贴近实际,尤其是贯穿两部的主演海清,台词顺滑得跟她本人在过日子似的,太妈妈了,太逼真了。
看到这些欢乐的情节的时候,我都是哈哈哈哈这也太生活了,海清怎么这么适合演妈妈和老婆~~
然!额!
在我看到网上热传的几段陶虹和女儿相处日常片段的时候,就深刻感觉到了什么才是真的“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其实我也没有怎么看剧情,是看微博上的片段,尤其是15集陶虹演的宋倩和女儿英子吵架然后动手的那一段,5分钟的戏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又追到爱奇艺去看。
不是矫情啊,真的,看多少遍哭多少遍。
留言区那些感觉“真实”、“战栗”和“窒息”的评价,我都能理解,因为这段吵架不仅表演得极其真实自然,足够让人完全忘记这是一段戏,而且用一个网友的话说就是编剧并没有“偏向”谁,他没有暗中使劲让观众更同情哪一方。
凡是当过孩子的人都能从里面感受到那种无力,当过孩子又当了妈的人更能感受那种撕裂感。
于是观众如我,在母女两方里谁都同情,谁都理解,不知道该帮谁,只好自己先哭一场。
《小别离》里的方朵朵成绩不算好,没事喜欢写小说,小有点骄纵任性;
《少年派》里的林妙妙更不能提,前面还算古灵精怪,后面指着父母鼻子骂他们丢了她的人,根本是个败家玩意。
看这两部剧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家长视角,听到小朋友都同情林妙妙,我对熊孩子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是没有受过社会的爆锤,打一顿就好了。
但是《小欢喜》里的英子已经是非常乖的非常好的那种别人家的女儿了。
论成绩是学霸,论个性乖巧懂事,连被母亲看不上的那点小爱好,也是喜欢航空航天,没事拼拼乐高……除了贵,还有什么缺点!!!
啊,年轻真好~
一般家庭遇到英子这样的女儿算烧高香,但她的妈妈宋倩对她还是不够满意。
考了第二名,她就焦虑不已地打击孩子,都第二了,有什么可高兴的。
女儿收到爸爸送的乐高玩具,她转眼就要给收起来,等高考以后再玩……
多少孩子的噩梦都是这句话,玩具手机压岁钱,“爸爸妈妈帮你收起来,等你XXOO了再给你”……说实话,真等到那个时候,就算东西还在,兴致早就没了。
可那时候父母又会说,你看,你其实根本就不喜欢,就是不想学习(想乱花钱)的借口。
一切以高考为主,考试不考的全部靠边,是很多家长乃至老师的法宝,也是逼疯很多孩子的关键因素。
英子贴心地想陪妈妈看电影,隐瞒了自己二刷的事实,妈妈知道之后暴怒,认为她是在耽误时间。
可是孩子真的只是想让妈妈高兴一下啊!但能让妈妈高兴的,只有她好好学习考700分吧……
妈妈一定要让女儿上清北,前夫乔卫东看不下去,说女孩子必须要上清北么?
她斩钉截铁地说,必须!
而且宋倩在这里的意思还不止是希望女儿优秀,就算上不了清北,她也不乐意女儿离开北京,离开她的身边。
英子在这样的压抑控制下长大,没有变成一个性格扭曲的小孩,真的已经很幸运了。
但如果真的只是这样,我们只会集体吐槽宋倩这个当妈的不行,甚至会到陶虹本人微博下面留言去骂她。
可是这个事吧,它复杂就复杂在,这个本来可能会沦为“扭曲控制欲爆棚的单身妈妈”的角色,在编剧和演员的共同演绎下,变得尤为精彩。
本来可能会暴怒的观众,纷纷去留言区爆哭……
陶虹的演技,就算从前的已经被淡忘,演员节目里也有非常绝妙的呈现。她和彭昱畅演对手戏,面孔是个熟女,举手投足却充满青春气息。
而且在这个著名片段中陶虹不仅是演员,还参与了编导的工作,章子怡当场夸她,“你们家不应该只有一个导演”。
海清的媳妇和母亲,通常是干脆的爽直的,像方一凡吐槽他妈妈一样,“直筒子”,一言不合就手脚并用。
但陶虹是另一种妈妈,她的底色是温柔的,平常时候她可以非常体贴,是妈妈中的模板,可你触及她的底线,她的那种执拗和偏激立马能让你瑟瑟发抖。
看电影这段里,陶虹一回头说“我不用!”的时候,一个备受煎熬又不得不爆发的拧巴妈妈的样子,不能更贴切了。
如果说之前各种操作让观众对宋倩这个妈妈颇有抵触的话,那么最终爆发母女战争的那场戏,反倒让人们对妈妈多了一些理解,包括自己也是孩子,并没有做妈妈的人们。
英子因为“压力大”,逃课了一段时间,如果只是被发现在楼顶发呆,或者是身体不适,妈妈估计还很心疼。
结果妈妈发现女儿不仅没毛病,还跑到了前夫家里,跟爸爸还有爸爸的现女友,在爸爸的“秘密基地”一起玩乐高……
小孩子不懂这里的弯弯绕,她觉得只是玩个玩具,怎么妈妈就这么生气。
其实妈妈生气的点不止是她逃课玩玩具,而是自己前夫、孩子亲爹一起背着她搞小动作,还是破坏她原则的小动作。
一进门看到自己女儿和别人一起其乐融融,哪个妈妈会不生气?
离异多年,她独自一个人带大孩子,心酸悲苦不用说,到了她认为最关键的时期,前夫大言不惭说给孩子造一个“避难所”,让孩子快乐了,轻松了,可是除了拖腿还能干啥?
“避难所”,合着孩子这么多年跟着妈妈遭大罪了,真要是这样,爸爸早干吗去了?
宋倩说的不是没道理,乔卫东这样的“诈尸式”育儿,最让人烦的地方在于,你如果真的不插手,就当你死了就完了。
可是他们时不时来蹦跶一下,关键还有钱,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买什么,你之前所有辛苦全白费。
宋倩一门心思给女儿补身子,让她吃半生不熟的海参,这是她本人的不靠谱。
但英子自己不喜欢吃燕窝就觉得无所谓,加上一个小梦没脑子的蹬鼻子上脸,把燕窝给吃了,这真的……不能忍啊!
自己的女儿,心口上疼了这么多年,舍不得让她动根手指头做家务,结果转眼跑到后妈家里跟人一起下厨房了……
这种属于妈妈的悲愤,小孩子哪能懂呢?
别说小孩不懂了,男人又懂多少呢?
乔卫东后来去吐槽宋倩,“不就是燕窝么,至于吗”,还是海清来怼了他:
她凭什么喝人家亲妈给女儿炖的燕窝?
孩子不懂事她也不懂事?
你也不懂事?
这道理,多简单啊!
宋倩和英子这场大战最终激化矛盾的点其实也就在这方面,宋倩吃醋女儿跟后妈更亲密。
妈妈此时已经陷入一种自我否定又暴怒的情绪里,她咬定了女儿就是嫌弃自己不好,加上女儿又一直强调是自己的错,不管其他人的事,这更让妈妈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他们拉你逃课,拖你后腿,我连说都不能说了?
新仇旧恨之下,她专门挑最狠的话去刺激孩子:
小梦阿姨比我好对吧,她是不是样样都比你妈好多了!
父子之间吵架,可能三句话说不到就开始动手了,但母女不一样,母女一般都是打机锋,因为熟悉对方的命门,到最后都是专挑痛点下手。
当妈的逼问孩子“是不是后妈比我好”,孩子被逼到一定份上干脆承认:
“对!她就是哪都比你好,我就是喜欢她!”
“至少她不会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
我必须强调一点啊,从我这种挨打和打人都经验丰富的人来看,海清的童文洁打孩子才是真打习惯了,上手就来,手脚并用。
宋倩这打孩子,等手伸过去够着脸的时候力道都消得差不多了,用的还是手背,就是比较重地推了一巴掌而已,严格来说都不算糊脸。
打完之后妈妈看着孩子委屈巴巴的哭相,自己立刻后悔了,但又没办法跟孩子说抱歉,只能跳着脚捶桌子,太到位了……
太好哭了!
宋倩的情况跟其他家庭都不一样,她独自养大孩子,太爱这个女儿,太希望她能出人头地了,方式和目标固然都不正确,但爱是毋庸置疑的。
宋倩的女儿滤镜,让她觉得全世界都想跟她抢女儿,这是她爆发的重点。
但宋倩作为母亲在这里没有对女儿说,你将来要嫁个好人家,她认为你必须考最好的学校,这样才能过得好。
按理说宋倩自己是金牌教师工作稳定收入优渥,家里四套学区房,一辈子吃房租也可以,孩子成绩又好,就算不上清北上其他顶级大学完全没问题……
就是这样中产里的顶配,她也不满意,逼着自己不算,还逼着孩子。
她的压力并不来源于外在条件,就是来源于她自己,太想完美了,因为遇到挫折,就更想做得好。
宋倩作为教师,平时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努力才有收获”,所以她坚决信奉学生以成绩至上,加上她本人的偏执劲,想让她理解世界上除了清北还有其他,不出人头地也能很幸福,这太难了。
离婚之后她把女儿当成人生的寄托和依靠,希望女儿的目标和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本来是一种谬误,可从她的人生认知来看,你不能指望她做出更高远的判断。
但女儿如何反抗,都是母女之间的内部矛盾,看到女儿和前夫一起就算了,还加上个准后妈,仨人一起骗自己,无论如何闹不住。
不能忍!
对妈妈来说,小梦阿姨确实是不逼着英子,那是因为小梦阿姨只要负责看好男朋友就行,她顺着英子也是因为乔卫东,其他时候管英子去死呢……
童文洁作为闺蜜劝得也很好,就是宋倩自己心里过不去,孩子这次真的伤自己心了。
虽然是自己逼着孩子,孩子没办法才口不择言的……
对于观众来说,我们也太难了。
当孩子的时候可能同情孩子,但现在越来越能理解妈妈们的心态和痛苦了。可是对于这种理解本身的感受,也是痛苦的。
因为你不知道这种“理解”是真的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还是意味着自己将来也要变成同类的人,意味着我们也要拿这种曾经让我们崩溃过的理由,再去逼迫自己的孩子……
大部分孩子的学习,还是不成熟的学习,他们认为是父母要学,或者自己不得不学。只有成年人才会明白成熟的学习:我学习因为我需要,因为对我有好处,或者已经认可了“就算不为什么我也要学”,因为学习就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英子这样的孩子,已经是很自觉很懂分寸的了,她的逃课你真的能理解。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是得不到认可,唯一的爱好还被母亲用“为你好”的名义剥夺了,实在太苦闷了。而做母亲的不这么想,她认为孩子应该刻苦再刻苦,坚持再坚持。不是不让你休息,也带你逛街带你看电影了呀,还给你买新款衣服,你还想怎么样呢?对啊,还想怎么样呢,从留言里看,很多人都学生时代,父母恨不得连梳头系鞋带的时间都砍了呢……所谓的对立不就是这样来的么,每个人都自说自话,只看得到自己的苦。15集播出之后,英子在微博上向妈妈道歉宋倩则呼吁大家,救救孩子也救救妈妈……评论里要么说妈妈太偏执,要么责备女儿不懂事,事实上母亲和女儿都充满内疚。而导火线始作俑者的父亲呢,忙着跑到基友家里去找对策,想着怎么“糊弄”过去,并且埋怨前妻脾气太大,小题大做……现在看来,还是当爸爸最开心,如果有钱有闲,开始新生活了都还愿意陪陪孩子,那就是旷世好父亲,感动中国那种,怪谁也怪不到他们头上。就是可惜那一堆乐高了……如果我以后跟孩子吵架,绝对不会摔乐高出气,立此flag为证!女侠鵺话原创
转载要提前告知人家~
女 侠 鵺 话
点在看~
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