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会听完妈妈 60s 的语音吗?
日期:2018-05-13 00:00:15 作者:Jame 阅读:

你会听完妈妈 60s 的语音吗?

  在“做家长”这件事上,很多妈妈是要比爸爸认真的。

  这是我在儿童牙病科见习轮转的感受

  儿童牙病科偶尔让我有种错觉,好像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屠宰场,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嚎叫。

  有一边哭一边任人宰割小姑娘,有死命挣扎几个男人才按住的小胖子,还有牙关紧咬宁死不张口的小婴儿

  小孩子虽然哭得百花齐放,但是反应来来去去只分为配合不配合。千奇百怪的,是父母的反应:

  同样是哭,有的父母心疼,带着满口烂牙的孩子走了;

  有的父母“幸灾乐祸”,孩子哭得越惨,他就笑得越开心

  有的父母则是生气,对小孩生气,对医生生气,大吵大闹被人围观,最后病也看不成。

  不过呢,以上提到的家长,主要是指“爸爸”。

  爸爸的样本不是很多,因为陪着孩子来看病的大概有八成是妈妈,剩下的两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瓜分(以上排名分先后)。

  一半的爸爸们是跟着妈妈一起来的,他们呢,有不少压根进都不进诊室的。

  你见过时装店门口像停车场一样停满的面无表情男朋友嘛,那大概就是这些爸爸十年前的样子。而进到诊室的爸爸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反应,有不少会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我们诊室的《猫和老鼠》。

  至于妈妈呢,无论是打扮精致还是不那么讲究气质温柔还是凶悍,她们总是能清楚把握出什么才是对孩子是好的:

  -“治不治?”

  -“治。”

  -“你家的小孩有点不配合,可能要绑起来哦。”

  -“绑。”

  妈妈们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喙。

  哪怕那些有爸爸陪着的妈妈们,其实和一个人来的妈妈没啥区别:哄小孩、抱小孩、凶小孩都还是得自己来,甚至还时不时得被反应迟钝的爸爸气一气,生气程度不亚于带着两个小孩来看病。

  她们对爸爸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别说了。”

  大概也是因此,带孙子来看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拿不定主意时,无一例外地是打给妈妈,而不是爸爸。

  这似乎也是我妈的写照,以前我觉得这是一种强势表现

  但我后来发现,妈妈们对孩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强势,很多时候是因为,她才是对整个家庭最操心的人。

  其实,妈妈们的强势是一种被迫性的强势。

  《春娇救志明》某种程度上是反映现实的:很多男生即便到了中年,心理上可能还是个大男孩,还没能力却又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且现在的社会里,或多或少残存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

  在一些情况下,妈妈们强势起来,其实就是因为男人靠不住。

  就在我们医院,很多女医生白天在医院被各种人拖着关系请她加个号,晚上回家还是得做饭、做家务辅导孩子做作业

  有个朋友写过一篇文章,关于自己不称职的父亲:“他沉迷赌博不上进母亲下班后,时常得踩着脚踏车带着年幼的他一间间麻将馆地去找他爸爸。”

  这还是相对完整的家庭。我查了一下,在离异家庭中,父亲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比率是远比母亲要低的。

  我身边很多家庭离异的朋友,也都是跟着妈妈长大的。其中一个朋友跟我说过,即使他爸后来如何补偿,妈妈永远对他是更重要

  我们的社会对于女性是有些苛刻的,男性 40 岁可能还能迎来事业高峰期。

  但除了部分职业或上层女性,许多女性中老年以后很多人的社会属性会逐渐削弱,或自愿地或无奈地把重心向家庭迁移。这一过程不好听就叫做“变成黄脸婆”。

  这似乎能从女演员的事业身上反映出来, 当她们失去青春外表之后,她们的戏路就会变得很狭窄——演妈妈。

  区别在于是当(女主的妈妈),还是(当女主)的妈妈。

  而且不同于男明星们演的爸爸,比方说巨石强森,他的第一身份警察是消防员,打人打战打怪兽,最后才顺便当当爸爸,爸爸根本不是角色的重心。

  最近十年金像奖的影后里面,中老年段位玩家们比方说《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鲍起静、《亲爱的》的赵薇、《心魔》的惠英红,把单亲妈妈、穷妈妈、农村妈妈等各式妈妈都演了个遍。

  我又看了看惠英红夺影后的 2010 年,五个影后提名,三个都是演妈妈。而惠英红本人近些年演的角色,基本都离不开母亲化的角色。

  这些角色几乎离不开塑造妈妈伟大苦难的角色。

  中老年女性已经脸谱化到只有两个形象

  妈妈,或者爸妈的妈妈。

  可悲的是,现实似乎也是如此的。

  在事业单位工作同学或许更容易感受到,单位里面的中老年女同事野心普遍变低,她们围绕着孩子转。

  我认识好大多少阿姨,都为了更多时间陪孩子(当然也有别的因素),自愿地调去了一些闲职的岗位上。

  这在女性地位较低的日本尤为明显

  日剧《白兔糖》里面的母亲就是因为生育之后回到岗位便开始边缘化,有事业抱负但得不到重用的母亲最后像很多日本女性一样,选择了回归家庭。

  妈妈是伟大的,但这并不是妈妈的胜利

  我在医院就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妈妈,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

  30 岁上下的人被妈妈陪着来看病(补个牙而已)的人居然也不少。这种妈妈在我们旁人看来甚至会有些反感,强势、过分紧张多疑......

  这并不是好事

  我的同龄人要么还在校园享受青春,要么刚进入社会被压得喘不过气。妈妈的殷切关心有时候会让人无所适从

  就在这一周,我又遇到一个将近 30 岁还被妈妈陪着的人,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他是个妈宝男。

  但其实从母子对话,我能感受到这个男的对妈妈也有些不耐烦

  我和一个朋友出门,她总是给我看她和妈妈的微信。满屏都是接近 60s 的语音,全是她妈发的。她说,她觉得妈妈很焦虑

  这样的妈妈很容易被戴上“更年期”的帽子

  实习这一年,我在家住,也感受到我的妈妈的焦虑。在我这个年纪,她似乎能做的、最直接的就是给我做饭。她自己是吃素的,但她每天会给我做三四个荤菜,给自己只做一个素菜

  我已经尽量多吃,但压根吃不了那么多,吃不完她又会不开心。为此我们又吵了几次。

  我感激我的妈妈,但我希望她不那么无私

  当台湾女星许路儿 40 多岁却可以保养得像 20 岁大学生一样时,大家都啧啧称奇

  在我们的印象里,40 岁女性是被生活摧残得很憔悴模样——暗沉、憔悴、发胖。她们唠叨消极、更年期、跳广场舞......

  但我们忘了,妈妈除了是妈妈,还可以是文学爱好者、业余摄影师又或是成功的事业女性。

  当我们看到微博上,退休后的老人家不是带孩子而是去环游世界,我们很多希望的是自己以后也能这么酷。

  而我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这样,希望我的妈妈能够有更加精彩的生活,不必选择做一个 24 小时无休的家庭卫士。

  今日作者

  也推荐关注 Jame 的个人公众号

  「陈年老被窝

  ID 是:bedwords

  编辑 | Blake Kitty

  音乐 | Hush!-夏夜晚风

  配图 | 日剧-母亲!

  关注我们

  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会听完妈妈 60s 的语音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