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父母越强调“善”,孩子越挑战“恶”
日期:2018-05-25 16:32:22 作者:王媛媛 阅读:

父母越强调“善”,孩子越挑战“恶”

  当孩子开始东西和撒谎,这些”恶“的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作为家长焦虑担心

  偷东西背后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坏事儿”对孩子有这么强的吸引力呢?

  或许,当大人放弃培养好孩子“的执念时候,孩子才能活得更加生机勃勃

葵花公众号:胡慎之偷东西和撒谎的孩子

  临近六岁生日这几周,我家孩子连续发生了几次“偷东西”的事情

  一开始是去小姐妹家过夜,偷拿了人家玩具

  不仅如此,当别人问她有没有看到那个玩具的时候,她坚持说没有看到;小朋友妈妈出面去问,她依然嘴硬不承认;最后再三被追问,她说被奶奶看到给扔了。

  我觉得不对劲,追问下最后承认自己撒谎了,把玩具还给人家了。

  她自己后来还感慨说:“哎,偷别人东西一点儿也不好,都不敢拿出来玩,妈妈老看着。” 

  我以为她吸取教训了。

  转头另一个周末去我的同学家玩,她又拿了人家孩子的几个塑胶小鱼玩具。

  我要求她去当面还给人家,并且承认错误。她哭的很伤心,觉得很丢脸

  经历了这次,我以为她总算长记性了吧。没想到下一周去小姐妹家玩,又偷偷拿别人东西,被当场发现了。

  我是又生气无奈心情复杂了:一方面因为她“屡教不改”,怕她被人嫌弃;另一方面,自己去给别的家长讲课,但是自己的孩子秒变“熊孩子”,我对此却束手无策,真丢脸啊。

  该讲的道理讲过了,也严厉批评了,也让她道歉了,答应她喜欢的玩具可以买,这些都不行,到底是什么原因,真让我费解。

  后来我和孩子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撒谎的经历,孩子告诉我说:“妈妈,其实我拿别人东西的时候,是有点儿高兴的。”

  这个答案虽然乍一听有点儿莫名其妙,但是我越琢磨越觉得合理

  我尝试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时候也偷偷做过些“坏事儿”,偷拿火柴玩火,趁大人不在家溜出去玩,偷邻居老太太种的西红柿什么的。

  那时候也没什么目的,只是觉得偷偷摸摸做这些事是很好玩的。

  孩子这么一说,我也回想起了这种感觉,这些“坏事儿”确实有它的吸引力啊。

为什么“坏事儿”对孩子有吸引力?

  这里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刺激有趣

  “坏事儿”是有创造力的,有想象力的,不寻常的。

  相反,好事正确的事,是乏味僵化的,缺乏活力的。

  对于人类来说,探究和好奇心本身就是我们的内在需求之一,孩子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这种内在需求就会被满足

  但是,这样的领域对大人来说往往意味着“禁忌”——我们不想让孩子拿刀玩、不想让他们尝试去打架、也不想让他们去搞破坏

  可是,在大人允许的领域,孩子们已经完全知道会发生什么,那探索还有什么乐趣呢?

  况且,没有破坏怎么能有创新呢?

  人类的一切创新其实都是在推翻旧有秩序基础上获得的。

  第二,一般来说,跟你一起做过“坏事”的朋友,才是死党和闺蜜

  坏事儿是考验关系的试金石——你见过我“不好”的一面,仍然愿意和我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关系。

  另外,一起做“坏事”会促进感情,这就是著名的“吊桥实验”。

  实验中,由一位漂亮女性到一些大学男生中做一个调查,调查结束后,这位女性把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留给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大学男生。

  调查的内容是让这些男生完成一个简单问卷,然后,根据一张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分为三组,分别在三个地点接受调查,一是一个安静公园;二是一座坚固低矮石桥上;最后的地点是一座的危险的吊桥,人们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

  试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发现: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危险的吊桥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给女调查者打电话的人数最多,而他们所编撰的故事中,也更多含有情爱色彩

  这是因为当人居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在吊桥上的男生对这个生理反应可能有两种解释

  一是因为那位漂亮的女性调查者让自己意乱神迷,二是因为吊桥的危险让自己心惊胆战

  真正的原因,恐怕当事人也无法确定,于是吊桥上有些大学生就对自己情绪产生了错误的解释。

  这个实验说明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彼此的感情

  当你跟你的死党闺蜜们一起“干坏事”时,你们有更多机会一起体会“心跳加速”的感觉,因此你内心很有可能认为跟他在一起更好玩,更刺激。

  第三,反抗和自立的需要

  孩子要长大,他们就需要自立。

  自立首先意味着在家庭中要反抗父母

  撒谎,就是保有自己的秘密,这也是区分“你是你,我是我”的开始,就是说孩子开始体会和建立属于自己的边界,不再跟父母融为一体了。

  偷东西,暴力攻击,性,都是孩子体会自我意志的机会——我要为自己说了算,而不是让你对我说了算,即便你是我的父母也不行。

  父母越压制,这种寻求自立的劲头会越强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劲头真的被父母压制下去了,这个孩子人生不就失败了吗?

  所以,做父母在这件事上压根儿就赢不了,所以干脆不要挑起这场战争

  有时候父母会以为孩子撒谎或者做其他坏事,是因为父母做错了什么,让孩子不再信任自己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每个孩子都是通过反抗父母走向独立的。

  那怎么办呢?难道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走向“恶”的深渊吗?当然不是。但是单纯使用高压手段也行不通

  谁都不是好孩子:

  单纯的排除“恶”是不可能的

  有多少走上邪路的孩子,并不是因为缺少惩罚,相反他们小时候曾经历了很多过度严厉的打骂,但结果并没有让他们弃“恶”从“善”。

  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这本书一开篇就说:谁都不是好孩子。

  一瞬间觉得好治愈,是啊,我们本来就都不是好孩子,大家一样,如果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恶”就能冷静对待了呢?

  书中写到:“……父母们,非常热衷于孩子的教育,这本身不是坏事。

  但大家好像总是,用心良苦地想制造“好孩子”、“乖孩子”, 为了这个目的,不遗余力地要排除一切“恶”。

  以为只要根绝了“恶”,就万事大吉

  基于这种过于单纯的想法,犯了多少过失浑然不觉。这种过失的牺牲品永远是孩子。”

  为什么单纯的根绝“恶”行不通呢?

  因为“恶”是人性的一部分

  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讲,恶就是死本能

  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内驱力(drive)推动的,这种内驱力是一种本能,包含生本能(性本能、力比多)和死本能(攻击本能)。

  力比多泛指一切引起愉悦和满足的体验,例如,食、性、艺术宗教等;攻击本能则指向毁灭、自我破坏。

  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一书里提到过这样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每一份能量如果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创造力;

  如果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

  因此,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或者说,善与恶,其实是一回事差别只在于,是否被看见。

  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好孩子和绝对的坏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既有善也有恶,当我们企图把“恶”从孩子身上切割出去的时候,实际上也切割了他生命力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执着于培养一个“好孩子”“乖孩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斩断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翅膀

  有的孩子生命力很顽强,不断的反抗,当大人的压制无法把“恶”从孩子身上切割的时候,大人们迫于无奈,会选择情感上与这个孩子隔离。

  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和孩子之间的联结,他们才会在“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何面对孩子的“恶”:

  大人要放下培养“好孩子”的执念

  我们当然应该让孩子知道,有哪些界限是绝对不能跨越的,除了不能违法犯罪,每个家庭一定还有基于自己价值观的“界限”。

  只是,有时候我们大人对于培养“好孩子”的执念太深,导致我们给孩子限定的界限太狭窄了,这就逼得孩子不得不“犯规”了。

  要把更多的自由还给孩子,要让孩子绽放更多的生命力创造力,也许成年人就需要放下一些执念。

  一方面,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执念只是来自于我们童年的经历,它并不是人生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被“完整”的看到。那些“恶”的部分,死本能,也是我们的父母想要回避的。

  因此我们也没有机会去体会如何与“恶”共处、如何控制“恶”、以及如何把“恶”引导到“善”。

  等我们成了父母,被迫要面对孩子的“恶”时,也只有压制孩子的“恶”。

  因为这些“恶”会唤醒我们潜意识那种不被父母接纳的恐惧

  举个例子,如果你小时候曾因为偷拿饼干打碎了一个妈妈心爱的花瓶

  妈妈也许对你一通暴风骤雨的责骂甚至是暴打一顿,这种恐惧会进入你的潜意识;

  长大后孩子犯了类似的错误,你也会暴怒把孩子骂一顿:尽管你曾经发誓,绝对不像妈妈那样对孩子发脾气

  有时候也许你骂完孩子之后,会突然发现,这些话怎么这么耳熟?

  原来妈妈就是这么说我的啊!

  另一方面,我们越不肯面对人性中的“恶”,孩子越无法向“善”。

  作为要依赖父母才能生存下来的孩子,他们天然都有顺从父母的意愿,甚至是父母的潜意识愿望,孩子都愿意去配合

  只是父母有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潜意识,还觉得孩子奇怪

  比如,作为父母的我们,成长过程中“恶”的部分被压制的越厉害,其实潜意识的“不甘”也是最强烈的。

  这种时候,孩子会帮我们实现“愿望”,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例如,父母越老好人,越压抑自己的欲望,孩子也许越“胆大妄为”。

  因此,父母对自己身上“恶”的一面越不接纳,越强调“善”,孩子越会帮你活出这一面。

  这也是为什么被父母体罚最严重的孩子,反而“屡教不改”的原因。

  相反,那些对于孩子干“坏事儿”态度相对轻松的父母,也是因为他们曾经得到过这样的对待。

  而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孩子偶尔干点儿坏事并不会让孩子变成罪犯,只要把握住大的原则方向就可以了。

  他们的孩子反而不会成为“坏孩子”。

   

  所以,作为一个大人,在你可以控制后果前提下,适当的和孩子做点儿“坏事”也未尝不可。

  一方面给孩子“松绑”,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松绑”。

  忘了是哪个电影,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跑去按陌生人家的门铃,按完了就跑,远远的看着别人开门发现没人,一脸懵逼,他俩就在那儿特别得意的笑。

  那个瞬间我感觉到的不是他们做了坏事,而是那种爱的流动

  不是说大家都要去搞恶作剧,但是有时候有点儿童心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我特别认可《孩子与恶》结尾河合隼雄给出的建议

  “面对恶,如果大人的忍耐力更强一些,孩子就会活得更加生气勃勃,能够跟大人一起品尝情感丰富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王媛媛,二级心理咨询师、父母课讲师、精神分析传播师,以及一位将心理学运用生活中双胞胎宝妈。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悦自由心理工作室,ID:yueziyouxl

  推荐阅读

  你对孩子歇斯底里,孩子对世界报以痛感

  ☟ 失眠、焦虑、压抑....席卷了我

  戳阅读原文,预约心理咨询

  我们在这里,陪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父母越强调“善”,孩子越挑战“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