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儿感叹出席某大型会议无聊,一会儿说少开些车,多走走路有益健康,然后再配上一张玛莎拉蒂的合照。
不但人变美了,竟还混得这么好,我顿时赞叹不已。并时不时在朋友圈,给这位逆袭女神摁上一赞。
就在昨天,我跟朋友叙旧,说:“那个女同学混得可以,都开上玛莎拉蒂了。”
朋友皱了皱眉:“就那个天天炫富的同学?你傻啊,那不是她。”
“不是吗?我怎么看着挺像的。”
“她就是网上找了几个跟她长得像的富豪女,然后天天盗用别人旅游照,豪车照。再凭着精湛的PS技术,把别人的图,全P成自己的图。”
女神偶像瞬间崩塌,我一时都反转不过来。
朋友继续说:“她就是活在朋友圈的评价里,现实生活简直破烂不堪。听说,她现在都还问家人伸手拿钱。”
这可真是活久见。然而恍然过后,我发现,远离真实、活在朋友圈的人,真的不是少数。
自微信普及以来,朋友圈就不只是记录生活的地方,而更像一场华而不实的舞台,每个人都在竭力的表演。
比如,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人。
在健身房,跑步3三分钟,然后拍照1小时,再P图1小时,最后,发个朋友圈,配上一句:健身终于结束啦。
看到一古董,不想了解其历史,也懒得关心它究竟是什么。她只想拍拍拍,然后修修修,最后,隆重地发布在她朋友圈,并复制上一句极具哲理性的话。
现实世界里,想收割荣誉和赞美太难了,而在互联网上,却变得异常简单。
人与人之间,随手一个点赞,一个评论,或一个转发,都能给对方带来莫大的喜感。
这会导致什么呢?
为了营造一种美好假象,你不再关注真实的自我,而只追求朋友圈的“我”。
当众人的评价,一开始就给你设定了某种“标签”,你就会潜意识的往这个标签靠拢。
于是,你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向这个“虚假标签”靠拢。
你和白富美之间,只差一个美图秀秀的距离。
只要技术到位,凤姐也能变女神。
明明需要减肥了,但别人看到你P过的图后,皆惊呼:哇,你瘦了这么多。
于是, 你沾沾自喜,还真认为自己身材姣好,继续在肥胖中沉沦。
这是抖音的“变瘦”功能。
不止人喜欢活在假象之中,连当今的市场消费,都在刻意营造这种“假象平台”。
可是,梦终有醒来的那一天。
曾看到个新闻,一小伙见女网友,因其照片和现实容貌相差太大,两人当街对殴。
在一场party上,吉泽不撩帅哥,不找富二代,而是对着各种美食,各种名表豪车一一拍照。
在朋友圈里,一切不属于她的名车名表,都归于她的名下;随便找来的富二代帅哥,也成了她的炫耀之物。
果然,点赞和羡慕的评论,立马挤爆了朋友圈。
吉泽就这样沉浸在社交网带来的虚荣之中,无法自拔。
做美甲只做一只手,够拍照就行。
时间一长,吉泽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白富美,全然忘了自己只是个小职员。
一次偶然,吉泽结识了美子。
花完积蓄后,美子又教吉泽如何套用信用卡,继续在高档场所消费,然后,朋友圈炫耀。
刷着满屏的恭维与虚荣,吉泽近乎癫狂地说:“我要做到24小时365天都让自己闪闪发光!”
最后,连信用卡也被停掉,她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
为了夺取可炫耀之物,她开始抢劫路人。
抢到手之后,吉泽一直跑,一直逃。突然,“砰”的一下,一辆猛冲而来的汽车,将她撞倒在地。
在一片血泊中,她像蛆虫一样,奋力地挪动着。然后,捡起戒指,戴到左手上,习惯性地高高举起,做出了一幅拍照的姿势。
围观者众多,但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她。而是全拿起了手机,寻找各种角度拍摄现场,然后更新到各自的社交圈。
吉泽死了。
她死在了自己的虚荣中,也死在了别人的朋友圈里。
为了迎合这个“完美标签”,你开始做作,开始透支消费,开始忽略自己真实的需求,而意*在朋友圈的人设里。
电影《黑镜》讲过一个故事。
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通过社交软件,来评分彼此。
女主角为了获得荣誉,每天活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日常说话行事,都是按照他人意愿来做。
有一次,她获得参加一场婚礼的机会。上面皆是社会名流,若获得这些人好评,那可是前途无限。
出门前,她一番细心打扮,并一路暗示自己,要淑女,要淑女,要淑女······
一路的超级不顺,使他压抑多年的情绪,在婚礼上,瞬间爆发了出来。
一切都前功尽弃,评分变成0。
可瞬间,女主角又觉得自己获得了重生。离开了别人的评价,她狂笑不止,她觉得这才是快意人生!
自己偏要依赖别人评价而活,为自掘坟墓。
因为做作的,终究是假的。假的,就终有被真实戳破的那一天。
把自己伪装的那么高,突然重重的摔回现实,会很疼,很疼。
所以,离开朋友圈的虚无和造作吧!
拾遗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你多大程度上可以摆脱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用餐时,好好享受美食。
人间的一切欢愉,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放在朋友圈,用来收割点赞和评价的。
也许你还想看:
“你怎么这么自私?”:孩子捍卫自己的界限感就是这么被毁的90后离职率惊人:年轻是消耗品,别把自己当宝宝了“生了孩子,男人就定心了”:把孩子当赌注,不值得!微信半年停封2000万个招嫖账号:男人为什么喜欢前往花柳之地?▲
用安卓手机的朋友“置顶”我
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走散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